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当代作家的警觉、敏锐的洞察和深入的探寻,慢慢打开《老人与海》丰富的开放性和前瞻性,用59篇笔记,该长则长,能短则短,纵横跌宕,摇曳多姿,说透了老人、小男孩、狮子、鲨鱼,尤其是老人内心独白――背后隐含的海明威的真实心声与深意,揭示出了身处当下的喧嚣与骚动中,我们如何捍卫尊严、拯救灵魂、直面失败、拒绝毁灭,创造富足而自在的人生。
与海明威一起出海――目的在于探寻我们的灵魂之海,找到心灵深处的那条大鱼――并与其:中流击水……
这是一部重新发现《老人与海》的书――颠覆了60余年来对这部经典之作意识形态化的诠释和简单式的评论,将《老人与海》从被定义的正义战胜邪恶、成功励志等符号化、标签化中解放了出来。尤其是深刻解读了《老人与海》在当下的思想启迪。立意大胆,思绪跌宕,行文开放,语言沉郁跳跃,富有诗性。
这又是一部重新认识海明威的书。作者以老人出海的前前后后为线索,又穿越时空,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地再现了海明威有血有肉的痛苦灵魂,呈现了“这一个”海明威。
该书采用布艺封面,烫白工艺,32开精装小开本。
老范行军,作家。首创汉字里的“职场道”、“管理课”。出版了长篇小说《欲动》、随笔集《且歌且行:让灵魂跟上脚步》,以及繁体版随笔集《且以空杯,默对繁华》、《101个汉字:提升你人生的高度》等著作。
参考书目/001
独自/3
那湾流中深色的水/15
八十四天/23
另外一条船/26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30
是谁,教会了男孩捕鱼/34
听话的男孩和不听话的柯希莫/41
欺骗要比冷漠好/47
明天/51
出发/53
敞开的门/55
一张床/59
孤单/63
离棒球可以再近一点/69
输/75
男人应该成为水手/77
在傍晚,狮子来到海滩上/84
梦、女人和爱情/88
未成历史之前,你还是一道题/101
去愤怒吧,抱怨是灰色的/106
海明威的海/108
太阳随时会升起来/111
新的日子/115
大鱼/118
第八十五天/122
这个男孩到底是谁/125
谁的草帽,谁的痛/130
哈瓦那的灯火/133
对手/140
一对海豚“相亲相爱”的隐喻/143
没人去过的地方/160
饥饿是良好的磨炼/163
死/171
杀死你,是因为我爱你/175
对话/177
男孩为何不在这里/180
情愿做一条深水里的鱼/191
一个人在海上永远是不会孤单的/195
狮子/199
坎特维尔上校定义的硬汉/202
《老人与海 笔记:与海明威一起出海》:
独自一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
这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第一句。
平常的第一句。
它,远不及加西亚.马尔克斯①的《百年孤独》之开篇诡谲、超拔、宏阔:“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但是,在你阅读了海明威众多的故事、人物、情节,看到暴力、放荡、血腥、冷漠、孤独、挑战以及迷惘、告别、死亡、沉思、追问之后,尤其有了饥饿、疼痛、寂寞、生不如死、绝望、毁灭的经验之后,这第一句中的“独自”“湾流”“八十四天”——就会像冬日深夜走在荒寂的街上,突然有盏灯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亮了,于是脚下的路不再黯然——你的眼睛也能看得更远了。法国学者热拉尔·马瑟在《简单的思想》里说:“从内部体悟经典不仅是一种高姿态,更是一种自由的态度。因为将自己置于作者的高度,绝非把自己当成作者。”可见,这个“高姿态”是阅读的起点,与作者同在沼泽或是雪山,同生同死,才能迎来“自由的态度”——接下来,就可以从他的身边走开了。走开,留下故事,带走思想,营造属于自己的悬念。
此刻,让我们从“独自”启程,也许会发现:独自,正以独有的姿态赢得了一个浩瀚的空问——你我,都置身其中的吧。
二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独自——可以想象海明威在纸上写出“独自”两个字时,内心静默如海。独自是人生的一个姿态,也是常态。
你5岁的时候,独自在家,看完了小人书,涂鸦了好几张纸,也喝了水,还睡了一觉,天慢慢黑了下来,你趴在窗台上,眼睛巴望着窗外,等待妈妈回来。
你16岁的时候,独自挑战一个大块头流氓,因为他在学校门口骂你是臭狗屎。在一条丑陋的窄街,你被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最后一个人回到家里,包扎伤口。
你21岁的时候,独自躺在上铺,因为你发烧了,不能与宿舍的同学一起去登山看枫叶。
你28岁的时候,独自徘徊在河边,月亮惨白,恋人离你而去。
你35岁的时候,独自离家,只在桌上留下一张字条。你告诉家人想出去走走。你只带了一点点钱。你把钥匙放在背包里最安全的地方。你的腰里别着一把刀。
……很多时候,人都是独自上路的。独自上路并非偏执,抑或拿孤癖标榜孤独,而是心灵的一种渴念——自己也不晓得它的出处——它潜伏在某个角落,发出微弱的光,隐隐约约,昭示着,牵动着;它是寂寞之犬发自遥远的吠叫,在长夜,在拂晓时分,声音咬碎了漫长的构想和崭新的地图。
圣地亚哥坚持远离岸滩撒网打鱼,相信“明天会是一个好日子”,于是,第二天就早早出发了。在海上,他一直很孤独,“往年他独自待着时曾唱歌来着,有时候在夜里唱,那是在小渔船或捕海龟的小艇上值班掌舵的事”。等到他归来,小船“驶进小港,露台酒馆的灯光全熄灭了,他知道人们都上床了”——没人来帮他的忙,他只好跨出船来,独立把它尽量拖上滩岸,紧系在一块岩石上。
海明威可以“安排”老人赶在人们上床之前或者起床之后回来的。他没有那样做。不是不可能,而是不想。海明威的目的只有一个——没人来帮老人的忙。而且,这一目的不是虚构的需要,而是现实的直播。
没人来帮他的忙。
老人“就肩上扛着桅杆坐在那里,望着大路”,最后“顺着大路走去”,期间又“不得不坐下歇了五次,才走到他的窝棚”。
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海明威在夜深人静的嘹望山庄,疲惫的头从打字机上抬起来,揉了揉眼睛,起身来到窗前。窗外很黑,不远处的海边传来阵阵涛声……他默默地说:“也没有人来帮你的忙。”独自,是形容词吗?不,独自应该是个动词。
三海明威塑造的很多人物都喜欢“独自”行动,或者渴望“独自”出发。
《大双心河》里,青年尼克始终“独自”一人——独自下了火车,独自背上沉重的行囊,独自走路,独自宿营,独自做饭,独自钓鱼,又独自“回营地去”。
再看《两代父子》中的一段对话——“我到几岁上才可以拿到一把猎枪,独自个儿去打猎呀?”“12岁吧,如果到时我看你做事小心的话。”“但愿我现在就有12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