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无穷无尽,蕴藏着多少奥秘!宇宙是何时诞生的呢?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呢……阅读本书,如同乘坐宇宙飞船遨游于太空,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看清宇宙真面目
茫茫宇宙,无穷无尽,蕴藏着多少奥秘啊!宇宙是何时诞生的呢?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呢……细细阅读,如同乘坐宇宙飞船遨游于太空,去揭开其神秘面纱,尽情探寻星座与黑洞的魔幻迷宫。
天外去观光宇宙中的长城
宇宙长城并不是指某个星系,而是一大群星系的集合。星系有成群出现的现象,这叫星系群;而星系群也有成群出现的现象,叫作超星系团。例如我们的银河系就属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团的成员之一。
通过观测发现,宇宙中大量的星系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上,在这种极大的尺度结构上看去就像是长长的城墙,所以叫“宇宙长城”,这可比星系的尺度要大得多。这个结构长约7.6亿光年,宽达2亿光年,而厚度为1500万光年,俨然就是一条不规则的薄带子的样子。天文学家们形象地称呼它为“长城”,后来被人称为“格勒—赫伽瑞长城”。
多年来,美国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约翰·赫伽瑞和玛格特·格勒一直不断研究,他们利用首创的三度空间图像可以推测宇宙建立在许多巨大空间的周围。这些空间看起来就像洗脸盆里的肥皂泡,而大大小小的星系就依附在“泡沫”上。有的“肥皂泡”相当大,直径达到15亿光年。
这些“肥皂泡”怎样产生的呢?构成星系的物质是如何空出这么巨大区域来的呢?此类问题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是大爆炸将物质从空间中心推向四周,从而形成“泡”状。这种说法存在很大问题,它无法解释物质怎么跑完这么长的路程,并形成这么巨大的空间。
这道肉眼看不见的曲线形的“长城”,离地球大约2亿—3亿光年。由于距离遥远,它在一般的天文摄影照片上也显示不出来。它使人们了解到宇宙中最大的发光结构不是银河系中的超星系团。与此同时又给人们一些启示:在太空中会不会还有更大的天体呢?
2003年10月20日,以普林斯顿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特为首的一组天文学家,启动了一个名为“斯隆数字天空观测计划”的项目,他们利用新墨西哥州阿帕奇角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对1/4片天空中的100万个星系相对地球的方位和距离进行了测绘,然后把它们描绘在一张宇宙地图上面。
在这张地图上面,他们惊讶地看到了这个被命名为“斯隆”的巨大无比的由星系组成的“长城”。这样一种条带状的星系长城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在1989年,格勒和赫伽瑞领导的一个小组,就从星系地图上面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由星系构成的条带状结构。
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看到底能不能由现有理论通过模拟计算得到这样一种大范围条带结构。他们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由星系构成的宇宙模型,来模拟真实宇宙里面包含了“斯隆长城”的那部分空间,用来组成“斯隆长城”的星系,占到了整个模型里面星系数量的10%。
计算结果让天体物理学家大大松了口气,因为不管是7.6亿光年长的“格勒—赫伽瑞长城”,还是13.7亿光年长的“斯隆长城”,都还不属于理论无法预测的结构。
宇宙里的岛屿
在宇宙产生之初,就产生了不均匀的物质。在后来宇宙膨胀过程中,这些不均匀物质由于引力的作用逐渐收缩成一个个“岛屿”,这就是星系,人们就将其形象地称作“宇宙岛”或“岛宇宙”。
在16世纪末,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推测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并提出了关于恒星世界结构的猜想。至18世纪中叶,测定恒星视差的初步尝试表明,恒星确实是远方的太阳。这时,就有人开始研究恒星的空间分布和恒星系统的性质了。
1750年,英国人赖特为了解释银河形态,即恒星在银河方向的密集现象,就假设天上所有天体共同组成一个扁平系统,形状如磨盘,太阳是其中的一员。这就是最早提出的银河系概念。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洪堡又提出了宇宙结构图像,将宇宙比喻为大海,银河系和其他类似的天体系统则是海洋中无数的小岛。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看到宇宙中许多雾状的云团,便猜测可能是由很多恒星构成的,只是离得太远,人们无法分辨罢了。
现在人们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达上万个,最远者距银河系达70亿光年。估计河外星系数目大得惊人,若画一个半径达20亿光年的圆球,其内含有约3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都包含着数以千亿计的恒星。
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首先发现许多星云可分解成恒星群,后来又发现一些星云无法分解,于是他提出了星系并非宇宙岛的观点。至19世纪,人们借助更大的望远镜进行更仔细观测,特别是分光术的应用,使人们对星云的观测有了极大进步。只是因于赫歇尔的影响,人们对宇宙岛与星云的关系仍然缺乏正确认识。
在20世纪,美国展开了关于宇宙岛的争论。人文学家柯蒂斯认为宇宙岛是河外星系,否则它们就是银河系的成员。另一位大文学家沙普利提出与柯蒂斯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展开了激烈争论。
后来,哈勃进行了更精确地测量,证明了河外星系的存在,这样,而关于宇宙岛的争论才告结束。关于宇宙中的宇宙岛从何处漂移过来的问题,目前仍有很多的争论。
关于星系起源的理论更是不胜枚举,最有代表性的是“引力不稳定性”假说和“宇宙湍流”假说。“引力不稳定性”假说认为,在30亿年间,星系团物质由于引力的不稳定而形成原星系,并进一步形成星系或恒星;“宇宙湍流”假说认为,宇宙膨胀时形成旋涡,它可以阻止膨胀,并在旋涡处形成原星系。
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星系形成了100亿年,但与其他一些关于星系起源的观点一样,虽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却都不能完整科学地解释宇宙岛的理论问题。
长期以来,到宇宙去生活是人们的一个愿望。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设想,就是“宇宙岛”。地球悬于太空中,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球。它特殊优越的条件使几百万种生物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科学家们于是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座宇宙岛。宇宙岛是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等。将这座人造太空球放入宇宙,它每分钟自转两周。
在宇宙岛两极,可以办滑翔机俱乐部,由于失重,飞机能长时间在空中自由“散步”。在高纬度地区,可建造医院和疗养院,使那些腿脚不方便的人,在重力减小的情况下随意行走。 宇宙岛上的气候能任意调节,设在200米高空的管子里的雨水可根据需要降雨。根据目前的科学水平是完全有可能制造这样的宇宙岛。但每一个太空圆球只能容纳1万名居民,于是科学家们又在设想建造一个更大的宇宙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