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与民主战士。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红烛》、《死水》两集堪称新诗典范,在思想主题与诗艺形式两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准。作为苦研专精的学者,他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上迄风雅下至唐诗,无不有开拓性的创见。而作为为民众呐喊的民主战士,他更是如流星般绽放出异常的光彩。尽管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彷徨、徘徊与犹豫,但他*终还是找到了真理的方向。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联系到一起,从而汲取了大无畏的精神力量。面对倒行逆施、专制独裁的国民党政权,他不惧威胁恐吓、流血牺牲,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成为点亮黎明前*浓重黑暗的摇曳烛光,为尚处于迷茫困顿中的人们指明了是非对错,辨清了正义与邪恶。后继的人们踏着他鲜血染过的泥土,一步步抗争出新中国的美好明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引言 001
一、少年立志,清华试啼 001
二、旅美孤雁,高歌咏国 030
三、辗转任教,辛勤园丁 058
四、抗战跋涉,迅猛转变 106
五、血火抗争,壮美诗篇 164
延伸阅读 190
闻一多年谱 207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冬天(11月24日),闻一多诞生在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的瓦屋内。巴河从这里汇入长江,巴河镇是湖北省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明代曾作为盐米集散地而盛极一时。浠水两岸的景色秀美动人,自古多有文人墨客留下赞咏的诗句。这里气候温暖宜人、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尤以出产优质稻米闻名,可谓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