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一直处于各种风口浪尖,争议不断。各种所谓内幕消息不绝于耳,各种圈钱手段层出不穷。似乎上海公司的背后,总有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作为投身资本暗战的当事人,你该如何识破各种圈套?
《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揭秘了上市公司的9大圈钱诡计和常用的37种用于欺骗投资者的运作手段,为投资者呈现出资本市场的嗜血本性。以便投资者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公开信息,发掘公司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
1.财经媒体调查记者,亲自调查取证
作者曾在南方周末、证券日报、网易任职,媒体从业五年,亲自调查上市公司近600家,掌握大量上市公司一手资料。
2. 为财经人士发掘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市公司在上市、经营、治理等阶段倾向于摆脱监管,通过眼花缭乱的运作欺骗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本书教给读者运用公开信息,发掘公司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
3. 图文并茂、知识普及
图文并茂,资料丰富,知识含量足,对于融资、大宗交易、财务报表等知识点均有通俗普及。
4. 提醒股民警惕资本风险。
中国股市长期表现不正常,股民怨声载道。上市公司本身运作的不规范是股票市场如今民怨沸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所有案例均已公开报道、大多在已成为权威媒体认定的事实)曝光上市公司种种欺瞒手段,以引起股民的警惕。
5. 多名国内实力知名财经人士作序推荐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著名金融证券、资本市场维权律师宋一欣、网易门户事业部副总编陈峰作序推荐;刘纪鹏、范博宏等知名财经学者及数王剑辉、李迅雷知名证券公司经理良心推荐!
徐国允,笔名果韫,拥有法学硕士和新闻学双学位。曾在《南方周末》、《证券日报》从业五年,现为网易财经品牌栏目《上市公司调查》主笔。曾参与调查过上市公司600余家,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叶 檀推荐序
宋一欣推荐序
陈 峰推荐序
第一章 树上开花:IPO原罪追问
1.资本盛宴
2.硬伤掣肘
3上市两宗罪
4.造假上市
第二章 趁火打劫:带血改制样本
1.八年MBP之路
2.暗藏祸心
3.练就“空手道”
4.10年“去国资”
5.“非典型”国资流失
第三章 借尸还魂:带着脚链舞蹈
1.资金饥渴
2. 环境污染谁之过
3. “失血” 的血液巨头
4.体育产业何处去
第四章 金蝉脱壳:增资并购雷区
1.最美“神话”
2.想要买你不容易
3.金蝉脱壳
4.转型真相
第五章 抛砖引玉:再融资吸金术
1.10亿投资“莫须有”
2.银行也差钱
3.高负债救命线
4.地产融资何其难
第六章 调虎离山:“老鼠仓”迷局
1.里应外合
2.惊天逆转
3.精巧布局
4.掩人耳目
5.矿业虚幻
第七章 暗度陈仓:关联交易花样
1.大股东的“提款机”
2.数据“躲猫猫”
3.财务伎俩背后利益输送
4.豪掷千金为收购
第八章 苦肉计:大宗交易对倒
1.对倒
2.违规苦肉计
3.蒙面买盘人
第九章 连环计:资本游戏经典样本
1.被淹没的胜景山河
2.第一牛股西藏发展
3.资本掮客倒卖样本
4.湘鄂情炒矿梦流产
后 记
第一章 树上开花: IPO原罪追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司马迁的这句古语,在当今的资本市场同样演绎得生动而逼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时20余年,2009年IPO再度重启,约有700多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共募集资金9000多亿元,这些公司无论是主板公司还是创业板公司,每一家或像大象,或似蚂蚁,都像一台饥渴的巨型“抽血机”,源源不断地去股市上吸金。
财富就这样流转,当这些饥渴的“抽血机”源源不断地吸金的同时,到底又是谁的口袋在不断缩水呢?所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样一个财富的流动过程,最终又“红了谁家的樱桃”呢?
没错,稍作思考你便得知,最终的获益者将是“抽血机”背后的人,也即这台“抽血机”的主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们。事实上,几乎每一家成功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公司,都毫无例外地实现财富的暴增。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体制中的“三高”问题日益也成为弊病,在IPO实现巨额的创富神话的同时,更为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高募资,高发行,高市盈率。
在光鲜的新股IPO创富单背后掩饰了另外一个本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IPO重启的双条轨道上,经济体制的改革从集体企业到私营企业,其中变相的富了方丈穷了寺庙的故事比比皆是,而在这样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他们再搭上IPO创富的高速列车,这些原始资本的积累,这些带着原罪的积累,就被资本市场的杠杆放大,放大,再放大,而一旦这个神话被一个个创富故事延续之后,带来的恶果将是超额的募集资金、不断被催高的发行价和脱离正常范围的市盈率。
对于企业家而言,新股IPO上市募集资金,这本身即是上市融资的本质属性,企业家通过IPO拿到了巨额的财富,目的是为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创业激情,给他们一个杠杆,让他们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经济为人类有更大的共享。而不是简单地把新股IPO就当成一个造福的机器,不是带着原始的掠夺的罪恶去撬动一个更大的财富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