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战争与和平(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备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个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作家屠格涅夫称这部小说为“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战争与和平(中)》:
在进见阿拉克切耶夫伯爵后的第二天,安德烈公爵晚上前去科丘别依伯爵家。他向伯爵讲述了自己与西拉·安德烈依奇的会见(科丘别依这样称呼阿拉克切耶夫,也带有安德烈公爵在陆军大臣的接待室里觉察到的那种对某事进行笼统的讽刺的意味)。
“亲爱的,”科丘别依说,“甚至在这件事情上您也绕不过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这是一个什么事都管的人。我对他说。他答应晚上来……”
“斯佩兰斯基与军事条令有什么关系呢?”安德烈公爵问。
科丘别依笑了笑,摇摇头,仿佛对鲍尔康斯基的天真感到惊奇似的。
“前几天我同他谈起您,”科丘别依接着说,“谈到您的自由农民……”
“哦,公爵,是您解放了自己的农民?”一个叶卡捷琳娜时代的老人轻蔑地回头看了鲍尔康斯基一眼,说。
“一个小庄园没有任何收益。”鲍尔康斯基回答道,为了不徒劳无益地惹那老头生气,他竭力在老头面前淡化自己的做法。
“您害怕落在后面。”老头看着科丘别依说。
“有一点我不明白,”老头接着说,“如果给他们自由,谁来耕种土地?制定法律很容易,而管理就难了。就像现在一样,我问您,伯爵,既然所有人都要经过考试,那么由谁来当各个部门的长官?”
“我想,是那些考试合格的人。”科丘别依回答道,跷起二郎腿,环顾着四周。
“我手下有一个叫普里亚尼奇尼科夫的,人很好,很有才干,而他已六十岁了,难道还要去参加考试?……”
“是的,由于教育很不普及,这有些困难,但是……”科丘别依伯爵没有说完就站起身来,抓住安德烈公爵的手,朝一个进来的人迎过去,那人四十来岁,个子很高,秃顶,浅色头发,脑门宽阔,长方脸自得出奇。他身上穿着蓝色燕尾服,脖子上挂着十字架,左前胸佩戴着星章。这是斯佩兰斯基。安德烈公爵立即认出了他,像在一生的重要时刻常有的那样,心里不禁颤动了一下。这是由于尊敬、羡慕,还是由于有所期待——他不知道。斯佩兰斯基的整个外表有一种特殊样式,使得人们立刻就能把他认出来。安德烈公爵在他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笨拙迟钝而又沉着自信的动作,没有在任何人那里看见过半开半闭和有些湿润的眼睛有那样坚定的、同时又很温和的目光,没有看见过那种似乎什么也不表示的笑容竟是那样的坚决,没有听见过有人说话声音这样尖细、平稳和缓慢,而主要的,没有看见过这样白嫩的脸,尤其是没有看见过那双有点宽大,但是皮肤异常丰润柔嫩和白净的手。这样白嫩的脸,安德烈公爵只在住院很久的士兵那里看见过。这就是斯佩兰斯基,国务大臣,皇上的顾问,陪同皇上参加过爱尔福特会见,在那里不止一次地见到过拿破仑并和他谈过话。
一个人通常在进入一大群人的圈子里时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这个人的脸,又看看那个人的脸,但是斯佩兰斯基没有这样做,他也不急于说话。他说话声音很低,相信人们会注意地听,眼睛只看着和他说话的那个人。
安德烈公爵特别注意斯佩兰斯基的每句话和每个动作。他像一般人,尤其是像那些严格要求别人的人常有的那样,在新遇到一个人时,特别是在遇到像斯佩兰斯基那样久闻大名的人时,总是希望在他身上看到完美的品德。
斯佩兰斯基对科丘别依说,他不能早点来,感到很抱歉,因为他被留在宫里了。他不说是皇上留下他的。安德烈公爵注意到了这种故意装出的谦虚。当科丘别依向他介绍安德烈公爵时,他慢慢地把目光移向鲍尔康斯基,脸上仍带着同样的微笑,开始默默地打量对方。
“我很高兴同您认识,我像大家一样,听说过您。”他说。
科丘别依说了说阿拉克切耶夫接见鲍尔康斯基的情况。斯佩兰斯基才比较爽朗地笑了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