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诗歌荐评专栏,《新世纪诗典》(第三季)包括了该栏目一年内推荐的三百多首现代诗歌。
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首次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编选者伊沙的点评生动凝练,句句切肤,更熔铸着一份深沉的挚爱。
一本秉持“民间立场、独立品质、先锋走向、现代纯诗”宗旨的年度诗歌精选集,汇聚中国最具活力诗人, 网罗年度最可推荐好诗,谨呈拥有高贵灵魂的爱诗者。
编选者序
又是一年过去。
每一季结集时所作的序,都是我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是否美文倒在其次。
众所周知,《新世纪诗典》的工作核心是每日的推荐,此季有365首诗,说明又是一日未断,此为《新世纪诗典》最为重要的技术保障。年度新增作者128人,比例如此之高
编选者序
又是一年过去。
每一季结集时所作的序,都是我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是否美文倒在其次。
众所周知,《新世纪诗典》的工作核心是每日的推荐,此季有365首诗,说明又是一日未断,此为《新世纪诗典》最为重要的技术保障。年度新增作者128人,比例如此之高的“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保障了《新世纪诗典》肌体的活力。为什么它会成为中文现代诗人最想跃上的第一平台?靠的不是“推举新人”的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现与推助。《新世纪诗典》的开放性有目共睹。
活动方面,系列朗诵会在西安、江油举办了两场(累计总共八场)。在此我向大家公开坦白:由网易读书频道亲自举办的活动到第三场为止,后来的五场全都是由热情的《新世纪诗典》的诗人们动用各自掌握的资源举办的。所有出席过《新世纪诗典》系列朗诵会的诗人都感受到了做一个诗人的幸福,因为它是中国诗坛唯一有作品质量管制和现场专业点评的朗诵会,其严肃性绝无仅有。我们又评出并颁发了第三届年度大奖——正如我在《新世纪诗典(第二季)》的“编选者序”中所言,“在中国诗坛,只有《新世纪诗典》大奖的评选将读者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在第三届评奖中,我们对于竞赛奖(金、银、铜、入围奖)的评奖规则做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全部数据化,有据可查,公开透明。中国没有权威的诗歌奖,权不权威,要看怎么评及评出的是谁,以此为标准,连颁三届的《新世纪诗典》大奖大有成为“中文现代诗第一奖”之势,雄踞于名目繁多的众奖之林。
三年来,做《新世纪诗典》的亲身经历每每令我想起儿时冬天滚雪团的游戏:一开始是一个人在捏雪团,另一个人在雪地上开始滚,后来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帮你滚,加入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再后来,这个雪球自己从山坡上滚下去,在山脚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高过了我们的身体,令我和小伙伴们无不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在这一季里,《新世纪诗典》的“衍生现象”集中爆发:诗人湘莲子以转发加二次点评的方式在新浪微博开辟了《新世纪诗典》的第二现场,更充分地利用了微博的传播力,令网上读者量骤然增加了不止一倍;诗人李异以其天才的绘画才能为《新世纪诗典》作品配图,令其顿增形式美感,既吸引了一般读者的眼球,又令原诗作者兴味盎然更觉荣耀;奥地利诗人、翻译家维马丁及时将《新世纪诗典》推荐作品译成英、德两种语言,在国外报刊发表,令《新世纪诗典》升格为直通世界的“国际机场”;诗人游连斌每日回放《世纪诗典》(老《诗典》)作品,令新老《诗典》上下衔接,令新旧世纪连成一体,令《新世纪诗典》这扇窗口得以全面展示中文现代诗的整体风貌和演进过程;诗人蒋涛召集的“新世纪诗典互动”,每天平均有二十余人面对同一个元素写诗,已经一日不断地坚持了六百七十余日,与《新世纪诗典》存在的意义相似——这是一个“诗歌大国”早该有的日常景象;诗人沈浩波堪称《新世纪诗典》的“幕后英雄”,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绝不仅仅在书籍出版方面;诗人王有尾承担了烦琐的微博数据统计工作——除我之外的其他人来承担这一工作,保障了岁末评奖的客观公正;诗人西娃为系列朗诵会操心,找资源找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江油去,她一定是感动了李白的在天之灵,竟为《新世纪诗典》年度大奖找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永久颁发地,也让我们的大奖借此升格为“李白诗歌奖”……
我一介教书匠,无权无钱无势,加之《新世纪诗典》并非实体的机构,我从未指派过上述诗人做任何一件事,全都是他们自发而起、主动而为,自然而然形成了《新世纪诗典》的义工团队,为诗人服务,为诗歌出力。我想说,在过去的一季里,这是《新世纪诗典》在内部建设上的最大收获。这支义工团队令我底气更足,十年大计,可以图矣。
谁还记得,我在《新世纪诗典》开办之初曾经放言:“《新世纪诗典》不要绝对的好,只要相对的好。”当初为什么要说此话?我是在对自己作出心里暗示:切莫理想主义好高骛远而变得操作艰难。所以,三年来,我一直在盯着所能见到的同类选本,它们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好处我也会主动加以吸收,它们的坏处我都会反向改造成《新世纪诗典》的好,盖因如此,《新世纪诗典》的“好”都是有形的、看得见的。这一年来,我重点研究过一本年选,它的名义上的编选机构前后有变,但它的执编者始终为同一人,所以前后并无不同,入选作品须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的(所选的刊物面很窄),多年下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作者群,四十来人。我也算老江湖了,知道这些作者与编选者交情甚笃,这种特符合国情的游戏规则我倒还能够接受,但有一瞬间,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关系学”言之,还是太表面而不够专业,这是从社会身份到所属阶层到艺术立场到诗歌趣味的全方位的惺惺相惜。如此说来,编选者是非常严肃的,是十分忠实于自己的,这便更加可怕,因为这样的选本不过是一部分“场面人”的作品集合,完全不能反映当代中文现代诗的真相,是“诗坛选”,而非“诗歌选”,更非“佳作选”!我在这一瞬间所受到的刺激是,这些长年把持诗坛资源的人在搞“主义真”,偶获平台的我在最大限度地力求“多元”“全面”,其结果是产生了这个时代的经典选本(从《世纪诗典》到《新世纪诗典》),但是也为一些从人到诗八面玲珑的“万人迷”锦上添花了。就中文现代诗继续向前的发展而言,这无异于助纣为虐。所以说,公道之心并不一定会产生公平的结果,甚至会起到坏的作用,经过一番反思,我为《新世纪诗典》写下了16个字:
民间立场,独立品质,先锋走向,现代纯诗。
以上16个字无一字无考虑,无一字不具有针对性,你可以从尺度上有放宽的理解,但无法从方向上提出半点质疑,除非你是伪诗人。
三年了,如果说《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的重点在于“全面总结”,第二季的重点在于“挖掘真相”,那么第三季的重点则是“确立方向”——以先锋为己任,引领中文现代诗前行。
伊沙
2014年4月5日长安
伊沙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编选家,翻译家。
1966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已经出版各类著作六十余部,获多种诗歌奖项,应邀出席在多个国家举行的国际诗歌节。1998—2001年,在《文友》等刊物开设《世纪诗典》诗歌点评月专栏;2011年迄今,应网易之邀,主持《新世纪诗典》诗歌点评微专栏,均产生较大影响。
目录
一、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我在中国见到梦露 姚风/2
无题 孟浪/4
睡龙榻的收藏家 江湖海/5
“在”的证据 西娃/6
找到源头的人是幸福的人 仲诗文/7
纪念日 阿樱/8
橙子 冯娜/9
无边 刘强/10
穿过 蒲永见/11
这是做二奶最好的年纪 原委/13
拔毛 南人/15
规则 光头/16
睡前提问 春树/17
目录
一、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我在中国见到梦露 姚风/2
无题 孟浪/4
睡龙榻的收藏家 江湖海/5
“在”的证据 西娃/6
找到源头的人是幸福的人 仲诗文/7
纪念日 阿樱/8
橙子 冯娜/9
无边 刘强/10
穿过 蒲永见/11
这是做二奶最好的年纪 原委/13
拔毛 南人/15
规则 光头/16
睡前提问 春树/17
粽子 袁绍珊/19
无题 独化/21
戴眼镜的老民工 西毒何殇/25
教堂 秦巴子/27
养狗记 吴投文/29
生命线 彦一狐/31
晚年 蒋雪峰/32
树林路影 章平/33
苦于 王彦明/34
给那个踢球的人当一回总理 杨克/35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李见心/37
体重说 陈仓/38
爱与恨 余丛/39
中国家庭 沈浩波/40
起雾了 韩东/42
清明时节的同胞 严力/44
小城之恋 潘洗尘/45
腐烂 谭克修/47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马莉/48
土碗 田禾/49
废墟 沈苇/50
敌营长 景斌/51
月梦 徐江/52
每个少年都想成为一只猫 马非/54
妹妹 唐突/55
乡间邮递员 马海轶/57
有一天,你走近我 马丁/59
人间已陌生 唐煜然/60
日坛,五月 徐贞敏/62
伞兵 符符/64
卖毛豆的女人 王单单/65
蒲公英 吕露/66
月光 刘春/67
降生 周琦/68
等,天使飞过 张甫秋/69
在孤独的大城市里看月亮 刘川/70
一个正科级干部的财产
公示 陈衍强/71
高原上的野花 张执浩/73
血社火 叶子/74
寂静 徐红/76
逃亡 东荡子/77
理想 黄仁锡/78
等诗来找我 赵立宏/79
两只公鸡 吴刚/80
坠落 王小龙/81
9月22日夜,裕丰大厦起火 水笔/82
他的天空 紫箫/83
二、我要生50个宝宝
拐角 百定安/86
十年 巫昂/87
那时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李异/88
离婚理由 湘莲子/90
新年晚会 丁小琪/92
饥饿史 袁源/93
爱情的肺炎 秦菲/94
睡吧睡吧 不染/96
清明祭 宗树春/97
爱人如同见上帝之面 徐徐/98
千年鸟道猎杀 吴晓彬/99
立夏 雷默/100
西藏秘密 德乾恒美/101
老兵 代光磊/102
白与黑 庄生/103
胖姑 蒋涛/104
同学在东莞打工时不幸中
毒而亡 邢昊/105
!! 高歌/106
慢 欧阳昱/107
我要生50个宝宝 游若昕/109
助听器 莫渡/110
鬼 余跃华/111
沸水之痛 魔约/112
想到一些长安诗歌节上
的事 伊梅/113
荠菜饺子 宋壮壮/114
我想写一首诗 周晋凯/115
流泪 王晓波/116
自白 冬子/117
镜中 鬼石/118
不朽 乌城/119
老婆,我埋了你的胎盘 李东泽/120
羞愧 南子/121
一个萌美女在微博上把
我拉黑了 左右/123
三条鱼 王有尾/124
或者,不是变态 魏娜/125
我年少时见过的那些壮汉
哪里去了? 李岩/126
家 游连斌/128
鸟及其他 商子/130
工厂卫生间 阿文/132
看看二叔 长安瘦马/133
六指 六指/134
十二个人的时间 薄语/135
桃花 杨森君/136
虚构,纯属虚构 丛棣/137
高楼吟 黄灿然/139
音乐与田野 李伟/140
一天 君儿/141
存在 侯马/142
母亲 唐欣/143
影子 吉狄马加/144
松针 子梵梅/145
卖凉粉的汉子 赵应/146
太小了 若樱/147
杂货铺与李小花 裸穗/148空位 王妃/150
贫民窖 朱光明/151
论痛苦 杨晓芸/152
一个人的县城 吴涛/153
到机场接女儿 安琪/154
三、汉字像一些精灵
秋天的洪水猛兽 潇潇/158
末日清晨 桑眉/159
火车,火车 蓝蓝/160
失眠者之歌 刘天雨/161
怀念一条有盲人走过的
街道 起子/163
北京真大 马培松/164
照片里有股烤肉的
味儿 星尘小子/165
午后的太阳 罗晖/166
玩具门诊 茱萸/167
风吹…… 罗铖/169
天山 桑格尔/170
汉字像一些精灵 李轻松/171
慢生活 铁心/172
玩什么的 阿坚/173
广播 赵思运/174
我们的学校在雾中,
宛若仙境 巴蜀书虫/175
K589次列车上 沙白/176
鱼刺 梁平/178
无题 图雅/180
试试罗扎斯基的写诗法 桑克/181
鸡蛋1985 摆丢/182
类似梦境 康蚂/183
跟奶奶学说话 纪彦峰/184
飞翔的床单 刘亚丽/185
苦命的人 天狼/186
1983年 梅花驿/188
死灵魂 李勋阳/189
黄昏时过九曲黄河第一弯 朱剑/190
在江油的饭局上 伊沙/191
食粪者说 韩东/192
我决定爱冰岛 岳兵/193
冬天 张后/194
草 汗漫/195
倒车 从容/196
打死她 锤子/198
想起故乡和16年前亡故
的父亲 吴元成/199
青海的草原上 李少君/200
隐形的大提琴 简Jane/201
耳环 了乏/202
诅咒 惠建宁/203
犹太人 惠诗钦/204
方女士 江湖海/205
底层人 西娃/206
马 秦巴子/208
仿佛他犯了什么罪 马非/209
当我有一天 郑玲/210
计生 杨艳/211
不团结才是更难的事情 严力/212
去年的窗前 潘洗尘/213
懂风水的同学说—— 湘莲子/214
中国病 梁余晶/216
一朵云的胎记 吴猛/217
来去自如 闫永敏/218
夜宿垃圾箱少年 海岸/219
天机已泄 李振宇/220
送葬者 张甫秋/221
每一分钟都很天才协会 臧棣/222
我右手大拇指会咯嘣咯
嘣地动 蒋涛/223
癌症病房 韩敬源/224
巍巍昆仑 李岩/226
四、在冬日的群山中
在冬日的群山中 沈浩波/228
希默斯·黑内 徐江/229
瓶中婴 欧阳昱/231
回声 左右/232
歌钟 君儿/234
想象 宋晓贤/235
听我朗诵惠特曼 第广龙/236
风景 小麦/238
气泡 邢非/239
一二三 黄仁锡/240
出城记 来小兮/242
矿工与茶叶蛋 冯谖/243
黄昏是美好的 宋宁刚/244
无法回到春天的女人 马梦/245
占椅子 鲜丹/246
让他们去天堂修理栅栏 东荡子/247
招魂歌咒 李成恩/248
后半夜 南人/250
第三者 西毒何殇/251
首都的发型 轩辕轼轲/253
目妄见 余幼幼/254
李翠梅 邢昊/255
县里来人 黄开兵/256
钟点工 黑河/257
1983年的那棵树 程涛/258
云南的黄昏 娜夜/260
望远镜 如也/261
大人们只相信的童话 云贵/263
河 陈玉伦/264
他世界(节选) 旻旻/265
蚯蚓的歌声 侯马/268
1974年春天的寻找 唐突/270
玻璃杯里的妖精 唐果/272
袋鼠 老德/273
上铺 魏风华/274
夜里两点 琳子/275
打蛇 独禽/276
案底 叶子/278
接了一个电话我就迷路了 袁源/279
他发来一段雨声 春树/281
我们的生活 张明宇/282
悬疑小说 许立志/283
床上那点事 落莎/284
九阴真经 么西/285
浪啊浪 敖运涛/286
杯子 朱剑/287
下错赌注 李异/288
鸦群飞过九龙江 安琪/289
河边 吴投文/290
白乌鸦 庄生/291
冰山上的牙医 余毒/292
身份 游若昕/294
举起右手 苏不归/296
水库大坝 周瑟瑟/297
身体的遗址 柳宗宣/298
修女茱丽 刘涛/300
红木耳 林子懿/301
我在阴影里踢到我的足尖 李荼/302
夹缝 王立世/303
亏欠 向明/304
五、如果拥抱只有一次
外省记 唐欣/306
塔松 张执浩/308
合唱 李伟/310
黑暗游戏 康蚂/312
时令 紫箫/313
钉子与墙 凸凹/314
问候 叶舟/316
每个小区都有几个
尖叫的孩子 双子/319
安检机 宋壮壮/320
遗嘱 张捷/322
世上有一堆便便状坟墓 风果子/323
马桑镇的哑巴 殿龙/324
父亲的礼物 穆海波/325
素描16号 张玉明/328
去动物园 黄海/329
特蕾莎老太太 姚风/330
这个该死的冬天 王有尾/331
线人 刘天雨/332
乳腺科 图雅/334
如果拥抱只有一次 洪烛/336
曼德拉纪念碑 曲有源/337
女人 德乾恒美/338
我从未听到过闹铃响起 赵立宏/339
拦住我 李见心/340
盘子的一生 马金山/342
生与死 牛汉/343
九十自寿 纪弦/344
智慧 伊沙/346
理想国 沈浩波/348
吃塔 西娃/349
写给亡母 韩东/351
一把铁锹 马非/352汽车动物园 秦巴子/354
不足 唐突/355
久出归来 南人/356
麻醉 艾蒿/358
孤岛般的故乡从雾中来,
消失在雾中 摆丢/360
五奶奶打麻将时说 闫永敏/362
等待报废 洛夫/363
瑜伽仿生学 王妃/365
2013年,最残忍的年份 李天靖/366
仅仅是 杨平/368
后遗症 星落河/369
静水之动 水石子/370
名医 才艺/371
在雨中 过天舒/372
日记 严力/373
一个女孩 侯马/374
“铁证” 潘洗尘/376
望穿 杨艳/377
为病逝的人祈祷 韩敬源/378
火车站广场 高歌/379
雾都孤儿 蒋涛/380
书法 梅花驿/381
冥币 景斌/382
庞贝歌声 苏不归/383
早餐 赵原/385
灰树林 雷默/386
怀念印度洋上的一只鸟 向以鲜/387
六、记录老天的公道
我的富农生活 南夫/390
演戏 欧亚/392
新年献词:闭门造车 陈陟云/393
婚誓 湘莲子/394
空 欧阳昱/396
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李异/397
会站立的鱼 游若昕/399
下水道里的世界 游连斌/400
老年痴呆症 小布头/401
倒着走 李岩/402
绕口令:从六世达赖到
仓央嘉措 李勋阳/404
冬日访刘十九不遇 本少爷/405
石狮子 张侗/406
想和你的影子握手 张坚/407
倒立的人 李建明/408
端量 邢昊/409
通往胸科医院食堂的过道 徐江/410
鸡子牛奶 秦菲/411
五线谱 江湖海/412
差一点 左右/413
月 王乙宴/414
叫魂 惠建宁/415
上午和下午 第广龙/417
穿墙术 袁源/418
忧伤的认识 但薇/419
信使 欧阳斌/420
负罪 阿文/421
叔叔醒了 襄晨/422
又是一年 雷喑/424
傍晚 冷盈袖/426
晕眩记 唐欣/427
海棠花开 君儿/429
空镜子 李伟/432
桃树 毓梓/433
拉姆安拉 北岛/434
愤怒出诗人 三个A/435
一本小说的开篇 紫箫/436
接近天籁 张甫秋/437
世间公路有两种 乌城/438
从前慢 木心/439
羊皮筏子 何小龙/440
独居者 谷驹休/442
老了 祁国/443
早起无事,闲着也是闲着,
西娃
“在”的证据
也许一生中,有很多日子
都是如此
对别人,对自己
你都是消失的——
今日收到一个快递
上面贴满投递失败的小标签
“收件人不在”的前面
红色的钩,非常醒目
我看了收件人不在的日期
2号,5号,9号,12号
我告诉邮递员,这段时间,我都在
“你说你在,你就在啊?”
的确,我翻看记录,搜索记忆
打电话问最好的朋友,都没找出
我在的证据
点评:西娃给我发来的一组诗中,并没有这一首,我是从她的博客里选出来的。她似乎向我提及了一首颇受好评的近作,我读了,写得有点糙。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别的推荐栏目所推荐的她的诗,我认为那只能代表西娃的过去。本诗于我有强烈的共鸣感,因为我经历过新旧校区的换址,改批无数,不堪其苦,最厉害的是这一句:“你说你在,你就在啊?”谁没听到过这一句?
田禾
土碗
土碗里盛满米饭
农民端在手里
生命随着一碗米饭
而延续下来
土碗里没有米饭了
吃饭的人
也永远不再吃饭了
土碗倒扣过来
就变成了
一个农民的土坟
点评:这种情况似乎经常发生:在你还没有来得及认真阅读一个诗人的文本的时候,他(或她)已经被一些符号涂得五抹六道。譬如说田禾,七年前我们在武汉还见过一面呢,但我被“财主”“乡土诗人”“鲁奖得主”这几重身份搞得不想读其文本。直到半月前,我在例行的教师会议上暗自读诗(二十年的好习惯),突然读到本诗,眼前豁然一亮,差点拍大腿叫好!
马莉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行走在极端小心翼翼的世界上
没有事先约定,也没有预感
在亿万年前还没有到来的时刻
比时间还要久远的时间里
比空间还要寂寥的深邃里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比死亡,比尘埃
比我们的祖先还要哀伤的世界上
风吹拂你的额头让我听见了你的呼吸
你的咳嗽,空荡荡的心跳,究竟
能有多久,草尖上的光芒也感到了疼痛
让我问问时间吧,还差多少年
还要等待多久,让我问问死亡
亲爱的死亡,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点评:“爱一个人能有多久”,这话可不是谁都敢问,马莉姐绝对有资格问。当年上大学时她因与朱子庆同学谈恋爱,差点被学校开除。她是这个时代追求爱情的急先锋,可贵的是,他们如今还在爱着,还像小孩一样爱着……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普通人,美好的传奇恰恰是普通人创造的,而非圣贤伟人。“还要等待多久,让我问问死亡/亲爱的死亡……”——爱,成全诗!
木心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点评:木心,一个小小的文化造神运动的产物,但既然他有诗留下,我就要认真对待。仔细看过了,他不是神,而是人,有人吹过头了,便成笑话了。中文新诗已近百年,不会出现如此传奇,一个业外之人,一个世外高人,一览众山小。容本主持客观地为你道出一个真实的木心:他本质上是新诗诗人,心中想写的是五四新诗,偶尔耍点性子说点人话,在语言上有些心得。
沈浩波
在冬日的群山中
在冬日的群山中
我感到坦然
如同置身
失去辉煌穹顶的废庙
对面圆顶的山峰
褪去金黄的僧衣
这肥胖的和尚,百无聊赖
晾晒着灰白的肚皮
残余的碎雪
有细微的光辉
人类的城市在远方
像遗落在大地上的风筝
谁有权利审判
人类中饥饿的灵魂?
落日像孤独的宗教
张开空虚的怀抱
即使生命只是
上帝做出的鬼脸
也不能使我心
归于枯寂
点评:感觉大家在看着沈浩波,因为他被官方主流诗坛接纳了,还大有将其竖为一面旗帜的架势。大家在观其反应,内行自然会在写作内部看,看文本。我听到有人在议论他近期诗作的“改邪归正”。我本人是这么理解的,他过去十年冲得太快了,现在试图回到他忽略掉的一些点上重修,譬如本诗(我以为是他今年最好的一首),似乎是想重返里尔克和叶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