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李世君“我们正年轻”系列小说的三部。故事讲述几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各自去向以及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际遇。作者采用特殊的写作手法,以女主角范雯莉为线索,以一人称和三人称交叉叙述,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作品脉络清晰,文笔细腻优美,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是难得的小说佳作。
李世君,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现居江苏省徐州市。1986年开始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纪实)文学、杂文、文艺评论等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暗警》、长篇报告文学《大国钢铁梦》,另有二十五集电视剧剧本《SF谜案》(该剧获安徽省第二届电影电视大奖赛提名奖)、短剧《逃犯》《老炳》等。共发表文学作品计二百余万字。
《橘红》:
章 虚股 这一天阳光很好,我发现吴晓娟的心情也格外好。这是吴晓娟来江浦公司上班的天。公司办公室还是设在办公大楼五层,在我办公室的斜对角。她到组织部报过到,拿着调令走进我的办公室,我当时正在用鸡毛掸子掸窗子。听到有人进来,转过脸,看见是吴晓娟,放下手里的鸡毛掸子笑笑说:“来了?” “来了,雯莉。”吴晓娟也笑嘻嘻地回答。
“来了就好,”我说,“昨天还准备给你打电话通知你过来呢。” 吴晓娟“嗯”着笑着,伸出手,公事公办地和我握了握,说:“谢谢范副总。”说着说着我们两人突然咯咯咯地大笑起来。
“干什么呀,跟真的似的。”我一脸喜悦地说。
“就是真的嘛,向领导汇报一下嘛,我到组织部报过到了。” “报过到了好。”我把吴晓娟让到沙发上坐下,倒了一杯水给她,“你那边的事都忙完了吗?” “基本上没什么了,昨天上午才把离婚证拿到手。” “怎么这么多天才拿到?” “民政部门不给办,说我们才结婚没几天就来办离婚,问我们考虑清楚没有。我说没有什么清楚不清楚的,生活不到一起就离,民政部门的人笑笑,还说要给我们调解调解,问张欣同不同意调解。张欣说,我完全同意调解,领导,我不想离婚,我完全同意领导给我们调解。民政部门的人看看我问,你呢?我说我不同意调解,要离就干脆离,他原来同意离的,怎么到了这里又说不愿意离了?后民政局的领导让我们再协商协商,就因为这拖了这么几天。” “离了婚,张欣呢?” “当时他很伤心,他说他要回他的老家苏州。”吴晓娟说完,很不自在地笑笑,“是我对不起他,过后想想我也挺‘坏’的,是吧?” “也不是什么坏不坏的,也不要说谁对不起谁,人一辈子跟着一个不爱的人一起生活多没意思。”我笑笑说。
“是呀,我就是这样想的,一辈子早着呢。” “准备再找一个吧。” “不考虑这些。” “为什么不考虑?” “嗯……哈哈哈,雯莉也变得世故起来了。” “整天跟世俗打交道能不世故吗?” “也是的。” “昨天下午二叔还问起你什么时候过来。” “所有的事都办完了,今天正式报到上班。” 我看她热得脸上出汗,站起来把电风扇打开,说:“你看你热的,来,到这儿洗把脸,擦擦汗。”我把一条毛巾搭在脸盆上,“水刚刚打的。” 吴晓娟走过去,洗了把脸,要把水倒掉。
我说:“我来吧,我洗洗手就行。” 洗了手,我问吴晓娟:“哎,田斌也来这里工作了,你知不知道?” “他也来这里了?” “是的,上个月来的。” “他毕业了吗?来这里分他干什么?” “毕业了,在新产品开发部。” “这家伙挺钻唧的。” “没事的,你工作你的,见了面打声招呼就得了。” “打声招呼倒没什么,我是怕……” “你怕他什么,没事的,你工作你的。” “我是说这个人很黏人,认定的事,他千方百计都要想办法实现,我才到一个新单位我怕影响不好。
” “我想办法跟他说明白,不能让他像以前那样……说真的,晓娟,我现在才发觉这个人特别自私。” “是很自私,什么事只为自己着想,他和张欣大体上都是一路人,小的方面又各有各的不同,这样的人怎么都让我摊上了呢?这也真是的,雯莉,是我流年不利吧,人生中的大不幸都让我摊上了,我总感觉这是老天故意跟我过不去。” “呵呵,又怪老天了。” “不怪老天怪谁?在选人这件事情上,我太幼稚,想想就后悔,其实有时候我想得很高,但是事情的结果往往就不尽如人意……” “把事情看淡一些,就没什么了。” “是呀,我也常常这样想,把事情看淡一些,可是不行呢,这件事总是在心里纠结着。” “你心里是不是还有田斌?”我那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问她,问过之后又有些后悔。吴晓娟说:“不可能有他,好不容易摆脱掉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 “嗯。” “这些烦心事我总是摆脱不掉,对于田斌对于张欣,有时候我想,像田斌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只想着自己,很大程度上,会削弱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还怎么在社会上做事、做人?” “人和人不一样,各有各的处世原则。再说,人都是有缺点的,一个人有了缺点,只要能让你接受,对你来说就不能算缺点;不能接受,就是缺点。”我说。
“你这话说得对,能让人接受就不算缺点,问题是不能让人接受,小缺点也成了大缺点,而且是不能容忍的大缺点……人都是有缺点的,你这话说得很对,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有的人缺点多,有的人缺点少;有的人缺点多得让人受不了,到了多得不能让人忍受的时候,对对方来说,就不仅仅是缺点的问题了,这是对另一个人的伤害,是对另一个人心灵上的伤害——这是人人都讨厌的。试想,哪个人会希望自己的伴侣人人都讨厌?” “也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