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尝试教学原理谈起,使读者对尝试教学的实质与特征、尝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再以大量的案例为支撑,详解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分别阐述了怎样运用尝试教学模式、怎样进行尝试教学设计、怎样组织尝试课堂教学、怎样提高尝试有效性、怎样应对尝试错误、怎样完善尝试教学评价等六个实践问题。在尝试教学理论指导下,尽可能介绍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并配以生动的课例和案例解读,力图引领每一位投身尝试教学的教师更好更快地踏上课堂教学的智慧之旅。
尝试教学理念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学流派之一,如何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本书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策略。全书精妙的理念阐释配以生动的案例解读,将引领每一位投身尝试教学的教师更好更快地踏上课堂教学的智慧之旅。
掌握基本精神,用活尝试法
尝试教学理论有一个基本模式。这只是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指出了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但教学情况是各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
1.根据教学需要可调控基本程序中一步或几步的顺序。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学生对威尼斯这座城市是完全陌生的,教师可先介绍与该城市有关的资料以激起学生尝试的欲望。《凡卡》一课中,外国人的名字读起来特别不顺口,难记、难分,此时教师须对学生做一定的指导和训练。像这类文章,可把第五步教师讲解调到第三步出示尝试题之前。
2.可在基本式上增添一步或几步。例如人物、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等的介绍,可在第二步出示尝试问题与第三步自学课本之间加一步教师的讲解、介绍。
3.当学生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后,基本的七步就不必分得很清楚,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行。例如《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在积累好词、好句的时候,学生可以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勾画。另外,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大部分以文释文、以文答问,直截了当。这就要求学生边自学课本,边从课文中找答案完成尝试练习,这时尝试练习和自学课本就可以合并为一步。
4.小学高年级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产生了一个突出矛盾,就是课堂教学时间不够。这时就可把基本式的前四步:“尝试准备——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提到课前作为预习来完成。例如《凡卡》、《小抄写员》这些文章篇幅较长,《开国大典》、《中子计算机与多媒体》需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这些都需把以上四步尝试活动放在课前完成。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小学韩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