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教材内容分为十三章。第一章 绪论,主要介绍神经科学的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主要阐述神经元的胞体结构、神经元的突起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第三章主要阐述神经系统的发生;第四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主要介绍脊髓、脑干、间脑、端脑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第五章主要阐述静息膜电位与动作电位;第六章主要阐述突触与突触传递;第七章感觉的生物学基础,主要阐述化学感觉、视觉、听觉与平衡觉、躯体感觉;第八章脊髓控制的行为,主要阐述躯体运动系统、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收缩耦联;第九章脑控制的行为,主要阐述脑与脊髓的联系、运动皮质、基底核的功能、小脑的功能;第十章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行为的控制;第十一章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基础;第十二章情绪的生物基础;第十三章动机行为的生物基础。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心理学专业需要的神经科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发现。该书层次清楚,浅显易懂,并有自己的特色。该书每章小节后设有复习思考题,每章设有“生活中的心理学”“拓展阅读”等插入板块,这有利于提升教材的可读性。每个章末附有本书要点小结、中英文对照的关键术语表、选择题,并在书末给出参考答案,这些都有利于读者进行自查学习的掌握情况。该书配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与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该书适合作为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神经科学基础理论课教材使用。
陈伟海,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已出站),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及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擅长膜片钳、动物行为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动物手术。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及S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讲“神经科学导论”“行为的生物基础”“行为神经科学”及“药物依赖与毒品预防”等课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科学
第二节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第一节 神经元的胞体结构
第二节 神经元的突起
第三节 神经胶质细胞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第一节 神经管的形成及脑的发生
第二节 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
第四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脊髓
第二节 脑干
第三节 间脑
第四节 端脑
第五节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五章 静息膜电位与动作电位
第一节 膜电位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静息膜电位的产生与维持
第三节 电紧张电位与局部电位
第四节 动作电位
第六章 突触与突触传递
第一节 突触的概述
第二节 突触的传递
第三节 神经递质
第四节 中枢神经递质受体
第五节 突触可塑性
第七章 感觉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 化学感觉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与平衡觉
第四节 躯体感觉
第八章 脊髓控制的行为
第一节 躯体运动系统
第二节 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第三节 兴奋一收缩耦联
第四节 脊髓对运动的控制及常见脊髓反射
第九章 脑控制的行为
第一节 脑与脊髓的联系
第二节 运动皮质
第三节 基底核的功能
第四节 小脑的功能
第十章 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
第一节 下丘脑
第二节 自主神经系统
第三节 应激
第十一章 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 学习与记忆的原理
第二节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第三节 学习记忆的长时程增强现象
第十二章 情绪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 情绪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情绪与脑
第十三章 动机行为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
第二节 摄食行为的生物基础
附录一 参考答案
附录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