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给边缘性人格障碍者(BPD)和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NPD)亲友的疗愈之书。
本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保罗·梅森与美国重要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自助网站发起者兰迪·克雷格合作撰写。书中收录了大量真实案例,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
在《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第 3 版)中,保罗·梅森和兰迪·克莱格进行了大量更新。众所周知,这本书是边缘性人格障碍领域的开山之作,此次版本更新意义重大,增加了当今全新研究内容与前沿讯息,将这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对于饱受亲人困扰的家庭而言,本书是良药。
★边缘性人格障碍(BPD)领域开山之作
★美国亚马逊网人格障碍类图书No.1
★第1版在美国销售50万册
第2版在美国销售50万册
英文版销量已超过100万册
全球有15种语言版本,被各国读者广泛认可
★新版更新全书三分之一的内容,新增自恋性人格障碍(NPD)
自1998 年新先驱出版社出版《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第1版以来,本书已累计出售超过100万册,有15种语言的版本。那时候,大多数人才刚刚开始使用手机和互联网。
起初,很多出版商都拒绝了这本书,因为没有人知道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什么。我们两人只得为了能找到的每一个机会而竭尽全力。
其实最近有一部情景喜剧,其中一位主角就患有这种人格障碍(不过剧中的表述并不准确)。但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名称确实出现在了剧中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到底是什么了。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来自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的信息。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书的成功。回顾1996年,我们当时是打算为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编撰一本最好的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指南。但这本书最终成为了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础指南。在火了这事儿明确以前,其实我们就已经火了。有些人一听说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描述,就马上发现这说的正是自己熟悉的某人,于是马上就去买书。为了帮助家庭和保护儿童,许多人成为了我们的支持者。他们告诉我们,能够为所爱的人的行为下定义,这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以下是你在修订与更新后的第3版中将看到的新内容的梗概:
更新升级了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研究的最新信息,以及有关该疾病的新疗法和令人惊讶的新发现。
对男性的关注和对女性的关注是同等的:最新的研究表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有一半是男性。因此,本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是关于男性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内容,同时介绍了这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患者身上的不同表现。附录4中还包含了一个特别部分,专门针对那些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男性。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相关信息:我们增加了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章节,因为一项新研究表明,每10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就有约4人同时患有自恋性人格障碍。而这些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大多属于非常规型,他们矢口否认自己患有人格障碍疾病,并拒绝接受治疗。兰迪采访了数百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以及关心他们的人,她的采访经历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书还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儿的父母提供了一个经过更新和大幅度扩充的章节:在这一章节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指导、理念和信息同时还有共鸣、理解和鼓励。
全新更新的资源部分:包括图书、网站、组织机构和大量其他援助、信息和希望的来源。
关于常规型和非常规型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详细信息:过去的22年中,作为一名记者,兰迪采访了数千人,记录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哪怕实际上这两种类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内在都具有相同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但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却截然相反。在本书中有时候我们只会提及其中某种类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在文中注明。
第一类群体是常规型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一类型的患者已经确诊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已经被记录在在精神卫生系统中。他们处于痛苦中,寻求治疗,并且确定自己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他们总是自残并有自杀倾向,因此符合科学文献中的常规描述,满足被纳入研究的条件。
第二类群体虽然规模更大,但却都认为自己毫无问题。他们会把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投射到他人身上,且从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强烈抵触治疗;他们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他人的麻木不仁或脆弱;他们一般都属于高功能患者;他们通过将痛苦投射到关系亲密的人身上来否认自己的痛苦;他们会把关爱自己的亲友当成替罪羊。
在第2章中,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两种类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关于我们
这本书第1版出版几年后,兰迪写了《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2008年,她又撰写了另一本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重要著作《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本家庭指南:帮你安心生活的新工具和新方法》。
她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家庭所做的宣讲工作包括:在日本举办研讨会,为一部大制作电影担任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专家顾问,在今日心理网站(psychologytoday.com)上写了四年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博客文章。她还出现在一部讨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纪录片中,并在日本和全美,包括美国边缘性人格障碍教育联盟都进行了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演讲。
2019 年,她开始运营一个致力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教育和支持的线上组织,名为前行(Moving Forward)。这个线上组织替代了她之前创建的网络社区欢迎来到奥兹国。她近期的项目包括以下几本书的撰写计划:一本书是写给父母和祖父母的,关于如何预防与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虐待儿童的书;另一本书则是写给那些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友,为他们提供继续生活下去的新工具。她还与合作者克里斯汀·阿达梅克、丹尼尔·洛贝尔一起,为他们的作品《别再做如履薄冰的父母:如何在不牺牲家庭或自我的前提下帮助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孩子》编写一个更新的版本。如果你想要在新书完成时收到通知,请在她的网站与内心的恐惧对话(StopWalkingOnEggshells.com)上申请加入邮件联系人列表。
保罗·梅森,硕士,美国医疗管理学院研究员,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市惠顿方济各会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副总裁。在这个职位上,保罗为200多名临床医生及其医疗实践提供了管理、领导和运营支持。保罗获得了医疗保健管理委员会的认证,也是美国医疗保健管理人员学院的会员。
欢迎你阅读经过修订和更新的第3版。我俩很高兴在此与你相遇。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你将会发现大量有用的工具、最新信息,还有最重要的理智与希望。
保罗·梅森
兰迪·克莱格
第 2版序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第1版从1998年出版至今(2010年)发行量已超过40万册。按照它的销售速度,超过50万册指日可待。不仅如此,本书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多到我自己都不清楚有哪些了。
当年保罗·梅森和我撰写本书的时候,得竭尽全力才能为有需要的人们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美国在线上和一个私人性的聊天群组中谈到过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们也仅仅找到了两本针对大众读者的相关图书。但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丰富的信息,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流书籍也许能够塞满一整个书架,这还没有算上正在与这种心理障碍做斗争的患者或者亲友们自行出版的全部图书和电子图书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事情。现代的研究者们能够扫描人类的大脑,并且真实地观察到正常人类与罹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之间的脑部差异。新的药物不断涌现,研究不断地提供数据,来解释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成因。有远见的临床心理医生们研发的新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支持者们也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开始争取更多的关注与研究经费。
但这还不是全部。《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我的个人网站和欢迎来到奥兹国网络社区一起形成了一股有生力量,提高了大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识。读者们可以上网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也开始建立网站,形成社区因为他们需要倾诉,在其他地方却找不到聆听的耳朵。以前他们是孤独的,现在他们开始彼此携手。在1995年至2008年间,我们欢迎来到奥兹国网站群组从12名成员增加到16000人。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以及后来的《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的成功,都向出版商们证明了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图书会大受欢迎,因此相关选题将会不断涌现。国外的版本亦在其他国家引发了一种潮流。在2008年,我应日文版的出版商之邀,在东京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们举行了一系列的讲座。
不过,这一切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大部分临床心理医生仍然缺乏必需的知识尤其是不清楚应该如何评估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另一个问题是,边缘性行为可能会通过很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而由于缺乏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特征的最基本了解,即便是心理健康系统中的临床心理医生,也不一定会注意到或者察觉出来。
从更为个人的角度来看,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和我的合著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几年之前本书初次印刷出版后,我撰写了《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这个小册子版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和论述,这种交互的格式能够帮助读者认识自我,并且在生活中应用这些信息。
2008年,我出版了另外一本重要作品《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家庭实用指南》。该书具有一整套脉络清晰的系统,包含了五种技巧设置,能够帮助家庭成员们摆脱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指责,利用正确的方法让自己感觉更好,过得更轻松,得到倾听,并且能够自信地设置自己的界限。随后你将会看到,我从那本书中选取了一些内容加入到本书中来,两本书互为补充并展示出了不同的观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们需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帮助!
我的合著者保罗·梅森选择了一条迥异的道路。他现在在位于威斯康星州拉辛市的惠顿方济各会医疗健康服务中心诸圣公司中担任临床服务部门的副总裁。保罗的职位属于执行者和管理者,负责监管精神健康与成瘾关怀服务线,该服务线涵盖了三个住院部和六个门诊部,为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地区那些有需要的成年人、儿童和家庭成员提供服务。当本书初次在书店出现时,他的三个孩子才刚刚上学,现在已经分别是13岁、17岁和18岁了。他和妻子莫妮卡保持着幸福的婚姻生活莫妮卡在照料家庭之余,还坚持为拉辛市单身的成年人和夫妻提供一些小规模的心理治疗实践。
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个新版本。
兰迪·克莱格
第1版序
亲密的陌生人:本书是怎么问世的
肯定是我有问题。
这是我对他的行为能够做出的唯一一种解释。为什么他在这一刻还表现得柔情蜜意,而下一刻就恨不得把我撕成碎片?为什么他刚刚还夸我才华横溢,转眼就对我大吼大叫,说我卑鄙,是为他带来麻烦的祸根?如果他真如所说的那样爱我,为什么我却觉得自己仿佛傀儡一般,只能任由他操纵?一个聪明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时候怎么会表现得如此不可理喻呢?
从理智上说,我知道自己问心无愧,完全无须接受这样的对待。但多年以来,我逐渐接受了他眼中的现实我满身缺点,一切问题都是我的错。即便是在我们分手之后,我仍然不信任自己,找不回自尊。所以我开始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几个月之后,咨询师为我揭示出了前男友的一些问题,这将彻底改变我的生活也许还会改变其他人的生活。你所描述的你前男友的行为是非常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特征,她说,因为我没有见过对方,所以无法确诊。但是从你说的这一切看来,他的状况完全符合诊断标准。
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从未听说过。咨询师推荐我阅读医学博士杰罗尔德·克里斯曼的著作《我恨你别离开我》(1989年)。我读了之后,发现前男友那让人困惑的行为符合临床医生圣经。《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列举的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九大特征中的七项,只需要五项特征吻合即可确诊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我希望更多地了解这种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如何影响我的。我需要知道如何治愈我内心的创伤。但是我只能找到两本供大众读者阅读的相关图书,而且它们更像是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浅显说明,不是适合家庭成员们阅读的实用性自助类图书。
于是我决定自己写一本能够助人自助的书。北美有600万人罹患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估算至少有1800万个家庭成员、伴侣和友人,和我一样在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们的行为自责却无计可施。
一位朋友得知我想要编写这样一本书,需要可信的精神健康方面的专家,于是建议我去联系她的同事保罗·梅森。保罗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已经在住院部和门诊部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们服务了十年。他写的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子类型研究的文章曾经发表在一本权威期刊上。他还为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做过一些相关主题的讲座。
保罗和我一样,坚信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友人、伴侣和家庭成员们都迫切地需要知道,他们并非孤军奋战。家庭成员们告诉我,他们仿若置身于情感的战场中,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保罗说。
于是保罗开始针对相关研究查询书籍,搜索专业文献。很多文章都探讨了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困难,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患者要求太多、满心怀疑,治疗进展缓慢如果真有进展的话。虽然这些文章为那些专业人士总结出了一定的应对技巧,但专业人士一周只面见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一小时;没接受过任何训练的患者家属们一周七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他们的需求却无人问津。
在一些研究中确实也讨论到了家庭,但这一术语几乎都指向那些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原生家庭。讨论的焦点则是判断早期家庭环境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换句话说,这些研究着眼于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产生影响的行为,而非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
就在保罗埋头钻研专业期刊时,我开始采访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或者具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的人的伴侣、友人或者家庭成员怎么做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再如履薄冰,同时还能有余力支持他们关爱的人。这些临床心理医生中有些是非常知名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研究者,还有一些则是由朋友推荐的地方专家。
结果让我颇为吃惊。尽管边缘性人格障碍从定义上说只会对那些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有亲密关系的人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大部分和我交流的心理健康专家当然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都被他们的边缘性人格患者的需求搞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能给予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友的建议非常有限。不过,随着不断地采访,我的知识体系确实得到了发展。
保罗和我为那些关注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找到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但是我们仍然未能成书因为找不到翔实的、支持性的指导内容。于是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互联网。
为了满足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和写作的需要,我买了一台新电脑,它附带了一张美国在线的光盘。由于很好奇这种互联网服务,我就安装了这个软件。
于是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美国在线提供的网络新闻组和信息留言板就像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地下室中进行活动的巨型互助小组一样。我在这里遇见的网民,无论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还是其亲友都不会单纯地等待着专家们给出答案。他们分享应对策略,交流技术信息,并且为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提供情感支持因为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对方的遭遇。
我开始阅读这些年来在美国在线网站上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患者亲友们留下的数百条留言。我给那些近期发表留言的人发送电子邮件,请求他们参与我们的研究。大部分人欣然应允,并很高兴终于有人要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的信息了。
在我们通过电子邮件交流时,我会记录下家庭成员、伴侣和友人们关注的重点。然后去询问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此的看法。例如,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友们提及面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发怒时是多么的无助,我就去请求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清晰地描述出他们在此时的想法与感受以及希望他人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一开始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们并不信任我。但是几个月之后,他们对我的信任增加,开始吐露出内心最深处对自己的感受,并描述了由这种人格障碍造成的惊人破坏。很多人都告诉过我关于性虐待、自毁、抑郁以及自杀未遂的可怕故事。作为一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我宛如永坠地狱毫不夸张。一位女士写道,痛苦、愤怒、困惑、伤害。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在瞬息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因自己伤害了所爱的人而悲哀。很多时候,我会过度兴奋,然后又因此感到焦虑。接着我就会割伤自己。在我割伤自己后我又会觉得羞耻,结果又去割伤自己。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曲永无止境的《加州旅馆》,唯一的摆脱方法也许就是永远离开。
很多心理咨询师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痊愈的希望并不大。但是在美国在线和互联网上,我遇到了许多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综合应用了心理疗法、药物治疗与情感支持,得到了极大的好转。这些患者在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正常情感时那种欢喜,往往也会令我随之感动落泪。而且,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前男友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对于那些我完全无法理解的行为现在也找到了答案。同样是第一次,我从本质上理解了他那些年来无缘无故的情感爆发并不是存心针对我。这些行为很可能是他为自己感到羞耻,同时极度害怕被抛弃而导致的。当我明白他也是受害者时,内心的一部分愤怒就转化成了怜悯。
一些家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网友讲述的故事也令人震惊不已。有些人告诉我,他们的配偶曾经造谣中伤过他们,甚至曾经诬告他们虐待。一些孩子被确诊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后,他们慈爱而束手无策的父母倾尽所有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却被或隐晦或明确地指控虐待儿童。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成年子女们也会提及自己噩梦一般的童年。一位男士说:即便是我的生理活动都要被非难。我那边缘性人格的母亲断言,我吃饭、走路、说话、思考、坐下、跑步、小便、哭泣、打喷嚏、咳嗽、大笑、流血或者倾听全都有问题。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兄弟姐妹们也说,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他们不得不明争暗斗,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这种人格障碍。
在从美国在线留言区结识的志愿者们的帮助下,我建立了一个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网站,还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友们组建了一个名为欢迎来到奥兹国的网上社区。很多人惊讶地发现,他们自己曾经觉得是绝无仅有的遭遇,居然有那么多人都经历过。例如,同时有三位欢迎来到奥兹国的成员都记录过发生在机场的激烈争吵。四位成员都提到过身边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曾经对自己一连数日大发雷霆,仅仅是因为对方梦到他们做了某些事。
保罗和我开始慢慢地组织整理这些数量庞大的信息。我们制定了一个流程:我基于网络上的讨论提出想法和建议,并将这些想法和建议交给保罗;由保罗负责校订这些话题并将之展开,把这些内容填充到一份大纲中去。
此外,保罗会基于他的研究再提出新的建议,由我来进行调整并发布给欢迎来到奥兹国网站的成员们,以得到他们对于自己的真实世界的观察结果。我们都为这种方法感到惊讶:只要找准关键,就能得到来自全世界各地数百名网友的反馈是网络将这一切变成可能。
当我们对自己的工作都感到满意时,便会把成果分享给保罗的同事、其他心理健康专家和一些常年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打交道的著名边缘性人格障碍研究者。让他们进一步确认,自己接触的患者和家属们与我们网络上的参与者们的关注点是相同的。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还请求加利福尼亚州诺沃克市赛里图斯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伊迪丝·克拉克希罗博士对我们网络支持群组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友做了一次调查。
当然,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当我第一次考虑撰写本书时,就想不通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写过类似的东西。工作了几个月之后,原因就很明白了。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个有争议的复杂的话题。单单是为它下定义,就已经如蒙着眼赤手空拳在水中捕鱼一样困难了。边缘性人格障碍成因的理论研究也多如牛毛,且并无定论。各种疗法也是知名研究专家们激烈争论的热点。
最令人沮丧的是,心理健康组织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并不重视,因此大众对此也有所忽略。据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的统计,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率几乎相当于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发病率之和。然而我们采访过的大部分专业人士都承认,自己所接受的训练不足,难以准确地诊断并治疗这种极具挑战性的人格障碍。有些人甚至仅仅只是听过一两场关于这方面的讲座而已。
撰写本书,是一份情感上有困难、智力上有挑战的工作。很多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回答我们问题的时候,都表现出或隐晦或明晰的自杀倾向。每一天我都会收到至少一封绝望的信件,对方刚刚从我们的网站上获知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存在,希望有人能告诉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这三年努力的结果,就是现在你拿在手里的这本书。它并非意味着这一课题的结束,而仅仅是个开始。我们希望它能够引发人们进行新的研究的灵感,帮助临床医生们指导他们的患者,为患者家属与友人们提供支持和安慰,为那些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带来改善的希望。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它会帮助你和无数像你一样的人,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进入你生活后就不曾停歇的情绪过山车上解脱出来。
兰迪·克莱格
保罗·梅森(Paul T. Mason)
美国著名BPD专家,心理医生,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市惠顿方济各会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副总裁。在梅森的领导下,心理健康与成瘾护理服务部门得到极大发展,为病人、家属和深受边缘性人格障碍影响的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他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临床心理学杂志》上,他的相关著作也得到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的普遍欢迎。
兰迪·克莱格(Randi Kreger)
边缘性人格障碍专家。克莱格创建了网站www.bpdcentral.com和欢迎来到奥兹国在线支持群组,在全球范围为那些关爱着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与关怀。她为需要帮助的患者亲属提供了极为丰富且专业的资料,也为非营利性组织人格障碍认知网(PDAN)的创建提供了帮助。
译者 | 李寒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0年杂志编辑、记者和心理类专栏撰稿人。
译著《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2》。
第 3 版序
第 2 版序
第 1 版序 亲密的陌生人:本书是怎么问世的
【译者注】 奥兹国的隐含意义
第一部分 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
第 1 章 你关心的人是否患有边缘性或自恋性人格障碍?
第 2 章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 3 章 了解自恋者
第 4 章 高压锅里的日子: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是怎么影响你的
第二部分 重新掌控你的生活
第 5 章 改变自己
第 6 章 了解自己的情况:设定界限,磨练技巧
第 7 章 自信且明确地提出你的需求
第 8 章 制订安全计划
第 9 章 保护儿童免受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影响
第三部分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第 10 章 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子女
第 11 章 撒谎、造谣和谴责:歪曲事实的行为
第 12 章 现在怎么办?决定你们的关系
附录 1: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因与治疗
附录 2:修习正念
附录 3:相关资料
附录 4:你是否遭受虐待?
致谢 1
致谢 2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