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卷发王阿姨
也许,连王阿姨自己都没有料想到,她会有这样的天赋,有这般的耐心,她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在工厂里,就那么安安顺顺地度过一辈子……
我妈和我说王阿姨的时候,我常常会问:“是哪一个王阿姨?”
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王阿姨之中,卷发王阿姨是我最早认识的那一个。小时候我去姑姑家里玩儿,王阿姨会和我打招呼,她的头发总是卷卷的样子,有时还会给我水果和糖。
那个时候,王阿姨家的情况还比较好。她和丈夫两个人都在国有工厂上班。工厂福利好,过年过节总会发一些米面油和糕点。
那个时候,我很羡慕她家的孩子。有时候,我还会偷偷地想,如果我是王阿姨的女儿该多好啊。过节会有好东西吃,还穿漂亮的衣服。
这样的羡慕,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下岗的姑姑哭着来我家找我爸,她想让我爸找找熟悉的关系,给她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姑父身体一直不好,经常需要去医院,小表弟才五岁,日子还很长,好像没有尽头那么长。姑姑哭了好一阵子,那段时间,我记忆中的她总是红着眼睛。
后来,我去她家,站在门口刻意等了好一阵子。
姑姑问我:“你等什么?”
我不说话,我当然不能告诉她,我是在等隔壁王阿姨的水果和糖。
姑姑拍拍我的头,说:“王阿姨比你姑姑还惨,两口子一块儿下岗了。”
她没有说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算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知道我在等吃的,但是也不能不把残酷的事实告诉我——吃的没有了。好一阵子,我也没有见到王阿姨。她家的门一直关着。
姑姑重新找到工作之后,精神逐渐好起来,暑假的时候,会接我去她家玩。我又看到了卷发王阿姨,她笑眯眯地和姑姑打招呼,也招呼我,说:“小囡又来玩儿了。”
只是,没有糖和水果。
姑姑后来说王阿姨的丈夫,去了南方打工,留她在家里照顾家和两个孩子。王阿姨学了针织技术,用钩针儿和毛线给人做各种衣服、袜子、帽子和围巾。
整个暑假里,在炙热的阳光下,我看见王阿姨坐在大树下,手握钩针,手指上下翻飞地忙活着。一团团毛线,从大大的一球,变成小小的一点。五颜六色的各种毛衣、袜子、围巾和帽子放在那里。
偶尔,还有人拿着毛线过来,让她帮着织一双小婴儿穿的鞋子。
姑姑说起王阿姨,眼里满是嫉妒,还有一点点的无可奈何,她说:“老王心灵手巧,我学了好几个月都没学会,她一个月就出师了,还自己琢磨着怎么编织花鸟虫鱼。”
也许,连王阿姨自己都没有料想到,她会有这样的天赋,有这般的耐心,她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在工厂里,就那么安安顺顺地度过一辈子。
夏天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在蝉鸣声中睡了一个午觉,起床跑出门去,看见王阿姨还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不停地织着毛线。她的额头上有细细密密的汗珠,大概因为太过于全神贯注,连蚂蚁爬到皮肤上也没有察觉。
一个夏天过去,王阿姨的针织成绩斐然。
我问姑姑:“夏天那么热,谁会戴毛线帽子和围巾啊?”
姑姑说:“你这个小孩儿懂什么,天气一凉,就可以穿戴了。所以要提早准备。”
所以,在后来的几年里,我的记忆之中,卷发王阿姨最忙的时候,通常是夏天。无论是围巾、帽子,还是袜子、手套,都需要一针一针地勾出来。花色和颜色复杂一些的,通常要花上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我记得王阿姨坐在大树底下,树荫将她笼罩,她握着钩针浑然忘我。一个下午,我和小表弟能找到十只知了,王阿姨可以织好一只袜子。
我很喜欢她给我织的一条小围巾,保留至今。围巾用红色的线织成,在两端各用白色的线织了两只小鹿。我记得我围着围巾去学校,被别人羡慕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得意和快活了。
后来课业渐渐繁忙,寒假和暑假都需要去补习班,我去姑姑家的时间渐渐少起来,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卷发王阿姨了。
有时,姑姑到我们家里,也会说起王阿姨的事情。说她手艺好,很多人都找她织东西。
姑姑说:“老王以前大概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靠这个赚不少钱。”
话语之中,多少带点酸溜溜的嫉妒。后来,我考入了一中,和王阿姨的女儿同校。之后,我从别的同学那里知道,这女孩的爸爸不要她了。
那个时候,在我粗浅的世界观里,并不大明白,一个孩子的爸爸不要她了,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后来,我才从姑姑那里得知,王阿姨的丈夫,一直在南方打工,最开始是一年回一次家,后来是隔个两三年回一趟,再后来,干脆不回来了。
这样的结果,王阿姨不知道是如何承受的。我知道的是,她从亲戚那里借了一些钱,开了一家卖毛线的小店铺,顺便卖她自己的针织品。
那个时候,我们流行穿毛衣,王阿姨的毛线店和针织品着实畅销了一阵子。也因为她的努力,她们母女的生活没有陷入困境之中。
姑姑说:“老王这个人,话不多,可是真能扛事儿。要是我,早就倒下了。”
这时的姑姑再也没有嫉妒,只剩下感慨和佩服。
后来,我偶尔去姑姑家吃饭,看到王阿姨,她笑眯眯地招呼我,又拿了糖和水果给我。我把这些东西都给了小表弟吃,我已经不愿意吃太多的糖,我对王阿姨的感觉也变得复杂起来。我总觉得,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于我的妈妈、姑姑和其他女性亲戚。
后来,我们渐渐不再穿毛衣。王阿姨的毛线店生意渐渐冷清,她便将它们全部换成了衣服。就这样又开起了服装店。
她始终说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了一个小姑娘做导购。没有什么生意的时候,王阿姨也会去和朋友打几圈麻将。据说,也有人在牌桌上半开玩笑地问:“老王,你家那位还是没有回来?”
王阿姨说:“管他的,没有他不照样活着吗?”
牌桌上的阿姨们纷纷点头,没有人质疑王阿姨,也没有人能够反驳她。因为她的确活着,而且活得很好很滋润。
我们渐渐长大,大人们渐渐老去。只是王阿姨的服装店生意一直还挺红火,她带着自己刚出生的小外孙,顶着有些花白的卷发忙忙碌碌。
见了我,她笑眯眯地说:“小囡长成大姑娘了,没事去店里看看,有合适的衣服拿一套,阿姨送给你。”
我和我妈同王阿姨道了一句再见,便各自忙着没入滚滚人流之中。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王阿姨的腰有些弯,背微驼,只是拨开人群向前走的步伐,依然坚定如昨……
带着阳光,向南走
那一天,张硕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父母可能会离婚,自己心爱的女孩也不喜欢自己。他走完一条长长的街道,抽完一包烟,然后做了一个决定……
张硕十七岁时被学校退学了。因为他连续旷课一周,学校开除了他。父亲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网吧里打游戏打得天昏地暗。
五月的阳光明晃晃的,张硕被父亲揪着耳朵拉到网吧外面,他遮一遮眼睛,觉得自己好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那种难堪的心情,至今还记得。”
他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常常会这么说。那是一段他拼命逃避世界的时间。他感觉自己不能看到阳光,只有在暗幽幽的网吧里,才能昏昏沉沉地睡去。家里的房子太大,父母吵架都会有回音。
张硕对朋友说,他真不愿意做他爸的儿子。朋友通常会撇撇嘴巴,说:“你要是哪天死了,也是贱死的。”
从他小学开始,父亲便开始替他规划好未来,中学进哪个学校,高中去国外读,大学在国外念,然后积累国际人脉,再回国照顾家里的生意。
张硕初中二年级时,一个好朋友发生车祸去世。他忽然感觉到生命的无常,还有人生的不确定。他同父亲谈判,希望留在国内,不想出国。
那个时候,他为自己找的借口是:“如果我死在国外,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父亲听到他这么说,心里难免也有些担忧,允许他高中继续在国内升学。等他到了高二,父母的婚姻又出现了问题。
他从寄宿学校回家,想和他们开心地吃一顿饭的希望也常常落空。
张硕想,这个世界到底哪里才有快乐呢?
后来,他开始打游戏。时常旷课,在网吧里过夜,也不回家。回去的话,如果遇到父母在家,他又会在半夜被他们吵架的声音惊醒。
他给一个喜欢的女孩子写情书,叙述自己遇到的这一切,感慨这个世界无聊至极。女孩子回了他一封信,拒绝了他,同时也送给他一句话:“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抱怨无聊,不觉得太自大了吗?”
那一天,张硕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父母可能会离婚,自己心爱的女孩也不喜欢自己。他走完一条长长的街道,抽完一包烟,然后做了一个决定。
他给父母留了一封信,将自己积攒的几千块压岁钱装好,并带了几件简单的衣物就离家出走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会去哪里,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完全是一种释然的表情。
他说:“我要感谢那个姑娘,如果没有她的抛弃,我还不会看到真实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张硕记得自己没有身份证,旅馆不能住,只能住在火车站里。他在火车站待了三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完全失去了与家里的联系。
开始的时候,心里当然有些恐慌,也想拿起电话给父亲打一个求救电话,可是,最后咬咬牙决定还是算了。
他买了一张南下的火车票,他想着到那个地方看看。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少年来说,第一次的伤害是来自于小偷。他不记得钱包是怎么丢的,也不记得是在什么地方丢的。
下了火车之后,他就变得身无分文了。出了火车站,看到有乞丐,张硕忽然觉得脊背发凉。他想他需要找一份工作,先赚一点钱。
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有多强,恐怕连自己都不清楚。到了绝境,是否能够生还,除了看环境,也得看自己的毅力、勇气和努力。
张硕走到一家宾馆外,那里正贴着一则招聘启事。他背着包,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让人一眼便知,他急需这份工作。
大堂经理说:“我们招的是打扫房间的,你会整理床铺吗?”
张硕说:“我可以学,我可以先不要钱,等您觉得我做得好了,再给我钱。”
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最要紧的是找个能吃饭睡觉的地方。他就这样被留了下来,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上班,他跟着一个阿姨,出入各个房间,整理床铺,收拾浴室,倾倒垃圾。
阿姨说:“小伙子,一看你就是没干过活儿的,看你一双手细皮嫩肉的。”
张硕说:“阿姨,我会跟您好好学,我一定学得会。”
他态度诚恳,干活儿也卖力气。脏活累活他都干,赢得了阿姨的好感。在宾馆跟着阿姨整理了三个月房间,张硕见识到形形色色的客人,才知道女孩儿和他说的话不假。
他的世界太小,他经历的事情和遇到的人也太少。世界一点儿也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无聊,世界千变万化,色彩缤纷。
阿姨问他:“小伙子,你读过书吗?”
张硕说:“读过的。”
阿姨说:“读过就好办了,我一个亲戚,开了一个制鞋厂,想要个人帮他跑业务。我看你干活儿踏实,你一个大小伙子也不能老在宾馆做这些杂活儿。你去我那个亲戚的厂里试试?”
后来,张硕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首先会遇到一些好人,然后才是一些不好的人。
张硕想,无论是收留他的宾馆大堂经理,还是带着他收拾房间的阿姨,都是好人。至于他后来在制鞋厂遇到的那些胡搅蛮缠的客户,大概就是一些不好的人吧。
不过,有了这些好人做铺垫,他心中始终没有对这个世界绝望过。他进了制鞋厂,跑了第一单业务,拿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笔工资,他才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那个时候,父母正在全国刊登寻人启事找他。那时的资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想找到一个人没那么容易。张硕想,真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记得母亲听到他的声音,顿时在电话那头哭得泣不成声,父亲说:“儿子,回家吧。我和你妈和好了,我们再也不吵架了。”
张硕没有回家,他告诉父母,他还要在鞋厂做两年看看。
他说:“爸爸,我已经长大了,我知道你和妈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必总是牵挂我,照顾好自己,我会回去看你们的。”
在制鞋厂的两年,他业绩不错,老板本来准备提拔他做销售经理,却被他拒绝了。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笔钱,他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
他回家了,准备办理出国。父亲开玩笑说:“这会你不害怕死了没人收尸了?”
张硕说:“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害怕什么?”
他去国外读书三年,后来又进了一家贸易公司,然后回国,开始自己创业,虽经历了失败,也并没有灰心失望。
后来,他结婚了,娶了一个愿意跟着他创业吃苦的姑娘。两个人一起去了深圳,开了一个软件公司。那个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张硕的公司渐渐发展兴盛起来。
他和公司团队里的年轻人常常一起喝酒聊天,说起自己当年的经历,他总是说:“世界很大,只要你想经历,没有人能拦得住你。”
他就这样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感谢厚待自己的人,也不怨恨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在他看来,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让他不辜负人生。
也有风,也有光
野兽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会拼命挣扎的,小墨想,何况她还是个人。
我给小墨讲了一个笑话,我说:“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跳楼的笑话。”
小墨问:“跳楼还有笑话?”
我说:“当然有了。这个世界上的笑话,本就有很多。不是这样的笑话,就是那样的笑话。”
小墨沉默了一会,然后慢慢地说:“我曾经也是一个笑话。”
我并不知道这样一句无心的话,会让她感到不愉快。我向她道歉,她却笑起来,说:“你还没有说你那个关于跳楼的笑话呢。”
我想一想,还是决定把这个笑话说完。
我说:“笑话也是我听来的。说是一个人,感到生活郁闷疲惫,漫无止境,没有希望,他想要跳楼。他问自己的朋友,是跳楼死好,还是溺水死好点。朋友说,跳楼会痛快一点。他一想,的确如此。可是,他的心思早就被朋友看穿。朋友说,‘如果你选择跳楼死,从三十多层的高楼跳下,落到十五层的时候,你后悔了,该怎么办呢?’”
小墨想一想,说:“其实,一般人大多时候都没有勇气跳下去。比如我。”
她指一指自己,笑得云淡风轻。
我说:“你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吗?”
她抿了一下嘴巴,说:“五年前,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顺利,处于崩溃边缘。有一天晚上,我上到公司楼顶,我想,第二天我就要被公司开除了,不如从上面跳下去,一了百了。我男朋友也已经抛弃了我,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好的事情了。”
她说那个晚上有风,大概三四级,爬到楼顶的时候,风变得大起来。她慢慢走近楼顶的边缘,看着灯火璀璨的城市,所有的街道,明亮如白昼,只有各个楼顶一片漆黑。
小墨想,如果她纵身一跃,就可以告别无穷的苦恼,可以摆脱被辞退的屈辱,可以忘掉被抛弃的忧烦。
她耳边还回响着那个令她憎恶的主管的话:“你不老实听话,被开除我不会为你说任何一句话。”
她岂止不会为她说任何一句话,根本就是小墨替她背了黑锅。小墨年轻气盛,自然不愿意忍下这口气,一直闹到了主管层,结果却更惨。
男朋友和她一个公司,公司明令禁止办公室恋情,这件事情就这样被捅破。
男朋友气急败坏地说:“你自己被开除就好,何必连累我?我还有助学贷款没有还完。你为何不替我考虑一下?”
小墨站在楼顶的时候,脑海中依然清楚记得男朋友声嘶力竭的样子,面目狰狞,状态恐怖。那个时候她才知道,原来一个气急败坏的人,会是这样一副德行。
风从楼顶上掠过,拖曳着她的衣服,她站在楼顶边缘,想着,只要风再大一点点,她无须做什么跳跃动作,就可以被自然吹落。
这样也好,全凭天意吧。小墨想,她所有的钱都放在男朋友那里,银行卡上写着男朋友的名字,他一分钱也不给她,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将她的衣服全部扔出门外,决绝得让她感到吃惊。
他说:“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就当作我们没有认识过。”
被公司辞退,没有退职金,因为主管批示表明大部分责任由她周小墨一人承担。
“凭什么要我一人承担,凭什么?”
小墨记得自己问得很大声,也几乎是声嘶力竭的样子。够不够狰狞,她并不知道。只是后来再回忆起来时,她也并不觉得后悔。
野兽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会拼命挣扎的,小墨想,何况她还是个人。她在公司闹了一场,接着又跑到男朋友的老家闹了一场。
后来她自己认为,这样的举动,就是做好了与这个世界决裂的准备。她记得她孤身一人又返回深圳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前男友的男人拼命给她打过电话,她没有接,最后关机了事。
她想,一切都需要重头来过,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
既然下定了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呗!她又开始在深圳找工作,住在最廉价的旅馆,每天都可以见到蟑螂和老鼠。
她咬着牙,命令自己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这样的东西可以忽略,银行卡里仅存的几百块却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大的公司需要她开具真实可信的离职证明,原来的公司却因为她离开时的一场大闹,拒绝为她开具离职证明。
小的公司呢?去面试的时候,小墨几乎都会被问到“为何离开前一家公司?”这样的问题。她如果回答因为薪酬问题,面试人会很惊讶。人之常情,大公司的薪酬都满足不了的人,怎么会想到为一家小公司服务?
小公司也没有录用她的打算,她就这样看着那几百块一天天减少,心中的绝望一点点增加。做了一个星期的洗碗工之后,她已经悲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忽然看到小饭馆的新闻中说到某明星自杀的消息,她好像得到了某种启示一般跑去了楼顶。
她说那晚一直待在楼顶上,想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想到明星死了,还有粉丝纪念他们。如果她死了,只有父母徒增悲伤而已。
到底要死给谁看呢?小墨想着,忽然笑起来。给自己看吗?她想,真是不想看。
她一直等到看完日出,才离开了楼顶。继续回到小饭馆去洗碗、擦地、端盘子,继续投简历,继续所有想要继续的事情。
“走到悬崖边想要跳下去的时候,要多走几遍,来来回回,十几遍之后,也许你就会想明白,其实你一点也没有跳下去的打算。”
这是小墨对我说的话,她在小饭馆做了三个月,终于被一个刚成立的公司招录。创业的几个小伙子一开始便和她说明,这个公司可能会随时关门,可能会没日没夜地加班,可能会连续几个月开不出工资。
所有一切坏的可能,都被他们说了一遍。
小墨说:“比如我是一个癌症晚期病患,本来已经接到了医生开具的死亡通知单。但是,我奇迹般地好了。现在,他们告诉我,我可能会再一次面临一无所有的危险。谁怕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再怕!”
就是从这里,小墨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也获得了救赎。每天太阳还没有升起,她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天的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她成为一个拥抱朝阳的人。半年之后,公司顺利获得了第二轮融资,他们又新招募了几个员工,公司规模扩大,小墨荣升主管。
我问她:“经历了这么多,看到你身边那些过得一帆风顺的人,是不是会羡慕嫉妒恨?”
她笑着问:“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想一想,又说:“如果真的有,那的确是幸运。可是,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命运给予的波折,并努力与其抗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吧。比如我,现在唯一后悔的事情是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那么渣的渣男。可是,后来想想,如果不遇到这样的渣男,我怎么会知道好男人到底有多好呢?”
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会在人生的低谷期因为走不出“黑暗的甬道”而自怨自艾呢?最终死于懦弱的人,又会有多少呢?
而那些坚持下来,最终走出甬道的人,都站在了有风、有光、有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