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你拥有“成功王国”的根本
大家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哪怕自己错了。但是在试图劝说别人时,这样做是不行的。首先了解对方,然后投其所好,说服对方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要具备完美的口才?两个原因。
首先,你要恰如其分的保护自己。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会受到某些怀有鬼胎之人的影响,他们会给你带来消极的情绪,而你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
其次,因为没有完美的口才,很多伟大的创意都没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了合适的人,但是没能让合适的人接受你的观点,很多天赐良机擦肩而过,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很多财富也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对于一些困境,你知道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没能让你的思想流传于世,那么赞同你思想的人也失去了向你学习的机会。你的事业,你的家庭,甚至你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依赖于你的口才。
以上这些正是此书要讲的主要内容,我将会为大家揭示口才的奥秘,帮助大家具备一等一的说服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所处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我将会倾囊相授,你会在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中了解到口才的价值。在自我的回忆和剖析中,你将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你将会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踏踏实实的做到这些,你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同时呢,我希望你在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领会到口才艺术的魅力。
|第二章|
实用的假设
我假设你可以和很多人进行顺畅的沟通,至少和一些人可以无障碍的交流。然而如果你说你找不到一个可以顺畅交流的人。那么好吧,那也在可预料范围之内。无论哪种情况,你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这个章节,我将会向大家讲述如何做有效的假设,并且如何在这些假设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完美自己的口才。
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假设和事情的结果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我为大家提供一个模型,也就是所谓的“理性的本质”。
“理性”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你知道自己是谁,你在什么地方,并且通常来说,有时候你可以预测将要发生什么。我们对这个概念逐层分析: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哪些目的,想实现怎样一个愿望。并且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清楚地知道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才能实现你的想法。你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一个假设(关于你个人,关于他人,或者关于形势),想出一个计划。之后,你就不可避免地要采取行动,付诸于实践,以证明你假设的正确性。一件事情一旦你开始做了,总会有一个结果,成功或者失败,有时候失败了,你还可能找个借口说运气不佳来推卸责任,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人际交流中,只有偏执狂才会认为自己永远正确,人无完人,不承认自己也会犯错的人注定会失败,哪怕来得晚,但是始终会来。让我换一种方式来给你解释:因为你固执地认为某些事情是对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你就会一味地坚持,毫无变通。偏执的结果必将是以悲剧结尾,因为你的偏执阻碍了愉悦的沟通交流。
无论假设正确与否,一旦出现错误或者不理想的结果,你总会试图寻找蛛丝马迹,并徒劳地想证明失败的结果并不是你造成的。然而,这些都是无用功。
理性的本质,就是你对很多事物形成判断和假设。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建立在你自己的判断和假设上的,你会认为自己的判断和假设是对的,不然就不会行动。而一旦行动,你就会坚持去做,而很少改变主意,因为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和他人之间频繁的出现冲突和不和谐,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
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已经总结出了科学方法,来克服“理性的本质”强加给我们的幻觉。这个科学方法,包括构建一个可实施的假设(一个设想),接着实施这个假设,证明它似乎不正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它,并试图否定它。如果做完了所有事情还不能推翻这个假想的正确性,你就可以行动了。这样就可以减少非常多的失误——多亏了这种科学方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改造,经历了一次次的突破。对大多数人来说,实现这样的突破并不容易,因为这似乎与“理性的本质”相违背。这个理念在数学上叫反证法,例如有人说:世界上的鸭子都是两条腿。如果你能找到三条腿或者一条腿的鸭子,那么你就赢了。
当一个人的口才发挥作用时,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做假设,假设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事情处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该假设的时候还是要假设,但是理性所起的作用更大。
不要徒劳地试图在任何时候都能搞清楚一切,你不是超人,超人也做不到。你可以怀疑某些假设,但是目的是让假设变得更加实用而不是限制假设所起的作用。一个实用并且生动的假设可以带给你广泛的参考信息,可以让你在行动中成竹在胸,可以让你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一个受到限制的假设会阻碍你的行动,束缚你的思想,让你陷入自我挫败和自相矛盾的境地。
因此,你的假设既可以促进你想法的实现,也可以对想法的实现产生阻碍作用。既可以成全你,也可以毁掉你。对于假设消极的反应,错误的理解,偏执的立场,都会对你的正常人际沟通带来冲突和障碍,这些都是受限制的假设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曾为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厂进行过题为“交流的艺术:怎样让你处于最佳状态——哪怕你的现状很糟糕”的培训。我邀请了45个项目经理来到培训现场,他们之间很熟悉并且对不同类型下属的管理都很有一套。当时我给他们讲述了有用假设与限制性假设的相关知识。
我问:“如果你们觉得某些人是蠢货,会如何对待他们?”
他们回答说:“像对待蠢货一样。”
我问:“如果你们像对待蠢货一样对待一个人,他会怎么做?”
他们给出了答案:“他会像个蠢货那样做”。
我就问:“这时候你想怎么评价这个人?”
这群人回答道:“他是个蠢货。”
接着,我给他们举了第二个例子。我问:“如果你认为某人是一个傻瓜,你怎么跟他讲话?”
得到的回答是:“就像对待一个傻瓜那样!”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凡尼、相当魁梧的人靠墙而站。他用一种毫不含糊的语调告诉我,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一个叫乔的男子。“请相信我,里克,”他宣布:“这可不是我单方面做出的假设,这是事实!乔是一个蠢货和傻瓜!”我环顾室内,注意到其他所有人都在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都知道乔,都认同凡尼对乔的评价。也许你认识乔,也和凡尼有同样的观点。也许你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些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向他们描述某个人,他们都会点头同意你的看法。我一点都不用吃惊。
事实就是,对你来说,如果外人非常坚定的给你讲述一件事情,一个观点,这个人的讲述很容易就会让你受到束缚以及陷入自我欺骗。为什么?同病相怜。
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这又能怎么样呢:即使你能在法庭上发现某人是蠢货或傻瓜,这并不能帮助你成功的说服这个所谓的蠢货或者傻瓜。如果认为自己永远正确,那么你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了。对别人错误的认识,会触发你的负面情绪,这将影响你的创造力和效率,后来的行为也会偏离理智,趋向狭隘。例如,你认为某人不专心听取你的观点,认为某人无药可救。如果你一直如此,那么你就错了。
也许你会想:“乔确实是蠢货和傻瓜,那又怎么样呢?”那又怎么样呢?不要误解我。你必须做出一些假设。你必须设想一些事情,否则什么都做不了。但有用的假设能帮助你,而受限的假设则束缚你。因此如果你必须假设的话,就设想一些有用的假设。你的有用假设,不用总是正确的。但你可以利用它发现一种途径,采用这种途径或者方法来达到你的目的,说服别人。本书中有许多实用并且没有局限性的假设。这些假设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是即使你试图否定它们,它们也经得起你的检验,并且可以证明假设本身的有效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比较实用的假设:
纵观全局
医生询问病人的第一个问题一般是“你哪些地方不太舒服?”,这个问题比“出什么事了?”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更常用。每个病人对这个问题都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都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正所谓,冷暖自知。包括你在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抱怨是容易的,每个人都可以。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问题所在,问题是如果你刻意地回避一些东西,你将会得到更多。一方面,这是理性的本质。另一方面,这是大脑中一种干细胞的生理作用,干细胞就像雷达一样,反应你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你告诉小乔尼不要“打扰这些大人”,他就会立即开始这么做。告诉小乔尼不要“玩烟灰缸中的烟头”,他就会觉得这么做很正确。
当你结婚后,这种类似于雷达的细胞开始生效,突然,你会觉得整个世界也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这种幸福感之下,你们决定要生个小宝宝,你们还会想要很多孩子!你们计划买个合适的婴儿车,你就会发现某个地方有一货车的婴儿车!你所能注意到的,与你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相关。因此如果你所知道的全都是你不想要的,你反而会得到更多这样的信息。
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试图说服别人,你需要并且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你的活动。你需要知道自己选择的目标,要取得的成果以及为什么想取得这些成果。或者你只是想达到容易实现的目标,摆脱那些你似乎无法避免的抱怨、问题和障碍。
你清楚自己想要以何种方式结束说服是非常重要的。我把这个称为你的说服主题或者主旨。当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它可以帮你组织语言、练习说服技巧,并做出适当的回应。这是一个有目的和有效果的说服行为的关键。
一个说服主题由以下要素构成:你打算做些什么?(这是你的想法,产品或服务等)你想去说服谁去做这些?你希望这些在什么地方发生?你为什么想要说服你的目标?以及为什么他们应该会在意你提供的想法、产品和服务等?因为人们更可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被你说服,而不是为了你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