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传统的作曲技法,影响作曲的方面有很多,本书主要从作曲的主要组成部分(调式、旋律、节奏、和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次,还介绍了管弦乐的写作技法、歌曲的写作技法以及从作曲的角度进行实例分析等内容。
作曲一直是音乐界的热门话题,近些年来,随着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普及,作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手中独有的专利,而变得更像是爱音乐的人所钟爱的玩耍性质的一种智力游戏。我们都深深知道作曲是完成音乐内容的创作,音乐中所有元素都服务于音乐内容,每个声部都是平等的。任何音乐形式(包括单声部音乐与纯打击乐音乐)至少会包含织体、曲式、编配、速度、节拍,改变这些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改变一整首音乐的内容。
本书本着把握实质,注重思想,优化结构,体现思维,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撰写思想,力图从基本概念出发建立理论体系,进而分析相关应用,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读者对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理解,同时达到使读者学以致用的目的,并且很多基本概念都是通过实际问题而引入,从而更加增强了本书的应用特色。
从内容的安排上说,本书共有七章。第一章为调式与调性,分别从大小调式~中古调式方面对调做了整体的分析,并对调性有了一个全面的讨论,最后一节对于调的发展手法进行了展开;第二章为旋律,内容包括旋律的基本形态、旋律与和弦的关系、如何对旋律进行装饰以及旋律的发展手法;第三章是节奏和节拍,内容包括节奏的组织形式、节奏的作用以及节拍与速度的关系;第四章为和声,内容包括传统的和声理论、和声的写作方法以及声部的结合关系;第五章为管弦乐的写作技:法,内容包括总谱中的多声部织体、各种乐器组合的配器分析以及管弦乐队的组织形式与总谱排列方式;第六章为歌曲写作,内容包括歌曲中词与曲的关系、曲与伴奏的关系、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以及歌词结构与曲式结构的关系;第七章为具体的实例分析,其中包括对小型作品、大中型作品的和声、曲式等相关要素的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本书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撰写而成,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概念与技法,希望可以在作曲方面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同时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文献,在这里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虽经多次细心修改,但是限于编者的水平,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与不足,恳请广大专家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北工大授权书.jpg
张默,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汉中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省考级评委。多年来,多次参与汉中音乐界组织的音乐创作活动,所创作歌曲作品深受音乐界好评。
第一章 调式与调性
第一节 大小调式
第二节 中古七声调式
第三节 同主音大小调、关系大小调
第四节 调的发展手法
第二章 旋律
第一节 旋律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旋律与和弦的关系
第三节 旋律的装饰
第四节 旋律的发展手法
第三章 节奏与节拍
第一节分解与综合
第二节 层次
第三节 组织
第四节 节奏的作用
第五节 节拍与速度
第四章 和声
第一节 传统的和声理论
第二节 和声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声部的结合关系
第五章 管弦乐写作技法
第一节 总谱中的多声部织体
第二节 各种乐器组合的配器分析
第三节 管弦乐队的组织形式与总谱排列方式
第六章 歌曲写作
第一节 词与曲的关系
第二节 曲与伴奏的关系
第三节 歌词结构与曲式结构的关系
第四节 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第七章 实例分析
第一节 小型作品分析
第二节 大、中型钢琴作品的分析
第三节 约塞·巴赫:f小调三部创意曲简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