该书以丝绸之路东段(陕西西安-甘肃玉门关及阳关)地名文化为考察研究对象。地名考察人员历时三年,参照出土汉简驿置,沿汉中城固一西安一茂陵一彬县一泾川一固原一靖远及平川一景泰一武威一永昌一张掖一高台一酒泉一嘉峪关一玉门一瓜州一敦煌一玉门关及阳关这一主线,探寻汉唐丝路北线的古城、古遗址、古关塞、津渡等地理实体,初步整理和搜集相关历史典籍与文献,就其中所载之古地名,主要以汉、魏晋、唐、明、清地名和当代地名为时间轴线,整理和挖掘历史地名来历、含义、历史演变及内在机理,以正史为经,以实证为纬,通过文字阐述、地图表达、实景拍照等表达方式,构画出丝绸之路东段地名文化全景。全书文字20余万字,实景照片50幅左右,配置古今地名对照地图20余幅,旨在系统整理丝绸东段地名文化资源的分布格局与演变过程,展现丝路壮观而美丽的场景。
武江民,男,1976年3月出生,甘肃白银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国锋,男,1978年10月出生,甘肃定西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武优善,男,汉族,1969年生,甘肃靖远人,甘肃省作家,甘肃省摄影协会、收藏协会成员,中国青少年报记者。参与当地典、记修订工作多年。,赵军,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减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疆天山中段高载荷雪冰监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