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1906年首次作为学科名称被提出,是现代众多学科中发展为迅猛的学科之一。自2001年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以来,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生物遗传变异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大量累积的多层次变异信息为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性状遗传发育等奠定了信息学基础,人类及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得到加速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纪。《遗传学》教材第三版出版至今已近20年,为了将新的遗传学相关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材,经本教材编者及中国农业出版社多次商议,对《遗传学》第三版进行修订。
《遗传学》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均由季道藩教授主编,分别于1980年和1984年出版。《遗传学》第三版由朱军教授主编,于2002年出版。该教材凝聚了遗传学界前辈们的心血和成果,文字精练,写作严谨,知识阐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阐述透彻,深受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的欢迎,一直以来被广泛采用o该教材曾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并被遴选列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经典系列、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名家系列。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1906年首次作为学科名称被提出,是现代众多学科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自2001年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以来,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生物遗传变异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大量累积的多层次变异信息为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性状遗传发育等奠定了信息学基础,人类及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得到加速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纪。《遗传学》教材第三版出版至今已近20年,为了将最新的遗传学相关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材,经本教材编者及中国农业出版社多次商议,对《遗传学》第三版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基本保持第三版的体系构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更新,以反映现代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前沿。全书共由14章组成。第一章绪论、第十三章数量性状遗传和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由浙江大学朱军教授负责修订;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由浙江大学祝水金教授负责修订;第四章孟德尔遗传、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庆昌教授负责修订;第六章染色体变异和第十章基因突变由浙江大学张天真教授负责修订;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由华中农业大学廖玉才教授负责修订。
本教材的修订得到了各位编者所在学校以及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祝水金教授对修订稿全文进行了仔细审阅处理,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及业务水平有限,本次修订缺点或疏漏仍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第四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二、染色体的数目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五节 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一、雌配子和雄配子的形成
二、受精
三、直感现象
四、无融合生殖
第六节 生活周期
一、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二、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三、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复习周考题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一、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二、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结构
一、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二、DNA的分子结构
三、RNA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 梁色体的分子结构
一、原核生物染色体
二、真核生物染色体
第四节 DNA的复制
一、DNA复制的一般特点
二、原核生物DNA复制
三、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第五节 RNA的转录及加工
一、RNA分子的种类
二、RNA转录的一般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