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空城》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林凯“寒窗十年”苦读,本以为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时当他终于走出家乡的大山,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加入了拼搏、挣扎和困囿在大都市的年轻蚁族中的微不足道的一个。小说通过对林凯、小强、从寒、苏小末等人的描写,真实反映了当代农家学子求学、打工的艰辛及面对爱情、梦想和抉择时的无奈。
《十年空城》:
章 上帝做证 上帝做证,林凯是个好孩子。
成为现在的他,是在三年前,哦,或者十年前,那时的林凯,是可以称作孩子的,当然,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没怎么长大的孩子。
大山深处的村落,万木荫荫,郁郁葱葱。一条小溪横贯东西,溪边有座白色小庙,庙旁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双父母,一个男孩子,一只黄狗,一只雄鸡。
与村子来往的通道是一座石桥,溪水齐膝,却清澈见底。小鱼儿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底,时而静止,间或闪烁,走在小桥上,蹲在桥边,一眼不眨地看着泛光的水面,丢点沙子看小鱼争先恐后地簇拥而来,小溪的支流总涓涓不断地为它的主人提供甘泉。
春天,林凯喜欢呼朋引伴在小溪的支流大建“水库”,而后放水,孩子们管这游戏叫“大水冲垮”,至于冲垮什么,却并不在意。
在这样的山水里长养着,林凯肆意任阳光把皮肤晒得黑黑的,在青山绿水的辉映下,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天不怕地不怕。
林凯酷爱晴天,晴天是阳光出来散步的日子。伙伴们也可以不管不顾地在外疯玩,上山抓鸟、下河摸鱼,日头总落得太快,往往天黑后一堆人才挤在石桥上“瓜分”战利品,而后计划着明天的目标.有时太过兴奋,晚上便要“行动”。
石桥尽头,有一棵说不上年纪的老树,但它却是极为枝繁叶茂的,每天清晨,天刚放亮,老公鸡便站在树枝呜叫,然后陆续听到各家各户的房门吱扭吱扭的响声,男人们的咳嗽声,相互间的招呼声,间或还伴有人们踢踏的脚步声。小村于是也张开了惺忪的睡眼,刹那间从睡梦中惊醒。
此时若是抬头望去,东边的山上,露出了太阳的半边脸。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袅袅的炊烟开始飘荡在家家户户的房顶上。
待到了炎炎夏日,老树便成了人们的聚集地。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便不约而同地聚到这里,摇着草扇,光着脊梁,或蹲或坐,不知疲倦地说着东家长西家短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说到兴奋处,便一起哈哈大笑。几个孩子也在欢快地跑着、叫着、闹着,厮打在一起,不知疲倦。
这样,林凯不知不觉便长到了十二岁,十二岁那年,他忽然有了一个极坏的习惯,他喜欢在半夜张开双眼,极力透过窗户盯着黑夜,直到两眼发麻,或者听到父母轻微的叹息。
隔日,太阳刚慵懒地爬上山头,林凯就听到玩伴小强吱溜吱溜的口哨声,他走过石桥,小强正躲在老树后头,手里拿着鱼竿。
“一起去钓鱼,他们几个都说好了,等你呢!” 林凯一股脑儿刨完碗里的饭,回家扔下碗,抓起鱼竿,又奔过石桥,小强在等他。他们穿过几户还冒着炊烟的人家,找到另外两个伙伴,四人跳下小路,一会儿便消失了。
他们在河床的鹅卵石上跋涉前进,突然一块石头击中了林凯的后背,四人转过身,两个高个子男孩正朝他们走来。
林凯心一沉,他耳闻过其中一个男孩的“大名”,他凶残成性,恶名远播,孩子们总是避之唯恐不及。他身旁还有几个为虎作伥的党羽。在几个村子里,他的话就是法律,如果任何人需要一点法律教育,那么他的“风神腿”就是好的教具。林凯曾有幸目睹过他“风神腿”的威力,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折磨一个邻村小孩时眼睛里闪烁的近乎疯狂的光芒,还有那邪恶的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