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硼是将硼元素通过加热保温后使硼原子渗入钢铁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一定厚度的硼化物硬化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通过渗硼不仅能够提高钢的耐磨性、耐蚀性以及抗高温氧化性,而且可以增加难熔金属、硬质合金材料以及非铁金属的上述性能。它是目前热处理工艺中最简单、变形最小的钢铁零件表面硬化方法。近年来,渗硼技术越来越引起工程领域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解决严重磨损方面,其作为一个极有价值的表面硬化方法,今后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我国大量开展渗硼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主要进行液体渗硼研究与应用,并对固体粉末渗硼进行了工艺实验。1977年7月,在江西省新余县召开了“全国渗硼技术座谈会”,实际为全国首届渗硼技术学术交流会。1987年,中国热处理学会成立了“全国渗硼渗金属技术委员会”,使渗硼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渗硼技术的应用研究仍在进行,且由理论研究转向生产应用的开发,主要解决渗硼剂的优选、工艺的简化、消除污染和降低成本,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
作者系统全面地对液体渗硼、固体渗硼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本书是作者从事渗硼工艺研究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将对渗硼技术从理论到实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从而填补渗硼技术领域缺乏学术专著的空白。"
陈树旺,生于1939年2月,男,河北泊头人,高级工程师,著名渗硼技术专家。从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40年,主要研究热处理工艺和渗硼技术,是国内从事渗硼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最早的人员之一。曾长期担任北京理工大学一系(现材料学院)金相实验室主任,曾任全国渗金属渗硼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热处理学会理事、多家企业高级技术顾问等。独立完成“模具渗硼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兵器部的技术鉴定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贝氏体钢在焊接药筒上的应用研究”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贝氏体钢在弹箭上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渗硼热处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