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分别是Visual Basic概述(使用窗体、标签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使用图像框、多窗体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使用单选按钮、形状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使用Pset等)、过程(使用标准模块等)、数组(使用控件数组、列表框等)、文件(使用文件系统控件等)、菜单设计(使用ActiveX等)及访问数据库(使用ADO等)。
崔武子、齐华山主编的这本《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第3版)》是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零起点读者作为主要对象的程序设计教材,2004年8月和 2009年12月分别出版了第1版和第2版(均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次再版进一步强化了编程能力并提高了趣味性。
全书选用趣味性、针对性强的例题组织所有内容,并将语法介绍和控件使用融为一体,克服了语法知识的枯燥性。全书共分9章,分别是Visual Basic概述(使用窗体、标签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使用图像框、多窗体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使用单选按钮、形状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使用Pset等)、过程(使用标准模块等)、数组(使用控件数组、列表框等)、文件(使用文件系统控件等)、菜单设计(使用ActiveX等)及访问数据库(使用ADO等)。
全书各章内容分成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并在各章首部提供本章例题的知识要点;每章增设“贯穿实例” 和上机训练;通过具体实例分阶段介绍调试程序的方法;提供对象、基本语法的特殊索引、上机考试样题、单号习题答案;配备电子教案和源代码等素材。
本书是高等院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指导书。
出版说明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精选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全国很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一领域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须面对新的挑战。这些都对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在全国各高等学校精心挖掘和遴选了一批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秀的教学成果,编辑出版了这套教材。教材的选题范围涵盖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个层次,包括面向各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与各类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
为了保证出版质量,同时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本套教材将采取开放的体系和滚动出版的方式(即成熟一本、出版一本,并保持不断更新),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力求反映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新成果,使本套丛书无论在技术质量上还是文字质量上均成为真正的“精选”。
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直致力于计算机教育用书的出版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教材。本套教材的出版将进一步丰富和扩大我社在这一领域的选题范围、层次和深度,以适应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趋势,从而更好地满足各学校由于条件、师资和生源水平、专业领域等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需求。我们热切期望全国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本套丛书的编写工作中来,把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全国的同行们分享;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改进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的电子邮件地址是xiech@tup.tsinghua.edu.cn。联系人: 谢琛。
清华大学出版社
前言
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第3版)学习Visual Basic的目的是利用其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开发应用程序。为此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设计用户界面和编写程序代码。由于设计界面相对容易,因此开发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关键是如何编写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程序代码。
本书2004年8月和2009年12月分别出版了第1版和第2版,均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次再版进一步强化了编程能力并提高了趣味性。
本书采用独特、灵活的内容组织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界面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思想方法,在着力增加趣味性的前提下,强化本课程的实践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本书是作者在围绕“教师方便教,学生容易学”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后,以零起点读者作为主要对象编写的程序设计教材,因此可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性本科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指导书。
本书特点:
(1) 每章内容分成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将常用对象的属性、事件、方法以及语法知识等必须掌握的内容放在基础部分中;将具有扩展性和提高性的内容安排在提高部分中。通过基础部分的学习,掌握常用对象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语法,初步建立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具备编写一般应用程序的能力。提高部分可根据学生能力或课时安排等因素自主选学,但其不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
(2) 所有教学内容组织成例题。根据知识要点精心编写例题,提供大量、有趣的规范化程序。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强化语法知识、归纳对象的使用特点。
(3) 涉及算法的例题增设编程点拨。针对学生“设计界面易,编写代码难”的情况,书中凡涉及算法的例题,在给出其代码之前,都增设了编程点拨。
(4) 分阶段介绍调试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调试程序、排除错误的能力,教材分阶段通过具体例题介绍了调试程序的方法。
(5) 提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实例。本书以“小型书店图书管理系统”为实例,按章节对系统提出设计要求,并随着各章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完善整个系统。通过对贯穿实例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本章所学内容,而且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严谨的设计思维。
(6) 习题形式新颖,提供单号习题答案。与教材内容相对应,各章习题也分为基础和提高两部分。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精心编写了形式新颖的习题,并提供单号习题答案,以方便学生自测和教师布置作业。
(7) 配备课件。提供包括电子教案、全部例题代码及习题可执行文件在内的学习资料。为了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本教材将基础部分中的所有内容制作成生动的电子教案。通过运行习题的可执行文件,使读者在着手做题前充分了解习题的功能要求与运行效果。
(8) 在各章开头提供本章例题的知识要点列表;在各章末尾提供上机训练环节,每道训练题均包含题目、目标、步骤、提示和扩展等模块;在附录中提供对象、基本语法的特殊形式索引、上机考试样题。
使用建议:
(1) 必学基础部分。基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部分例题留给学生自学。
(2) 选学提高部分。书中的提高部分是为了帮助读者更上一层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编程和调试能力,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贯穿实例”。
(3) 上机训练中提供的步骤和提示仅供参考,有余力的学生应继续完成扩展功能。
(4) 单、双号习题成对做。单号习题提供参考答案,双号习题则在类型上与前一单号习题相同,知识点也接近。基础部分中提供的习题都是最基本的,题量也不多,建议读者全部完成,提高部分中的习题可根据情况选做。
本书中的所有程序均在Visual Basic 6.0版本下运行通过。
全书由崔武子、齐华山主编和统稿,于宁、李红豫和孙力红参加了部分内容的编写。
在使用前两版教材和编写第3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多年共同参加精品课程建设的全体团队成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作者
2014年3月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 (第3版)前言
本书特点
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第3版)1. 全书所有教学内容组织成例题,将语法介绍和控件使用融为一体,克服了语法知识的枯燥性,分散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有趣的例题中,学习语法、了解对象的使用方法;
2. 每章内容分成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有利于分层教学,缓解课时紧张问题;
3. 为涉及算法的例题增设编程点拨;
4. 通过具体例题分阶段介绍调试方法;
5. 本书增设具有连续拓展性的贯穿实例。根据各章所学内容,对同一实例逐步提高设计要求,并最终实现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图书管理系统;
6. 每章增设上机训练,其中包括基本功能、目标、步骤及功能扩展等要求;
7. 每章首部提供各例题的知识要点,在附录中提供对象、基本语法的特殊形式的索引、上机考试样题和单号习题答案;
8. 配备课件,该课件包括电子教案、全书所有例题的代码以及习题的可执行文件。
第1章 Visual Basic概述
1.1 什么是Visual Basic
1.2 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步骤
1.3 Visual Basic的特点
1.4 提高部分
1.4.1 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1.4.2 对象和类的概念
1.4.3 再论属性、事件和方法
1.4.4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1)
1.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2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2.2 VB语言基础
2.2.1 VB语句的书写规则
2.2.2 常量、变量及变量定义
2.2.3 算术运算符与表达式
2.3 数据赋值
2.4 数据输出
2.4.1 用标签输出数据
2.4.2 用消息框输出数据
2.4.3 用窗体输出数据
2.4.4 用图像框输出图形数据
2.5 数据输入
2.5.1 用文本框输入数据
2.5.2 用输入框输入数据
2.5.3 用滚动条输入数据
2.6 提高部分
2.6.1 窗体与常用控件的进一步介绍
2.6.2 消息框与输入框
2.6.3 常用数据类型介绍
2.6.4 常用内部函数汇总
2.6.5 文件路径的概念
2.6.6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2)
2.7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3章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3.1 关系、逻辑运算符与表达式
3.1.1 关系运算符与表达式
3.1.2 逻辑运算符与表达式
3.2 If语句
3.2.1 使用If语句处理简单分支问题
3.2.2 使用嵌套的If语句处理多分支问题
3.3 使用Select Case语句处理多分支问题
3.4 提高部分
3.4.1 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直线和形状控件
3.4.2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3)
3.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4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1 用For-Next语句处理循环问题
4.2 认识Do While-Loop和DoLoop While语句
4.3 循环语句的嵌套
4.4 提高部分
4.4.1 自行画图
4.4.2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4)
4.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5章 过程
5.1 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5.1.1 函数(Function)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5.1.2 子程序(Sub)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5.2 变量的作用域
5.2.1 过程级变量及其作用域
5.2.2 窗体级变量及其作用域
5.2.3 程序级变量及其作用域
5.3 标准模块
5.4 提高部分
5.4.1 静态变量的使用
5.4.2 过程的递归调用
5.4.3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5)
5.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6章 数组
6.1 一维数组
6.2 控件数组
6.3 提高部分
6.3.1 列表框与组合框
6.3.2 数组的高级应用
6.3.3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6)
6.4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7章 文件
7.1 文件概述
7.2 文件浏览
7.3 顺序文件的读写操作
7.4 提高部分
7.4.1 文件系统控件与通用对话框
7.4.2 记录类型
7.4.3 文件的进一步介绍
7.4.4 常用文件操作语句和函数
7.4.5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7)
7.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8章 菜单设计
8.1 设计菜单
8.2 设计弹出式菜单
8.3 工具栏和状态栏
8.4 提高部分
8.4.1 多文档界面设计
8.4.2 ActiveX控件
8.4.3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8)
8.5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第9章 访问数据库
9.1 数据库的概念与建立
9.1.1 数据库概念
9.1.2 数据库和表的建立
9.2 用ADO控件访问数据库
9.3 提高部分
9.3.1 用Data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
9.3.2 贯穿实例——图书管理系统(9)
9.4 上机训练
习题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附录A 常用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
附录B 对象、基本语法索引
附录C 单号题参考答案
附录D 上机考试样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