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陈筱卿,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翻译法国名家名著约一千万字,主要译作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纪德的《梵蒂冈的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雅克·洛朗的《蠢事》,科莱特的《谢里宝贝》等。
第一部分
一、飞逝的巨礁
二、赞成与反对
三、随先生尊便
四、内德·兰德
五、向冒险迎去
六、全速前进
七、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八、动中之动
九、内德·兰德的怒火
十、海洋人
十一、鹦鹉螺号
十二、一切都用电
十三、几组数字
十四、黑潮
十五、一封邀请信
十六、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海底森林
十八、太平洋下4000里
十九、瓦尼可罗群岛
二十、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陆上几日
二十二、尼摩艇长的闪电
二十三、强制性睡眠
二十四、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一、印度洋
二、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三、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四、红海
五、阿拉伯隧道
六、希腊群岛
七、地中海上的48小时
八、维哥湾
九、失踪的大陆
十、海底煤矿
十一、马尾藻海
十二、抹香鲸和长须鲸
十三、大冰盖
十四、南极
十五、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十六、缺氧
十七、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十八、章鱼
十九、墨西哥湾暖流
二十、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一、大屠杀
二十二、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二十三、尾声
《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海底两万里》:
“确实,据一些博物学家的看法,独角鲸有一把象牙质的利剑或一支骨质的戟,那是一颗坚如钢铁的大牙。有人在鲸身上发现过这种长牙,那是独角鲸成功地攻击了其他鲸之后所留下的。还有人在船体吃水线下拔出了这类牙齿,它们像锋利的钻头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凿穿。巴黎医学院陈列室里就收藏着一颗这样的巨齿,长2.25米,根部宽48厘米!
“那么,假设把这种动物的攻击武器的威力加大10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10倍,再让它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游动,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造成海难所需要的冲击力了。
“因此,在获取更多的资料之前,我认为那是一头独角鲸,它体形庞大,身上长着的并非一支戟,而是像驱逐舰或战舰的金属冲角一类的武器,它既具有舰船的重量,又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动力。
“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这么作了解说,要么干脆就说,不管大家是瞥见、看到、感觉到或觉察到什么,反正这纯属无稽之谈。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最后的这句话说得很差劲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多少保持点教授的尊严,免得让美国人笑话,因为美国人嘲笑起人来是不客气的。我这是在给自己留点余地。其实,我心里是承认这个“怪物”的存在的。
我的文章引起激烈的争论,反响很大。有不少人是赞同我的观点的。而且,该文的结论也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人的头脑就喜欢这种对超自然生物的奇思异想,而海洋正可以为这种遐想提供空间,因为海洋是这类庞大的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场所。与之相比,陆地上的动物,如大象和犀牛,简直小得可怜。海洋里生活着一些人们已知的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因此也可能还隐藏着一些人们尚不知晓的硕大无朋的软体动物,一些看着会让人毛骨悚然的甲壳类动物,比如100米长的大虾或200吨重的螃蟹什么的!这有什么不可能呢?从前,各个地质纪的陆地动物,如四足兽、四手兽、爬行类、鸟类,都是用大模具造出来的。造物主用巨型模具把它们制造出来,经年累月,斗转星移,模具在逐渐地变小。既然地核几乎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而海洋却始终不变,那么,在深不可及的海洋深层,为什么就不可能留存着另一个时代的巨大物件的模具呢?海洋的年即地核的世纪,而世纪则是地核的千年,那么,海洋为什么就不能在其中保留着那些巨大生物的最后的一些变种呢?
我自己也被引向了这种种的幻想之中,可我是不可以这样的呀!我必须中断这种幻想,因为我觉得时间已经把这些幻想变成了令人胆战的现实。我再说一遍,大家都一致认为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却又与大海蛇什么的并无共同之处。
如果说有些人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有待解决的纯科学问题的话,那么另有一些人,特别是美英两国的一些更注重实际的人,则主张把这个可怖的怪物从海洋中清除掉,以保证横渡大洋的交通运输安全。工商界的报章就是以后一种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海运商情杂志》《船舶协会报》《邮船报》《海事与殖民地杂志》等所有那些为声称要提高保费的保险公司说话的报纸杂志,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完全一致。
公众舆论形成之后,美利坚合众国率先发表了声明。纽约已做好准备,组织起一支远征队,前去清除独角鲸。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已做好准备,争取尽快远航。各武器库的大门已向法拉格特舰长敞开,他正积极地装备自己的舰艇。
事情偏这么怪,等你决心要追逐这个怪物时,这个怪物却不见了踪影。此后的两个月里,没再听到有关它的消息,也没有一艘船与它遭遇。这头独角鲸就像是已经得知人家正在追捕它似的,因为大家谈它谈得太多了,甚至还通过越洋电报谈论着它!于是,一些爱说笑的人便说,这个精明的怪家伙游经海底电缆时,截获了电报,听见了风声,便藏而不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