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的那点事——与英语单词的初次碰撞》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无疑,作者张亮也是很有创造性想法的人。
英语学习,曾经摧残过无数中国学生的意志,辛辛苦苦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真正学下来并且能够运用的人极少,绝大部分人出了校门就扔了。这是因为英文与中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如果没有运用的环境,那些奇怪的单词和语法规则是很难记住的。对于初学者而言,所遭受的苦恼会更大。
我十二岁已经有了淡淡的抬头纹。一位犹太作家说,犹太人刚一出生,就进入了暮年。我猜他说的是犹太人举止老成,思想深刻。李贺在钡曾陈’甫移中写道:“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中外天才,阳光的少,那是他们早慧的多。谁能想象得出,一个整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人会关着门去思考人类的未来?反过来的情形倒是可以接受,要不怎么说诗人的眼睛是忧郁的呢?莫非我也同样在思考中探索人生?我期待在宁静中寻找属于我的特别的、充满深意的故事。
像大多数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我生性敏感而脆弱,但为了掩饰这一致命的缺陷,我表现得如同穿了核桃外壳般的外衣。从小到大,我的朋友不多,其实我最渴望的就是友情。
在上古筝课上,我和同年级不同班的徐萌逐渐熟识起来。我俩待在一起,我感觉我们在共同感受着快乐与幸福,有好几次,当我们不得不回各自的家时,我感觉我被撇下了,扔在了黑暗之中,我被无可奈何地留在了巨大的失望中。幸好这样的次数并不多,而且我并不像徐萌是个感情外露的人。徐萌曾告诉我有次我们分手后,她一直看着我上公共汽车,车门关好后,她一直等到车消逝在她视线之外,她才离开。而我会在分手后,一直勇敢地往前走,不回头,上了车我也只是低着头,不从窗外眺望她的影子,我只在心里狠狠地想我们之前度过的快乐时光。
我的思想神游于整个公共汽车之上:在我还是被父母宠爱的小女孩的时候,我是心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我生活在淡淡奶糖味儿充斥的环境,周围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使我相信幸福会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父母的战争从何时开始,又从什么时候结束,我已经把那块记忆删除掉了。如今我在寻找新的快乐。
徐萌晚上打来电话约我去听英语口语讲座的时候,我正在弹奏古筝。
什么我都要力争最好,所以我知道我要trymybest,我爸对我说去学一种乐器吧,至于学什么他是不管的,他只负责给我钱。
我其实很羡慕徐萌,羡慕她和她爸的父女关系。
徐萌把我当成她的ister,把她的过去、她的现在都一股脑儿全倒给我,似乎只有我占据了她的记忆,我才会更喜欢她似的。我没有告诉她,我已经很喜欢她了。时间教会我甄别哪些人只是熟人,而哪些人会发展成朋友。我喜欢她的笑脸,她放脸一笑时,牙齿犹如一串珍珠闪闪发亮,我愿意融化在这样的笑脸里。这样的笑脸璨如晴空,泄露了她对朋友毫无阴影的深情厚谊。上次我们练了古筝出来,不知怎么的就谈到了各自小时候的事情。她说的要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