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山书系 章兼中外语教育文库: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共26章,遵循各个流派不断相互继承、修正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客观、翔实、系统、有重点地介绍和评析了25个(含综合法)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每个流派均按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概念、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基本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原则或特征(师生关系作为原则的*一条)、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最后阐述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另外,每章设计有小结、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世界是扁平的,世界是开放的,以致地球村变得愈来愈小,变得愈来愈紧凑,变得愈来愈近。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世界,是互联网世界,人们就像齐天大圣一样只需轻轻地、简单地用手指一点,世界上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就会立即呈现在你面前,任你挑选。而世界呈现的信息和互联网载体,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抑或是科学、文化、教育,80%以上是用英语。因此,夯实和提高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基础的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个英语基础无疑能给广大学生的未来增添一种既有利于拓展视域,又能促进深化探究物质世界和精神心灵,还能提升学习、工作、专业水平的跨文化交际工具。
当今,地球村的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学习和掌握开启世界文化宝藏的金钥匙——外语,尤其重视夯实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基础。根据英国文化协会对4000名英国人的调查,有四分之三的英国人不能使用世界上最重要的10种外语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对话。”英国文化协会政策室主任约翰·沃恩说:“目前学校里学的外语主要是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约翰·沃恩表示:“如果不解决外语人才短缺问题,英国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受到损害。”以上信息是英国文化协会在一份题为《英国文化协会列未来20年十大重要外语包括汉语》的报告中所述。该报告列出了未来20年对英国人来说最重要的10种外语,它们分别是: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汉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土耳其语和日语。这一语言顺序是根据经济、地缘政治、文化、教育、海外贸易、外交、安全事务以及网络流行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中小学教育是教育核心的核心,基础的基础;普适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核心的核心,基础的基础。我国基础教育早已将外语与语文、数学一起列为三大基础课程。但是,近年来在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在我国似乎呈现一股削弱和排除基础英语教育之风,这是一种十分短视之见,有悖于当今国际发展的潮流。因此,当前对提升中小学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质量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章兼中,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会长。曾任华东师大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外语教材审查委员,中国外语教学辅导类期刊研究会会长。创办和主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国外外语教学》杂志,著作20多本。创导外语“十字教学法”“直接拼音法”,构建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结构框架体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语教学法体系的性质
第二节 外语教学法体系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本书的宗旨、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翻译法
第一节 翻译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翻译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翻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近代翻译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翻译法的评价
第三章 直接法
第一节 直接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直接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五节 对直接法的评价
第四章 口语法和情境教学法
第一节 口语和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口语法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口语法和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四节 对口语法和情境教学法的评价
第五章 自觉对比法
第一节 自觉对比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自觉对比法的教材
第五节 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第六章 听说法
第一节 听说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听说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听说法的评价
第七章 视听法
第一节 视听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视听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听说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视听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视听法的教学过程
第六节 对视听法的评价
第八章 自觉实践法
第一节 自觉实践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自觉实践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自觉实践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自觉实践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自觉实践法的教学过程
第六节 对自觉实践法的评价
第九章 认知法
第一节 认知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认知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认知法的教学过程
第五节 对认知法的评价
第十章 交际语言教学
第一节 交际语言教学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交际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交际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交际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交际语言教学的评价
第十一章 “咨询一学习”法
第一节 “咨询一学习”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咨询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咨询一学习”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咨询一学习”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咨询一学习”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咨询一学习”法的评价
第十二章 沉默法
第一节 沉默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沉默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沉默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沉默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沉默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沉默法的评价
第十三章 全身反应法
第一节 全身反应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全身反应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全身反应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全身反应法的评价
第十四章 沉浸法
第一节 沉浸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沉浸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沉浸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沉浸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沉浸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沉浸法的评价
第十五章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
第一节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第五节 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能力导向语言教学法的评价
第十六章 神经语言程序法
第一节 神经语言程序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神经语言程序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神经语言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第四节 神经语言程序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节 对神经语言程序法的评价
第十七章 交易管理分析法
第一节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概念
第二节 交易管理分析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基本目标、内容,原则和特征
第四节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节 对交易管理分析法的评价
第十八章 自然法
第一节 自然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自然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自然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自然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自然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自然法的评价
第十九章 暗示法
第一节 暗示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暗示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暗示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暗示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暗示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暗示法的评价
第二十章 整体语言教学法
第一节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整体语言教学法的评价
第二十一章 多元智力法
第一节 多元智力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多元智力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多元智力法的基本目标、内容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多元智力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节 对多元智力法的评价
第二十二章 内容导向教学法
第一节 内容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内容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内容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模式、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内容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技巧
第五节 内容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内容导向教学法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 任务型教学法
第一节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第二节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五节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第六节 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成分、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七节 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评价
第二十四章 合作语言学习法
第一节 合作语言学习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合作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合作语言学习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合作语言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第五节 合作语言学习法的教学过程
第六节 对合作语言学习法的评价
第二十五章 词汇教学法
第一节 词汇教学法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词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词汇教学法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词汇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词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案例
第六节 对词汇教学法的评价
第二十六章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各种流派对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外语教学法各流派的比较和分类
第三节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建立我国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后记
《梦山书系 章兼中外语教育文库: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三)翻译比较法
从科学角度,最早倡导翻译比较法的是德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专家K.Mager。他在翻译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外语教学法原则。Mager从事外语教学活动的时期正是流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时期,他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创设了外语教学的翻译比较法。他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要进行母语与外语的系统对比,并在这基础上进行翻译。此外,他还重视语法讲解的连贯性和词源知识的讲解。他也极为重视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他认为,这些思维活动是学生掌握外语熟巧的起源,因此,在一般教学法文献中又把翻译比较法称作起源法。
Mager主张英语知识必须与英语熟巧密切结合。他认为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不能超越他们能在语言实践中运用的范围,而无益于实践掌握语言的理论知识应该删掉。他主张通过实践来理解语言材料,由实践到理论,实践要多于理论知识。由于Mager十分强调熟练技巧和实践,…所以他也特别重视背诵。他认为,背诵能使学生熟记大量的语言材料,背诵有助于培养运用语言的熟巧。
Mager还提出外语教学词汇、语法、课文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他主张学习课文必须注意语法与词汇,而学习语法与词汇也必须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课文。
Mager虽然提出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法思想,但由于他仅仅只是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观点,缺少或缺失实践这些原则的具体方法,又由于提出过高的目标要求,脱离了当时的外语教学实际。因此,翻译比较法未能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和获得广泛运用和传播。但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原则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近代翻译法
前面叙述的语法翻译法和词汇翻译法可以说是古典的翻译法。翻译法自产生之日起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至20世纪中期翻译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较之古典翻译法都有很大进步,发展成为近代翻译法。有的国家称此为“译读法”,有的国家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来称呼近代翻译法。
二、翻译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外语教学最早使用的是一种自然教学的方法,是人与人之间用外语直接教学和对话的方法。在自然教学方法之后,在外语教学中通过翻译作为中介的教学方法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无论是人与人间直接教学的自然方法,抑或是通过翻译为中介的翻译教学方法,都缺少或缺失理论和实际上的提炼和概括,难以形成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翻译法进行理论和实践性的概括和阐述,并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却是近一百年来的事。于是,翻译法的诞生就成为外语教学法有史以来第一个外语教学法体系,与此同时,翻译法的诞生也翻开了外语教学法历史的新篇章。
当今,国际上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外语是英语、汉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等。而从中世纪初前后起,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拉丁语几乎成为唯一使用的一种外语。这是由于拉丁语不仅是当时欧洲经济、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科学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而且也是教会和政府官方使用的通用语言。尽管自16世纪起,由于欧洲经济、政治的变革,现代语言(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逐步兴起,受到国际视野的广泛关注,但直到19世纪前半期,拉丁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之后,随着欧洲现代语言广泛运用,独占鳌头的拉丁语逐步沦为为偶尔设计的外语教学大纲而设置的外语课程。学习拉丁语的主要目的是阅读用拉丁语写的古典名著,以便吸收古代文化和信息;学习和分析复杂的拉丁语语法,以发展学生的智慧能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拉丁语的教学方法依然采用翻译法。
18、19世纪,西欧学校开始设置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现代语言课程。由于一时还找不到适合现代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教授这些现代活语言的初级阶段就自然地沿用了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