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的修订版,分上、下两册。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上册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农业机械化基本概况(绪论),机械化农业生产基础(机组和农业机器作业工艺),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北方旱地雨养农业机械化和华北平原灌溉地农业机械化),棉花、北方水稻、花生、马铃薯、蔬菜、果园、牧草等典型作物农业机械化技术。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册 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首部分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内容有水稻生产的特点和对机械化的要求、水田动力机械与行走机构,水田耕作、水稻种植、水稻田间管理、水稻收获和收获后处理机械化技术;第二部分为其他作业机械化,内容有油菜生产机械化、甘蔗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技术及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册 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或近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农村、农民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连续十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以“三农”工作为主题,其中农业机械化成为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2004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健康、稳定发展时期,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持续快速提升,社会化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0.04亿kW,拖拉机配套农具3940。06万部,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10%。新的历史形势给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内容也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专业,旨在充分利用物理、生物等基础科学与机械、电子等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工程、工业技术手段,为实现农业生物的繁育、生长、转化和利用机械化提供科技支撑。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科技保障,更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保护生态环境,高效、集约、安全、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特点;熟悉我国典型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工艺体系及其基本配套机具;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的有关概念与基本计算;获得评价、选择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加工工艺及机具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概念、农业机械化工艺基础、北方旱地雨养农业机械化、华北平原灌溉农业机械化、南方水田农业机械化和典型作物生产机械化等。因此,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先介绍农业机械化工艺基础(机组和作业工艺),再介绍区域农业机械化,最后过渡到典型作物生产机械化,具体内容包括农艺要求、生产工艺、配套机具等。教学过程中建议紧密结合机械化农业生产实际,除理论教学外,应结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参观了解、录像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和方法,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次修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上册增加了机组、农业机械化作业工艺、北方水田农业机械化、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等内容,取消了种子加工机械化等章节。下册增加了激光平地、水稻机械化直播、航空植保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等内容。各使用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研究方向包括水稻精量直播技术与机具、农田精准平整技术与机具、农业机械导航与自动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航空关键技术和农情信息快速获取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培养的研究生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曾被评为***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南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特点
第一节 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南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特点
第三节 南方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水稻生产的特点和对机械化的要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种植制度
第三节 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水田土壤、水田动力机械与行走机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田土壤的力学性质
一、土壤力学及其发展
二、土壤的组成及其物理性能指标
三、水田土壤的承载特性
四、水田土壤的抗剪特性
五、水田土壤的外摩擦与黏附作用
六、水田土壤的流变性和触变性
七、土壤一机器相互作用系统的力学表征新进展
第三节 水田动力机械
一、轮式拖拉机
二、手扶拖拉机
三、水田耕整机和机耕船
第四节 水田行走机构
一、水田轮
二、履带
三、滑板
第五节 水田动力机械与行走机构发展趋势
一、水田动力机械发展趋势
二、水田行走机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水田耕作机械化
第一节 水田土壤耕作
一、水田土壤耕作的主要内容
二、机械化耕整地
第二节 水田犁耕
一、水田铧式犁的结构和作业特点
二、水田铧式犁的检查与调整
三、耕地方法
第三节 水田耙地
一、水田耙
二、水田驱动耙
第四节 水田旋耕
一、水田旋耕机
二、旋耕方法
第五节 秸秆还田与水田保护性耕作
一、秸秆还田
二、浅耕埋草旋耕机
第六节 激光平地技术与机具
一、激光平地技术
二、激光平地控制系统
三、旱地激光平地机
四、水田激光平地机
五、农田平整度评价
第七节 水田耕作机械化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
第五章 水稻种植机械化
第六章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
第七章 水稻收获机械化
第八章 水稻收获后处理机械化
第九章 油菜生产机械化
第十章 甘蔗生产机械化
第十一章 设施农业技术
第十二章 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