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是大仲马成名作《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与《三个火枪手》《布拉热洛纳子爵》组成“达达尼安三部曲”。小说以1648年至1649年的投石党运动为历史背景和基本框架,在忠实地记述、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成功地穿插了传奇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仍然是《三个火枪手》中的达达尼安和他的三个好友,波尔托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投石党运动发生时,达达尼安和波尔托斯为马萨林首相效劳,阿多斯和阿拉密斯则站在投石党一边,双方无法合作,但他们仍然像以前一样忠于友谊,紧密地团结,在关键时刻共同营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接着又机智勇敢地挫败了马萨林的阴谋。整部作品在峰回路转的故事演进中,给人以高潮迭起之感,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罗国林,1941年生,湖南常宁人,著名翻译家、文学编辑。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国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从事法国文学研究与翻译,被公认为吉奥诺专家,发表过许多研究论文,译著有二十多本。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过译员和译审,参与创办了《法语学习》杂志,对翻译理论也颇有研究,并发表不少译论文章。曾为广东花城出版社编审、副社长、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译协常务理事。
第一章 黎塞留的幽灵
第二章 夜间巡查
第三章 一对老冤家
第四章 四十六岁的奥地利安娜
第五章 加斯科尼人和意大利人
第六章 不惑之年的达达尼安
第七章 达达尼安犯了难,我们一位老相识来相助
第八章 半个比斯托尔对一位教堂执事和一位侍童有不同影响
第九章 达达尼安远寻阿拉密斯,却发现他骑在卜朗舍身后
第十章 埃尔布莱神父
第十一章 两个加斯帕
第十二章 波尔托斯·杜·瓦隆·德·布拉西欧·德·彼埃尔丰先生
第十三章 达达尼安与波尔托斯重逢后,发现财富并未带来幸福
第十四章 对自己的现状,波尔托斯不满意,木斯克东则挺满意
第十五章 两位天使
第十六章 布拉热洛纳城堡
第十七章 阿多斯的外交手腕
第十八章 博福尔先生
第十九章 博福尔公爵在万森监狱主塔里的消遣
第二十章 格里莫就职
第二十一章 马多老爹的接替者在馅饼里藏了什么
第二十二章 玛丽·米松的奇遇
第二十三章 斯卡隆神父
第二十四章 圣德尼
第二十五章 博福尔四十种越狱方法之一种
第二十六章 达达尼安到得正是时候
第二十七章 大路
第二十八章 遭遇
第二十九章 老好人布鲁塞尔
第三十章 四位老友准备会晤
第三十一章 王宫广场
第三十二章 瓦兹河上的渡船
第三十三章 小小遭遇战
第三十四章 修道士
第三十五章 赦罪
第三十六章 格里莫说话了
第三十七章 战役前夜
第三十八章 一次与从前相同的晚餐
第三十九章 查理一世的信
第四十章 克伦威尔的信
第四十一章 马萨林与昂莉埃特夫人
第四十二章 不幸者有时如何把偶然当成天意
第四十三章 叔父和侄儿
第四十四章 父子情
第四十五章 又一位求援的王后
第四十六章 当场就证明第一冲动总是对的
《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二十年后(上)》:
第二章夜问巡查
十分钟后,这一小队人马便出了好孩子街。这条街位于黎塞留所建的剧院后面。当初黎塞留建这个剧院是为了演出他写的悲剧《米拉姆》,而如今马萨林喜爱音乐胜过文学,前不久让传入法国的几出意大利歌剧在这里上演。
城里的状况显示出一场严重骚乱的一切特点。大群大群的人在街上奔走。尽管火枪手达达尼安令人敬畏,可是街上的人还是停下来,带着嘲笑、挑衅的神态看着这些军人经过。这说明市民们暂时抛弃了他们平常的温和态度,而采取了比较好斗的态度。从中央菜市场那边不时传来阵阵鼎沸的人声,圣德尼街一带有枪声。有时,会蓦地响起莫名其妙的钟声,这显然是老百姓恣意妄为。
达达尼安若无其事地走他的路,像他这种人,这类不足挂齿的事对他不会有丝毫影响。遇到街中间有一群人,他根本懒得吆喝,催动坐骑照旧往前走。那些人不论是不是造反分子,都知道他们是在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便往两边闪开,让巡逻队通过。红衣主教羡慕这种镇静,认为这是常常与危险打交道而养成的习惯。但这位临时听命于他的军官同样值得敬重的,正是这种大无畏的气概加上行事谨慎。
当他们走近士官路障哨所时,只听见哨兵喝问:“口令?”达达尼安事先问过红衣主教,知道通行口令,便向前应声答道:“路易和罗克鲁瓦。”
交换过口令之后,达达尼安问这个哨所是不是科曼热先生指挥的。
哨兵指指一位军官。那军官站在那里与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说话,手搭在对方的马的脖子上。这正是达达尼安要打听的人。
“科曼热先生在这里。”达达尼安回到红衣主教身边说道。
红衣主教催马朝那两个人走去,达达尼安知趣地往后退几步。不过从那个站着的军官和骑马的军官脱帽的方式,他看出他们已经认出了红衣主教。
“好样的,吉托,”红衣主教对骑在马上的军官说,“尽管你六十四岁了,我看你还像从前一样灵活敏捷、忠于职守。你正跟这个年轻人说什么呢?”
“大人,”吉托答道,“我们正经历一个非常时期,今天这一天非常像神圣联盟时期的一天。这个联盟我在青年时代常常听人谈起过。你要知道在圣德尼和圣马丁街完全有可能筑起街垒啦。”
“那么科曼热是怎样回答你的呢,我亲爱的吉托?”
“大人,”科曼热说道,“我回答说,他们要建立一个联盟,我看只缺一种东西,就是一位吉斯公爵。再说,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第二次的。”
“是不会,”吉托说道,“可是他们会成立一个投石党,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
“投石党,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是他们给自己的党取的名字,大人。”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大概是几天前,巴肖蒙参事在宫里说过,所有闹事的家伙都像在巴黎的壕沟里玩投石器的小学生。警察一来,他们立刻作鸟兽散,警察一走他们又马上聚到一起。于是,他们像布鲁塞尔的乞丐一样扑上来,把这个名字捡了过去,自称为投石党。今天和明天,一切都归投石党啦,包括面包、帽子、手套、袖套、扇子等等。喂,请听。”
这时果然只见一扇窗子打开了,一个男人出现在窗口唱道:
刮起了投石党的风,
就在今天早晨。
它怒号着,
刮向马萨林。
刮起了投石党的风,
就在今天早晨!
“可恶的家伙!”吉托低声骂道。
“大人,”科曼热受了伤,憋了一肚子气,正想以牙还牙进行报复,所以说,“你要不要我让那家伙吃颗子弹,教训教训他以后别这么瞎唱了?”
说着,他便将手伸向他叔父的马鞭侧面的手枪皮套。
“不要!不要!”马萨林喊道,“见鬼!亲爱的朋友,你这样会把事情全搞糟的。相反,现在事情进展得挺好。我了解你们法国人,就像他们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都是我造出来的一样。他们现在唱歌,以后是要付钱的。在吉托刚才提到的神圣联盟期间,人们只唱弥撒,所以一切都弄糟了。走,吉托,走。咱们去看看盲人收容院是否也和士官路障这边一样岗哨盘查严格。”
红衣主教向科曼热挥挥手,回到达达尼安身边。达达尼安重新走到小队的前头,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吉托和红衣主教,其他人随后。
“他的话是对的,”科曼热因送着红衣主教离去,一边自言自语,“我忘了,只要有人付钱就行。他要的就是这个,他这个人。”
小队又进了圣诺雷街,遇到的人群都闪开给他们让路。人群所谈论的全是当天颁布的敕令。他们埋怨年幼的国王懵懵懂懂地毁了老百姓。他们把所有过错全归到马萨林头上,议论着要去找奥尔良公爵和大亲王,众口一词称赞布朗梅斯尼尔和布鲁塞尔。
达达尼安毫无顾忌地从人群中间穿过来,仿佛他本人和他的马都是铜铸铁打的。马萨林和吉托低声交谈着。其他火枪手也都认出了红衣主教,全都不声不响地跟在后面。
到了圣托马斯一卢浮街,盲人收容院哨所就在这里。吉托叫一个下级军官过来报告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