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计了单片机应用领域的12个项目,涉及声控数码管电子钟、温度测量与自动控制、液晶显示万年历、串行通信、液晶显示电压表、密码锁、无线遥控电子钟和超声波测距等微电脑测量和控制实用技术。
“从做中学”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设计了单片机应用领域的12个项目,涉及声控数码管电子钟、温度测量与自动控制、液晶显示万年历、串行通信、液晶显示电压表、密码锁、无线遥控电子钟和超声波测距等微电脑测量和控制实用技术,这12个项目没有任何现成的硬件辅助设备,需要读者亲自动手将每个系统所有元器件都逐一安装、连线并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学完本课程后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比赛,毕业后完全具备在企业研发与智能测控相关的仪器设备的技能。本书在每一章后都给读者留下创新的提示,如果能按照提示开发出新的应用电路,读者创新能力也会逐渐培养起来。
魏二有主编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教程(电子信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适合作为有电路基础和C语言基础的计算机、电子、电气、自动化、测控与仪器仪表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机构的教材,也适合广大的电子爱好者使用。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最近指出,从需求看,当前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从短期来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从中长期来看,就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起手来,而教师和教材是能否让学生动起手来的关键。
本书主编在承担“单片机系统与应用”这门课的过程中将传统的“在听看中学”改为“在做中学”; 将卷面考试来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变为“在做中考”。孔子说过“给我叙述我会忘记,给我展示我会记住,让我自己做我会理解”;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教学方法上也主张“从做中学”。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手把手地教学生设计硬件电路和编写程序,“做”出一个又一个单片机测控系统,每当学生亲自动手做出一个测控系统时都特别有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有读者要问,光“做”系统不学知识行吗?要学,要由“学”带“做”。而作者是按照“在做中学”和“在用时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知识点的,即在动手操作完成一个个的电路系统的过程中用到哪部分知识学哪部分,暂时用不到的不学,关键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学。由于学不懂某个知识点就搞不清相应的电路系统,所以学生们用这种方式学理论愿意学,他们说这种授课方式能让他们带着问题学,记得住,等到课程结束的时候不仅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对单片机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融会贯通。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现成的单片机辅助硬件,只有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所有要“做”的单片机应用系统都要求学生亲自往面包板上安装元器件,然后连接导线、用万用表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编写程序、调试程序、下载程序、查错纠错,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本教材的主编有十年企业研发经历,主持并承担过“泰山计划”国家重大项目和多项其他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仪器的研制,用单片机开发出许多产品并申报国家专利三十多项并且有二十多年教龄。全书12个案例包括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诸多应用领域,每个测控系统都有原理图、元器件清单、源程序、实物照片等资料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可以说教材能“手把手”地教读者“做”出电路系统实物并通过编程实现预定的功能。读者每“做”成功一个测控系统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鼓舞继续学习并完成下一个项目。建议采用本教材的教师在做完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后给学生展示下一个要做的系统(要通电演示),让学生觉得下一个要做的系统更有实用价值,更具有挑战性,这样他们会把上本课程当作一种期盼,这样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好处。另外建议选用本教材的教师让学生“在做中考”,而且是逐一过关,每个学生都要演示他事先“做”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然后让其讲述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还要让其编写出该系统中的几个重要函数,最后根据其表现来打分。由于像考核学游泳的学员一样,学会没学会游泳一下水就知道,所以这样的“在做中考”而且是“逐一过关”的考核方式彻底杜绝了“逃课”、“押题”、“作弊”等现象,假如有个别上课不认真学的学生,是绝对通不过一对一的操作考试的,所以这种考核方式又从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书内容共分为12章,内容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关单片机的知识点都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即由“做”带“学”,这样安排不仅能让读者“在做中练动手能力”,而且让读者“在做中学知识”。彻底颠覆传统教材那种由“学”带“做”的内容安排方式。
本书要“做”的12个单片机应用系统所需元器件见附件D,表中将所需最少元器件数量和全部数量都列了出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或者长远考虑选择购买。根据作者的经验,这些元器件对自己将来从事测控技术和发明创造都非常有用。作者建议所有学习单片机课程的学生以及广大电子爱好者,在本教材的指导下真正“做”出一个个单片机系统来。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0月于山东烟台
魏二有,男,1992年毕业于中北大学火炮与自动武器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烟台轴承仪器厂工程师;1997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2年1月调入鲁东大学,现任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魏二有教授长期从事智能仪器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事智能仪器和自动化设备的开发研制。参加了被称为“泰山计划”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第一条小型轴承装配生产线的研制,担任课题组长和总设计师并承担了该项目的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资料编写等工作;参加了中国第一台铁路轴承圆柱滚子分选机的研制,承担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资料编写等任务;参加了中国第一台铁路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的研制,承担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资料编写等任务;参加了“ZD0903球轴承内、外径自动检验机”的研制,承担自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整机的安装、调试、资料编写等任务;参加了“YGJ01轴承自动压盖机”的研制,承担微电脑软件设计及整机的调试等任务;参加了“轴承全自动清洗机”的研制任务,担任该项目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任务;参加了为济南小鸭洗衣机研制“全自动电脑板”的工作,担任该机的软件系统设计;承担了山东省信息产业厅“泰钢轧钢车间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任务,担任该系统的软件设计、调试等任务;参加了数控机床专用机器人和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开发研制,担任这2个项目的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安装调试;独自承担并完成了烟台市第一个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电脑操作通”的创作,该软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创作并制作完成了多媒体电脑教育软件——“妙趣横生学电脑”,担任主创,该软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生物反应自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担任该项目的软件系统设计,该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编著《新编中文WindowsXP入门与提高》等多部教材及配套光盘;撰写并发表论文“轴承自动装配机的研制”等20多篇论文;申报国家专利34项,截止到2012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12项。
先后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本科生讲授过“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与应用”、“EDA技术及应用”、“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
第1章从“做”成一个单片机流水灯电路来认识单片机
1.1硬件连接步骤
1.1.1面包板的结构
1.1.2认识一下单片机的引脚
1.1.3用单片机控制1个发光二极管
1.2程序设计及下载
1.2.1用Keil软件编程步骤
1.2.2如何往单片机内下载编好的程序
1.2.3用单片机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
1.3了解单片机内部构造
1.3.1了解单片机的CPU
1.3.2认识单片机的存储器
1.3.3认识单片机的I/O口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2章从“做”成一个数码管显示加减数电路来熟悉单片机的输入输出
2.1数码管的结构及段码
2.1.1自己动手“做”一个数码管
2.1.2数码管的段码
2.1.3编写让数码管显示数字的程序
2.2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2.2.1硬件设计
2.2.2硬件连接步骤
2.3程序设计及下载
2.3.1程序设计思路
2.3.2源程序
2.3.3可控数码管系统的操作
2.4初识单片机的C语言
2.4.1文件包含
2.4.2C51的数据类型及存储
2.4.3C51的常量
2.4.4C51的变量
2.4.5C51变量的存储类型
2.4.6C51变量的存储区域
2.5C51位变量的定义
2.5.1bit型位变量的定义
2.5.2sbit型位变量的定义
2.6C51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2.6.18位单字节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2.6.216位双字节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3章从“做”成一个定时器来初识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3.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3.1.1硬件设计
3.1.2硬件连接步骤
3.2程序设计及下载
3.2.1程序设计思路
3.2.2源程序
3.2.3定时器的操作
3.3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编程控制
3.3.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3.3.2单片机的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3.3.3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
3.4初识单片机的中断
3.4.1用按钮产生外部中断
3.4.2单片机如何处理中断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4章从“做”成一个声控数码管电子钟来进一步熟悉中断
4.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4.1.1硬件设计
4.1.2硬件连接步骤
4.2程序设计及下载
4.2.1源程序
4.2.2数码管声控电子钟的操作
4.3深入了解单片机的中断
4.3.1中断的有关概念
4.3.2中断响应全过程
4.3.3中断优先级的改变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5章从“做”成一个1602液晶显示电子钟来进一步学习定时器/计数器
5.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5.1.1硬件设计
5.1.21602液晶显示器介绍
5.1.3硬件安装步骤
5.2程序设计及下载
5.2.1源程序
5.2.21602液晶显示电子钟的操作
5.3学会对1602液晶显示器编程
5.4增强型MCS51单片机定时器2的使用
5.5C51指针的使用
5.5.1通用指针
5.5.2存储器专用指针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6章从“做”成一个12864液晶显示电子钟来学会汉字显示
6.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6.1.1硬件设计
6.1.212864液晶显示器介绍
6.1.3硬件连接步骤
6.2程序设计及下载
6.2.1源程序
6.2.212864液晶显示电子钟的操作
6.3学会对12864液晶显示器编程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7章从“做”成一个密码锁来学会单片机的键盘接口设计
7.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7.1.1硬件设计
7.1.2硬件连接步骤
7.2程序设计及下载
7.2.1源程序
7.2.2密码锁的操作
7.3键盘接口
7.3.1键盘工作原理
7.3.2键盘按键处理程序设计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8章从“做”成一个单片机遥控电子钟来掌握遥控系统的开发
8.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8.1.1硬件设计
8.1.2硬件连接步骤
8.2程序设计及下载
8.2.1源程序
8.2.2遥控电子钟的操作
8.3遥控模块的结构及使用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9章从“做”成一个单片机与PC通信系统来学会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9.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9.1.1硬件设计
9.1.2硬件连接步骤
9.2程序设计及下载
9.2.1源程序
9.2.2串行通信的操作
9.3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结构及相关特殊功能寄存器
9.3.1串行通信原理
9.3.2STC89C52单片机的串口结构
9.3.3波特率的计算
9.3.4接收程序的编写
9.3.5发送程序的编写
9.3.6RS232C总线标准
9.3.7RS232C接口电路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10章从“做”成一个电压表来学会A/D转换
10.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10.1.1硬件设计
10.1.2硬件连接步骤
10.2程序设计及下载
10.2.1源程序
10.2.2电压表测电压的操作
10.3模/数(A/D)芯片ADC0804的结构及A/D转换原理
10.3.1A/D转换原理
10.3.2ADC0804的编程要点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11章从“做”成由温度控制的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来初步学会自动控制
11.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11.1.1硬件设计
11.1.2单片机与ULN2303的接线
11.1.3步进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1.4ULN2303与步进电机的接线
11.1.5数码管与单片机的连线
11.1.6DS18B20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线
11.2程序设计及下载
11.2.1源程序
11.2.2温控系统的操作
11.2.3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特性
11.2.4DS18B20的单总线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11.2.5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程序设计
11.2.6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程序设计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第12章从“做”成一个倒车雷达来学会超声波测距
12.1硬件设计及连接步骤
12.1.1硬件设计
12.1.2硬件连接步骤
12.2程序设计及下载
12.2.1源程序
12.2.2倒车雷达的使用操作
12.3超声波测距模块介绍及测距原理
12.3.1超声波测距模块介绍
12.3.2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
知识点总结
扩展电路及创新提示
附录AASCII码表
附录B单片机C51编程规范
附录CC51库函数
附录D本书所需元器件汇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