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经典深度致敬》里,作者以忠实读者和敏感作家的双重身份,以宏观把握和微观发现的双重视觉,巧妙地进入文本,采取叙事性评论的方式,传达出文学内部的秘密:小说元素怎么运用?细节怎处理?人物怎么把握?语言怎么有味?结构怎么布局?等等。所选择的均为当代世界文学版图中的经典作家,雷蒙德?卡佛、艾丽斯?门罗、保罗?奥斯特、马里奥?贝内德蒂、卡尔维诺、卡夫卡、博尔赫斯、莫言、川瑞康成、科塔萨尔、冯内古特、丹尼洛?契斯等一系列作家的小说,贴切地表达了向经典深度致敬。
谢志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曾在新疆生活20余年。迄今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其中文学评论3部,出版有长篇小说《塔克拉玛干小说》。90余次获奖,包括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2次、中国微小说年度奖数次、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2次,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500余篇入选各类选刊、选本,40余篇被10余个国家译介,并列入大学、中学、小学教材。
雷蒙德·卡佛小说的能见度
一只闯入小说的白山羊——诺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逃离》读感
细节的能量:塑造蓬勃的姨妈群像
当我们创作小小说时我们该把握什么
系列小小说的创作方法
巧合:一种观察和表达世界的别致视角
变异:一组强劲有力的典型形象
分离:贝内德蒂独特小的主题
重量级的书痴形象
小小说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形象
卡夫卡小说的一个小小的失误
集束的能量和群体的热量——2012年浙江小小说(兼故事)述评
你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吗——2013年浙江小小说(兼故事)述评
你也清楚木佛没有舍利子——禅宗系列创作谈
我守望的那篇麦田呢——回忆意外系列的创作
表和里:翻或拉的颠覆性
文学的失明:香味大步疾走
博尔赫斯《双梦记》的来源
小说创作如何利用库存形象
川瑞康成小小说里轻逸的雪
长篇小说楼内的小小说房间
文学的越界:科塔萨尔小说的逻辑
物件作为一位重要的角色
奥斯特拨开存在的炫影
冯内古特的黑色幽默
伊斯特万小小说的荒诞感
关于记忆:进去了,怎么出来
碎片式表达:死亡笼罩中的诗意
孙方友笔记小说构建的文学“天地”
关于小小说的细节
小说先知巴别尔:碎片并置
发现传统,表达现实——2014年浙江省小小说(兼故事)述评
向经典深深地致敬(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