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门为城市人群编写的关于安全方面的书籍,内容包括公共场所安全、网络社交及支付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出行安全、校园求职安全、防爆防恐安全、居家饮食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不但讲解理论知识和观念,还有大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能知识。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从中寻找出对生活安全影响比较大的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对生活安全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适合城市生活人群和团体培训。
陈里,著名社会公益人士,“待用公益”发起人;三农、社会学学者,新媒体专家,管理学博士,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知行集》,主编《论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国学智慧全书》等七部著作。
陈里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政务微博十大人物之首。2012年被评为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2012年5月27日,他请农民工吃饭,引起社会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高度关注,成为多年公务员招考的考题。
2012年10月2日,他面对陕西华山当夜突发游客滞留舆情,通过微博直播,成功引导游客疏散。
2012年12月10日,他通过微博,上演生死接力,两小时挽救西安轻生母子。
2013年4月12日,他通过微博发起“待用快餐”活动,倡导“待用××”的公益理念。
谨防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骗子利用网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中国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研究报告》的数据表明,仅2015年1月至3月,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就接到了4920例网络诈骗案件的举报,涉案总金额高达1772.3万元,人均损失3602元。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诈骗,我们应当如何防范网络诈骗,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链接】
假医生利用网络骗病患
李先生是名肝病患者,苦于常规治疗效果不显著,于是上网搜索更好的治疗途径。2015年6月26日,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气血通络肝病治疗仪”的网站。“网站上有个CCTV‘健康之路’的logo,还有中国肝病协会、亚太肝病研究会、中国中医研究会等字样,看起来来头不小,我看它还有免费领取治疗仪的字样,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客服。”李先生说。对方随后安排了“专家陈主任”为李先生诊断。电话中,“陈主任”在大肆宣扬了肝病的危害后,向李先生推荐了一款治疗设备,称只要配合特效药贴3天即可见效,一个月后即可轻松摆脱肝病。然而,李先生花了7000多元买下两套治疗设备,使用后发现病情根本没有好转。最终觉察被骗的李先生只好报警求助。2015年7月10日,公安民警成功抓获这个冒充主治医生治疗肝病的诈骗团伙的主犯舒某以及团伙成员共4人。
据该公司的负责人舒某交代,他们销售的仪器和药贴主要有舒筋活血、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对于治疗肝病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我们要学习一定的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一、网络诈骗的主要形式
一是钓鱼网站诈骗,受害者在进行网购或求职时,网页出现钓鱼网站链接,受害人点击链接后,购物款被直接转至嫌疑人账户。
二是预付费用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受害人要求购买后,嫌疑人就要求受害人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受害人付款时,嫌疑人通常谎称付款不成功而要求受害人多次进行付款操作,造成受害人重复付款,却根本收不到货物。
三是货到付款诈骗,受害人购买物品后,嫌疑人打电话谎称货物已到达受害者所留地址附近,诱骗受害人先付款再收货,受害人付完货款后,卖家和货物却全都消失。
四是在网上(或QQ)发布求职(兼职)信息,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之后让受害人发验证码,从而从受害人的银行卡中转入钱款。之后,嫌疑人消失。
五是盗用QQ诈骗。嫌疑人事先用病毒软件盗取他人QQ号码,并录制QQ号原主的视频。接下来嫌疑人用盗取的QQ号上网寻找作案目标,冒充QQ号原主与其亲友聊天,播放QQ号原主的视频博取信任,随后发布因某事急于用钱的信息,要求受害人将钱汇至指定账户。近来一些犯罪团伙专门盗取国外留学学生的QQ号码,利用其亲友不便联系及核实的情况实施诈骗。
二、网络交友诈骗防范
不少人通过网络结交了一些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网友。然而,网络交友这种方式常常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们以网络交友为幌子,暗地里却进行着盗窃、诈骗、敲诈、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
1.网络交友常见的骗术有哪些
(1)与网友见面时伺机实施盗窃。
(2)与网友见面时,以借手机打电话为圈套,骗取手机。
(3)在饮料或酒中下药致人昏迷,趁机劫走钱财。
(4)某些经营场所的人员以网络交友为诱饵,骗网友进行高额消费,以获取非法利润。
(5)编造各种借钱的理由,骗取他人钱财。
(6)以帮忙介绍工作或找人拉关系为由,骗取钱财。
(7)打着网络交友的幌子玩弄他人感情或实施强奸。
(8)以网络交友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绑架。
(9)打着网络交友的旗号,到处骗吃骗喝。
(10)通过网络交友诱逼他人加入传销组织。
2.网络交友应注意哪些事项
(1)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2)不要在个人资料和通信过程中泄漏任何真实的私人信息。需要刻意保护的信息有:真实姓名、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办公电话、家庭住址、公司名称,或者任何可以让他人直接找到自己的信息。
(3)如果有人不停地索取私人通信方式,或者主动提供QQ、邮件、电话等,要保持冷静,慎重对待这种局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4)保持平常心,提醒自己正在做什么。在进一步与对方加深关系之前,回顾一下自己的交友过程,并反思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不要过早过快地投入感情,尤其是在约会前,应慎重考虑。
(5)选择公共场所约会,并告知他人。如果对对方有足够信任,且到了可以约会的程度。在约会前提醒自己:单独去一个陌生、偏僻的场所和陌生人约会是多么危险。
(6)控制首次约会的时间,并且一定要坚持自己回家。
(7)约会时要察言观色,防止发生意外的伤害。
约会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随便食用对方早已准备好的饮料或者零食。
三、网络购物诈骗防范
网上购物既方便又实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在繁杂的网络购物背后,一些骗子购物网站鱼目混珠,使许多消费者难辨真伪,蒙受损失。
网上购物存在许多陷阱,主要包括中奖迷局、低/高价诱惑、搜索诈骗、运费陷阱、支付陷阱、货不对板或虚假信息、诱导卖家先确认收货和便宜退款等,消费者在享受网上购物的便利时也要提高警惕,防止掉入网购的陷阱。
的警惕,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也就能有效地避免被骗了。
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便宜才有假货,其实不然,有些卖家也会以次充好,这同样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