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小学践行习性教育的路径展示与经验推广。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开发了38门拓展课程和68门个性课程,本书收录了其中大部分课程,每门课都经历了实践和研讨的验证过程;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六习课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阐述了习性教育中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课程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的多个途径、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最后还介绍了家校共育和团队建设的措施与活动。
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
习性教育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习性养成的规律,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习性及如何培养,提出“天性求真、人性向善、德性尚美”的观点,构建“六习”(志、体、礼、文、艺、慧)课程体系,继承传统路径,运用“六感”(视、听、嗅、味、触、意)策略,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空间、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三类环境创设模式,实施具身学习,创新实施国家课程,构建“三类—六维”(三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个性课程;六维:习志、习体、习礼、习文、习艺、习慧)的“习性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和“六维三层”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六大习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曾宇宁,现任中山小学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校长,习性教育创立者,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西田东县教育局习性教育导师;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多项国家省市课题,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著有《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践行习性教育理念16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相关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两次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建立了广西田东县等6个习性教育基地,在国内外近200所共同体学校推广应用,受益师生达20万人;《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权威媒体也有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