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作为蒋介石夫人,为什么要在蒋氏的政敌张学良身陷囹圄时反而对这位政治囚徒给予无微不致的关怀与照顾?关于两位民国要人关系之谜始终众说纷纭,《张学良与宋美龄真相:藏在心底的私密》通过近年解密的《张学良日记》,揭开蒙在二人身上的神秘面纱。
窦应泰,1946年出生,辽宁铁岭人,中国作协会员,东北史专家及张学良历史专题研究学者。
引子 张、宋话题的缘起
张学良与宋美龄的关系为何也成了谜团?这不仅因为张和宋都是中国近代史中较有影响的人物,而且由于张学良和宋美龄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虽处于对立的地位,但友情却更加显现出人意料的亲密。尤其是2001年10月张学良在美死后公开的一批英文函件中,保留着大量他和宋美龄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让许多人发问:“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张学良看来,性与女人不是一回事
1946年后,宋美龄给张的信忽然多起来
张、宋的结识早于蒋、宋
第一章 政治阴影下的情与恨
宋美龄的面腮顿时泛起红潮。在张学良面前她心境复杂,但她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物,她很快举起酒杯,面带笑容地对张学良说:“汉卿,我也没有想到,当初带东北军去上海平息中英冲突的少帅,如今和大家终于坐在一起了。想起来,真是人生如梦,没想到我们还有今天的相见!”当宋美龄和张学良举杯叙旧的时候,一旁的蒋介石和阎锡山都惊呆了。
宋美龄有10年时间刻意回避张学良
当年在南京,宋美龄对张也耍过政治手腕
宋美龄改变态度的“五大要素”
第二章 西安,宋美龄的伤心之地
“夫人,让您受惊了!”她见张学良大步来到舱门下,不但没有“叛军”的凶相,还郑重地给她敬了个举手礼。也许正因为张的恭谨,才融化了宋美龄心中的坚冰。张学良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一霎间,宋关龄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她眼里竞蒙上一层淡淡泪光。
宋美龄有个解不开的“心结”
一年一度圣诞节,往事如梦难回首
第三章 阔别13年首次相逢
日子久了,赵四几乎连房门也不敢出。她住在房子里害怕地下室的蛇,可是,一旦外出又害怕那些狠命向人投掷石块的猴子。所以,新竹对于张学良来说,就是一个可怕的世界!他必须想办法让妻子搬出去,不然就要发生重大事情了。
新竹困境中的张、宋交往
宋美龄始终铭记初识的印象
第四章 柏拉图式情结
他也从宋美龄投来的羡慕的目光中读懂了她以言语无法表露的心迹。说不清为什么,在北方见过无数艳丽女子的张学良从不动心,而今在上海竞在这萍水相逢的宋美龄面前有些神不守舍了。
20年前的感情基础,促使宋氏关心张学良
书画作寿礼,张汉卿情愿割爱
蒋夫人飘然至高雄,指明基督之路
第五章 张氏迁台北,是宋美龄安排的第一步
宋美龄这封7月2日在台北写就的短函,英文依然如从前那样流畅。让张学良读后深感不安,此前他不仅从心里怪罪妻子于……第六章 张学良的离婚和结婚
第七章 蒋夫人庇护张氏,与宋子文亦有关联
第八章 蒋病殁前,宋美龄始终“盯”着他们
第九章 蒋夫人凄然离台,张学良顿失依托
第十章 十年一眨眼,曾经的友情竟然疏远了
第十一章 宋美龄暮年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十二章 张、宋谢幕前仍保持联系
“达令,阎百川的话也能听信吗?”在宋美龄心里依然保留着对张学良初识时的好感。尽管她不能与已有家眷的少帅进一步深交,但是她仍怀念旧情。如今当她听说张学良要到京拜会蒋介石,自然万分高兴。她作为南京政府最高长官的夫人,终于能够和年轻气傲的少帅平起平坐了。但是,当听到蒋介石想利用北京会晤之机软禁或暗害张学良时,她马上站在张学良的立场上,坚决反对阎锡山的做法。宋美龄进言:“阎锡山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是想利用我们之手,趁机除掉他的心腹大患。”宋美龄挽着蒋介石的手,来到静谷门前那两株高大的“人字柏”下,继续说道:“张汉卿不是拥兵自重的小人,他是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将才,又有大可利用的军事力量。我们为什么要除掉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呢?”
“夫人所言极是。”蒋介石听了宋的劝告,连连点头。当天下午,张学良等人抵达北京,蒋介石马上亲赴六国饭店与张密谈。不能参与政事的宋美龄一人躲在中南海的瀛台,忆起当年与张学良在上海短暂难忘的接触,心中生出许多感慨,她虽对风流倜傥的少帅很是倾心,然而因地分南北的阴差阳错,她最终选择了有总司令之职的蒋介石。尽管这桩婚姻有许多不如意之处,但她嫁蒋也算明媒正娶。她进蒋家是以蒋介石和前妻离异作为条件的。她知道在这方面,张学良是决然做不到的。
一想起张学良的往事,宋美龄就格外担心正在六国饭店进行的密谈。她知道蒋介石在排除政敌方面,从来都心狠手辣不留余地。不知为什么,宋美龄现在虽然已经成为蒋总司令最为宠爱的夫人,可在她内心深处,仍时常怀念着往事。特别是对当年在上海与张学良的短暂接触更是难以忘怀,她从张学良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他身上有种让人感动的爱国情结。如果少帅不爱国,只是个头脑昏昏的纨绔子弟,他就绝不会那么义无反顾地处理一触即发的中英危机。想起少帅当年在沪的所作所为,宋美龄的心底泛起感情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