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车身设计 第2版》主要介绍了公路客车和城市客车的车身结构、材料应用、标准与法规、设计要点和工艺特点,并配有大量插图,以图解的方式来讲解当今我国客车车身的设计和工艺特点。
《客车车身设计 第2版》可供高校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客车企业的车身设计与制造工程师、检验人员以及客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设计与制造工程师参考使用。
《客车车身设计 第2版》是国内少有的系统研究和介绍客车车身设计的专著,全部内容来源于作者在一线的设计、生产实践的经验,书中对国内和国外代表车型的相关技术做了分析和研究,并以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客车车身设计全流程的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借鉴性。本书非常适合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也非常适合刚刚走上相关工作岗位的新人学习借鉴。
本书出版两年多来,收到很多客车业同行的建议,遂借此次再版机会对原书做了以下修改:
1改正了第1版中的一些错误,如图821(中顶板之间的对接方式)和图862(客车安全带带扣的两种形式)中合法与不合法的表述。
2删除了表22(底盘零部件的分组及其编号)、表23(电器和空调零部件的分组及其编号),原因是这两个表与车身关系不大。删除了“通过计算验证上部结构强度”这一节,原因是本书不想涉及太多的理论内容。删除了“关于全承载车身”一节,原因是全承载概念还存在很大争议。删除了表71(常用的整体式地板骨架方钢规格),原因是此表太过繁复。删除了“客车刮水器的设计与安装”和“前检修门和后舱门的设计”两节,原因是这两节的内容价值不大。
3重写了部分内容,如“客车的安全锤”一节,并改名为“客车的破窗器”。原因是这两年来出现了多种破窗方式,如电磁式击窗器和爆破式击窗器等,所以有必要重写。
4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图519中增加了一种合页铰链形式,图589新增一种新型发动机进气箱排水方式。
第1版的定稿时间是2012年9月,书中引用的是彼时旧标准。现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客车行业也不例外,截至2015年,很多标准都进行了修订。在本书第2版修订中,为保证原有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我们并没有对标准引用或解读方面的内容进行修订,恳请读者谅解并自行对照新标准解读。
由于写作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有关客车车身的标准及客车的
分类
11关于客车车身的标准
12我国客车的分类
13我国汽车产品的强制检验项目
第2章客车车身分组及客车型号
21客车车身分组
22客车产品的型号
第3章车身骨架总成
31车身骨架与车架的关系
32车身骨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
33座椅侧安装板
34客车车身结构的基础强度
35客车车身结构的上部强度
第4章前后围的设计
41前后围骨架的设计
42前后围蒙皮
43前后风窗玻璃
44设计、工艺和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5章客车侧围的设计
51侧围骨架的设计
52侧围蒙皮的设计
53客车侧舱门的设计
531侧舱门材料及铝合金侧舱门的一般
结构
532上翻式侧舱门的设计
533平移式侧舱门的设计
534气弹簧的力学特性
535散热器侧舱门的设计
536客车侧舱门锁具
537铝材料在客车车身上的应用
538客车车身用橡胶密封条
54客车乘客门的设计
541气动单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与
设计
542双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与设计
543内摆式乘客门的结构与设计
544气动乘客门的控制系统
55客车应急门的设计
56客车驾驶人门的设计
57客车的侧窗设计
571关于客车的侧窗玻璃
572封闭式单层玻璃侧窗
573封闭式中空玻璃侧窗
574铝框式推拉侧窗
575内置式推拉侧窗
576内翻式侧窗
577电动驾驶人窗
58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设计
第6章顶盖骨架与顶盖蒙皮
61顶盖骨架的设计
62顶盖蒙皮的设计
第7章地板骨架与地板总成
71客车地板骨架的设计
72客车地板总成的设计
721地板层
722客车踏步的设计
第8章客车内饰的设计
81客车顶盖内饰的设计
811前后内顶的设计
812中顶内饰的设计
813风道与内行李架的设计
82侧围内饰的设计
821驾驶人窗内饰板
822乘客门框内饰板
823客车侧围包层柱
824侧墙板、后包角和后墙板
83客车仪表台
84客车座椅的结构及安装
841客车座椅的结构及材料
842客车座椅的安全带及其约束
系统
843客车座椅强度及其安装
85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第9章客车的车身附件
91客车的护栏及扶手
911旅游或客运客车的护栏
912旅游或客运客车的扶手
913公交车的护栏与扶手
92客车的遮阳帘与侧窗帘
93客车的车载卫生间
94公交车的驾驶人后包围
95客车的安全顶窗
96客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97客车的破窗器
98客车的灭火器
99客车的车身标示贴
910客车的冰箱及饮水机
目录第10章客车的车身总布置
101客车车身与底盘的布置关系
1011大型客运车型的车身与底盘的布
置关系
1012公交车型的车身与底盘的布置
关系
102车身总体尺寸的限值
1021车身长度尺寸
1022车身宽度尺寸
1023车身高度尺寸
103车身内在尺寸的确定
1031车身坐标系的确定
1032轴距及前后悬的确定
1033车宽尺寸的确定
1034车高尺寸的确定
1035车身龙门框的确定
1036踏步尺寸的确定
1037乘客座间距的布置
1038乘客门、侧窗和侧舱门的
确定
1039前后围及其与侧围的装配
关系
10310顶盖的布置
10311车内地板的布置
10312车身总布置的标准符合性
检查
104典型车型的车身总布置
105客车驾驶区的布置
1051中国人体的H点标准模板
1052驾驶人H点的布置定位
1053驾驶人眼椭圆
1054基于驾驶人眼椭圆的视野
设计
106客车车身与电器的布置关系
1061客车外部灯具
1062客车内部灯具
107客车车身与空调的布置关系
1071客车的制冷空调
1072客车的采暖与除霜
1073客车内部的空气净化
108客车的质量参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