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总结了云南生态安全治理的历史经验,重点挖掘了历史时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的演变态势,系统梳理了历史时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历程,深入分析了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系统提出其治理的持续路径,并探索总结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的实践主体、方式、手段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构及转型,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面临着生态环境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不健全、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生态安全治理理念存在缺陷等现实困境,亟待于创新治理的理论模式、制度模式、实践模式。为此,应当建立健全多元协同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安全风险联防联控体系,有效推进传统与现代生态安全治理理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这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家生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杜香玉,女,汉族,1992年,河北省衡水市,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边疆生态安全治理、中国环境史、西南边疆灾害史及生态文明研究。曾在《云南社会科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6篇,编著出版《云南环境保护史料编年第一辑》《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事件编年》等图书共4部,参编(副主编)图书2部。主持云南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世纪以来云南橡胶引种及其环境变迁”(项目编号:2019035)1项,参加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其他省级项目7项。在多次学术会议中获得科研奖励,于中国林学会第七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林业史获得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二等奖,先后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年会获得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二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多次获得省级、校级及社会性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