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工科新生专业成长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定 价:¥88
中 教 价:¥52.80 (6.00折)
库 存 数: 1
工程人才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将对现代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工业强国都非常重视工程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问题。工程人才的供给对我国尤其重要,充足、合格的工程师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支撑与保障之一。基于工程教育领域出现的挑战,工程教育界需要关注工程师培养的起点工科新生的培养。帮助工科新生迎接挑战并顺利转型,对于学生继续学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时也会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有所贡献。
本书探索在未来工程师培养的基础关键时期大一阶段,工科新生在工程基础课程课堂学习中的经历与其对工程职业认同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两者对学生学业成绩、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意愿的影响,最终目的是维持与提高工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同时为工程教育界将来应对工科学生流失问题积累经验。
苑健,男,山东五莲人。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浙江树人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