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第2版)
定 价:¥69
中 教 价:¥55.20 (8.00折)
库 存 数: 1
丛 书 名: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系列
本书为2017年出版的《经济法概论》一书的更新改版。本书主要特色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表达的变化,本书不仅对《民法典》等**法律制度进行介绍,而且还将相关法律热点问题与现行政策相结合;二是教材体例设计的创新,不仅将新文科等创新教学理念融入,而且还在教材章节布局上,尽量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写其中,以满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三是教材表现形式上的突破,增设互联网 新形态模式,突破纸质教材的物理空间局限,以二维码的形式无限延展教材空间。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法律实践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本书编者均来自地方院校的一线教师,这些编者不仅获得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而且所讲授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对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深入研究与思考。
本书内容融入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相关内容,并辅之以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本书凝聚一线授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教学改革经验融入其中,同时将二维码融入相关教辅材料,拓展教材知识含量,无限扩大教材体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导致世界经济低迷,但是我们国家在中央各种改革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不仅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新挑战,而且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出新诉求。前者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的出台与修正,近两年,我们国家相继出台了《民法典》《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反食品浪费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又修正了《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刑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制度。后者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国家层面相关制度的引导,必然会在地方产生联动效应,同时也牵动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更新。为此,本编写组不仅将法律制度融入教材编写内容当中,而且还调研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筹建一流课程和探索新文科发展过程中对教材革新的诉求,并结合这些诉求,将地方本科院校探索新文科过程中积累的先进教学经验,以及地方本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之中。首先是教材内容表达的变化。本书不仅对法律制度进行介绍,而且以知识拓展的形式将相关法律热点问题与现行政策相结合,进行延展思考。前者主要表现在,除了将《专利法》等部门法的法律制度进行介绍之外,还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法律变化贯穿至每一个章节中,并进行了体系化的思考。以《民法典》的惩罚性赔偿为例,共有四处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一是第179条的民事责任中增设了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的表达;二是第1185条增加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惩罚性赔偿规定;三是第1207条再次强调缺陷产品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四是在第1232条明确规定环境及生态污染侵权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这四处规定分别涉及经济法导论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章节内容,编者从制度体系化视角分别在各章节对惩罚性赔偿进行介绍与剖析。后者主要表现在,与法律制度有关的政策进行拓展思考,以外商投资法"为例,不仅介绍《外商投资法》等相关法律制度,而且将《商务部关于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等政策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政策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结合政策变化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法律制度进行拓展思考。其次是教材体例设计的创新。不仅将新文科等创新教学理念融入,而且在教材章节布局上,尽量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写其中,以满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前者主要表现在将《新文科建设宣言》政策理念融入教材之中,突破以往教材单纯说教形式,设置案例分析、课堂思考、知识点检验和知识拓展等多种表达形式,聚焦社会对特色法律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与法学进行深度融合思考,满足学科专业交叉发展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进参悟文科的立德、立功、立言以及文以载道的功能。后者主要表现在增加创新创业法律内容。结合《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国家引导创新创业的政策,不仅对2022年生效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针对性介绍,而且在企业法、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商标法》《专利法》和《税法》等部门法的课后实训中,增加创新创业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而且做到活学活用和学以致用。后是教材表现形式上的突破。增设互联网 的新形态二维码模式,突破纸质教材的物理空间局限,在互联网上无限延展教材空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章在介绍法律知识的同时,将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知识点检验等灵活多样的知识运用手段及知识检验方式穿插其中,并以纸质形式展现,同时将答案以二维码形式体现。物理时空的不同展现模式,使学生能够针对个人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方便快捷地找到相关答案,增加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又考核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各章节以二维码的形式设置习题、实训材料和实训要求,方便师生随时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本教材的编者来自地方本科院校,且编者所在的地方院校都拥有省级校外实践基地,部分编者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他们中有教师主持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且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他们将授课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和理论融入教材编写之中,使本教材契合地方高校所进行的双一流和应用型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需求。本教材由大连医科大学荣振华和大连财经学院刘怡琳担任主编,其他编辑人员按照分工比重排列如下:大连财经大学李晓燕编写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大连医科大学荣振华编写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十二章;大连财经学院刘怡琳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大连医科大学毕琳琳编写第五章;大连财经学院苏晓宇编写第四章;大连科技学院崔格豪编写章。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相关编辑的大力支持,尤其左玉冰编辑对本书的编写提供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并参与了本书的整体策划,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本编写团队还借鉴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在此也发自内心地向这些作者致以谢意。同时,感谢于治慧、夏梦驰、田景源、李妍波和于玮铭同学对本书后期校对的付出。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荣振华
荣振华,女,1977年10月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博士后,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社会兼职:第十五届和第十六届大连市人大立法专家顾问。科研成果及荣誉: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复旦教育论坛》等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共4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0余项,撰写著作2部,主编教材8部,所讲授的商法获评辽宁省精品课,并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青年教学科研骨干。
章 经济法导论 1节 经济法基础理论 1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6第三节 经济法律责任 11篇 市场组织法第二章 企业法 17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18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 25第三节 外商投资法 38第三章 公司法 46节 公司法概论 48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52第三节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56第四节 公司组织机构及权力分配 59第五节 公司股东权利与义务 70第六节 公司股票、债券与财务制度 75第七节 公司重组与解散清算 79
第二篇 市场行为法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87节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88第二节 合同订立 94第三节 合同效力 104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110第五节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17第六节 合同责任 124第五章 担保物权法律制度 128节 担保物权总论 128第二节 抵押权 137第三节 质权 152第四节 留置权 160第三篇 市场秩序维护法第六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71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172第二节 消费法律关系 174第三节 消费者权利 181第四节 经营者义务 187第五节 争议解决及法律责任确定 195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202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203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205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10第四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213第八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223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224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226第三节 法律责任及监督检查 233第九章 反垄断法 238节 反垄断法概述 239第二节 垄断行为 241第三节 反垄断监管及法律责任 250
第四篇 知识产权法第十章 专利法 259节 专利法概述 259第二节 专利申请与审批 265第三节 专利权取得及保护 272第十一章 商标法 279节 商标法概述 280第二节 商标注册条件及流程 283第三节 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291第四节 注册商标保护及法律责任 294第十二章 票据法 307节 票据法与票据概述 308第二节 汇票 318第三节 本票与支票 328第十三章 税法 335节 税法概述 335第二节 所得税 338第三节 流转税 354参考文献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