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木烁金化育先翔 西北工业大学德育研究与实践》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德育成果交流出版平台,旨在总结中发[2004]十六号文件颁发以来,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成绩和经验,促进理论和实践成果的转化、交流和应用,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镂木烁金化育先翔 西北工业大学德育研究与实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收录集结了一系列体现各学校工作进展和育人实效的理论创新、工作案例、特色经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等方面的成果。入选《镂木烁金化育先翔 西北工业大学德育研究与实践》的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各高校在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可喜成绩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镂木烁金化育先翔 西北工业大学德育研究与实践》内容包括德育理论的探索、德育工作实践与创新等,作者既有党群机关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有学生工作干部和研究生。文章坚持德育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
《镂木烁金化育先翔 西北工业大学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中国梦的文化功能是其推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动力
中国梦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文化现象,不仅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功能,而正是这种文化功能的存在,为中国梦推动大学生文化认同提供了直接动力。具体而言,中国梦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功能
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与精髓,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在根本上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中国梦作为当代主流文化发展的结晶,自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其精神内核,因此,中国梦的传播和践行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与引导。首先,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一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便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其次,中国梦引导大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所在,其内涵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由此可见,中国梦在一定意义上就等同于民族复兴之梦,就等同于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再次,中国梦向大学生传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正如所指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后,中国梦的实现要求全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