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元校注的《白河月》是刘云若在抗战胜利后一年多时间里,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慨然写就的一部很好的社会言情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虽然同刘云若其他小说一样,有着感人、真挚的爱情故事,但作品的真正主题,显然是严肃的社会批判和对中华民族现实苦难和未来命运的深入的、饱含着血与泪的沉痛思索。按作者自己的话说,它是以发生在沦陷期中的种种经过为经,以沦陷区中几个热血的男女青年为纬的一部“纪痛的野史”。作者的用意,不再是“像当初那样,由侧面作消极的讽刺”,而是“立在前面,作积极的领导,纠正社会,推动青年”,“为国家增加力量,为新民族灌注新血液”。
刘云若(1903-1950),20世纪30年代天津ZHU名的社会言情小说家。字渭贤,原名兆熊,又名刘存有。1903年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1926年在津创办《北洋画报》并承担编辑工作;1930年底受邀任《天风报》副刊《黑旋风》主编,同年开始创作长篇社会言情小说《春风回梦记》,刊出后大受欢迎。1937年开始闭门写作。1950年去世于家中,年仅47岁。代表作有《旧巷斜阳》《红杏出墙记》《酒眼灯唇录》《歌舞江山》《情海归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