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体现,其包括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本书整理汇总了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从1988年成立以来的工作制度,包括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基本介绍,日常管理制度,咨询师、督导师管理制度,心理危机排查管理制度,实习工作的规定,学生心理协会相关文件,工作总结以及历史上对清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报告。这些工作制度对推动落实和完善清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些工作制度曾经是全国首创,期待这些工作制度能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借鉴意义。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从1988年4月5日成立至今,已经有27年的发展历程。清华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民间行为到学校规范,从学校重视到发展成规模,从初创到今天成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中心,其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走过了在黑暗中尝试、探索的历程,不断积累经验并用制度来加强心理中心工作的运行。
2005年,清华大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就已经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广大学生的教育,是发展的教育、成长的教育、人格的教育。那时我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全体学生心理教育、少部分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及个别学生危机干预”。后来,进一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还提出,“三支队伍紧密合作,三个层次开展工作”等工作思路。现在,我们在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工作系统教师、双肩挑辅导员三支队伍的积极性,从教育教学、咨询服务、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多方面入手,以《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实施办法》为基本纲领,提出并践行着有清华大学特色的“依托高水平专家队伍,发挥双肩挑制度优势,构建网格化的心理教育、咨询、干预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多方位地推进学生心理教育的全面开展。
在不断发展的事业中,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提出并践行了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危机月报制度、预约和急诊并轨制度、缓考评估制度、休学建议制度、危机通报制度、月报危机制度、心理危机五级评估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清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繁荣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也为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书旨在对这些工作制度进行总结规范整理,把工作成果固化下来,并能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李焰
2015年7月
第一章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基本介绍1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简介2
心理发展中心历史沿革4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章程(历史文件)7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近年所获荣誉9
第二章 日常管理制度10
心理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考核办法11
心理发展中心咨询协议13
危机干预流程15
休学建议制度17
缓考心理评估制度18
附录19
心理发展中心岗位职责表19
心理发展中心来访学生信息登记表21
心理发展中心月报表制度24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中心情况月报表26
休学建议书28
缓考建议书29
第三章 咨询师、督导师管理制度30
咨询师上岗条例31
招聘兼职咨询师考核办法32
见习、实习咨询师上岗注意事项3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咨询师管理的制度34
个案记录书写规范36
咨询师接受督导的条例37
咨询师接受督导的个案书写要求38
附录40
聘请兼职咨询师协议书40
咨询师聘任登记表42
第四章 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管理文件43
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实施办法44
关于大一新生测试筛查访谈提纲的规定52
新生测试筛查访谈提纲(UPI版)56
在大二、大三学生中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的通知58
关于在毕业班学生中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的通知60
关于退学、转大专学生安全离校的处理办法62
危机月报工作制度63
校园危机处理的九个步骤66
附录75
心理发展中心院系通知单A75
心理发展中心院系通知单B76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报告单77
危机学生家属知情同意书79
第五章 实习工作80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习手册81
《隐私条例》涉及的实习教学和管理问题:工作原则85
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习培训大纲86
附录88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前台实习申请表88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见习协议89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实习咨询师上岗协议书91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实习生业务学习、相关培训资料93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中心接纳实习生时尊重其性别、
民族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规定96
第六章 学生心理协会相关文件97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98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章程99
清华大学“清心”学生互助心理热线部章程102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简介104
附录110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经典活动介绍110
清华大学“清心”学生互助心理热线上岗要求112
清华大学“清心”学生互助心理热线来访学生登记表113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
项目运行情况总结114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接线员 专业培训督导体系116
第七章 工作总结119
2011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总结120
2012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总结129
2013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总结138
附录148
“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48
“大学生情商与影响力”课程教学大纲150
“大学生心理训练与潜能开发”课程教学大纲152
“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课程教学大纲155
“大学生自我成长”课程教学大纲158
第八章 工作报告161
适应教育与养成教育:综合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工作重点162
对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工作的思考173
让心灵散发出阳光的味道183
清华大学连续四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88
美国、加拿大两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工作对我校工作的启示195
三支队伍紧密结合,三个层次开展工作202
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清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7
清华大学以危机应对为主线,提高全员心理健康水平217
深化认识、扎实工作,实现全员心理健康教育220
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方案232
探索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243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试点督导评估247
“大学生心理训练与潜能开发”课程建设总结
暨申报清华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奖总结279
附录28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