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走出去”,而且要走得更好、更稳?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产学研等方面的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相关成果编写成书。本书前面部分是12个管理要素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工程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和实施路径等;第二部分是12个典型项目的案例报告,精选了中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代表性的12个典型项目,力求公正、客观地进行记录,多方面完整体现其中蕴含的经验与教训。
适读人群 :政府人士,相关科研机构的学者、研究者,以及工程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
突出“一带一路”时代主题
对于中国工程企业来说,可将“一带一路”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的沃土,两翼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先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在前面,做好基础探索工作,不能简单地把国内的模式移植到国外去。多年来我们“走出去”的企业交的学费已经足够多了,简单地把中国模式移植出去,不可能成功,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践行“一带一路”应该更多地考虑利他为先、舍得为上,就像主席提出的新义利观。“一带一路”是以互联互通、硬件和软件为先的。正如前人所说“要想富,先修路”,硬件的互联互通是必要的,而更关键的还是软件的互联互通。同时,金融资本和产业需要更高效、有效地融合。
看点二:新书的五大特性:重大性、实践性、代表性、专业性、可读性。
重大性:紧扣“一带一路”这一重大选题。
实践性:关于“一带一路”落地的案例书籍。
代表性:七大央企,十一大领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项目
专业性:编委会阵容强大,行业专家智慧的结晶。
可读性:结构多样,图文并茂。
看点三:重磅人士重点推荐。给予本书高度评价。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原副主席、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等等业界知名人士联袂推荐。
《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经验与教训》一书于2015年6月出版后,业内人士给予了热情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基业长青案例中心从2016年年初开始,在编委会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下,开展了改版工作。
根据各方的建议,书名修改为《“一带一路”大实践——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经验与教训》,调整修改了原书近半的内容,新增了四章内容。在项目管理专题篇部分,袁立、刘玉珂、杨文诚、张纯岗、钱武云、白伟、程涛等专家对各自章节内容进行了修改。尤其是,刘玉珂先生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一章的修改中将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国际工程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一带一路’PPP市场机遇与挑战”是新增加的两章;在典型项目案例篇部分,原有的案例内容作了进一步丰富,每个典型项目案例都增加了“案例导读”和“专家点评”,补充了项目照片、时间轴、小贴士和插画,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和专业性。新增加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阿尔及利亚15000套住房项目”和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越南金瓯化肥工程总承包项目”两个案例。
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可谓是进入了4.0时代,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0时代是以劳务输出为主、2.0时代是以施工承包为主、3.0时代是以设计施工总承包为主,那么进入4.0时代的标志就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和民间智库等成了战略合力,持续形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环境;在微观层面,中国工程企业应该乘势而上,树立全球视野,持之以恒苦练内功,实现新的突破:
从理念突破到战略突破,要秉承丝绸之路精神,统筹谋划国际国内大局,系统升级国际化发展战略,让自身主动融入到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一带一路”建设之中。
从模式突破到市场突破,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建营一体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成功模式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战略定力深耕国际市场。
从管理突破到绩效突破,强化组织能力提升组织绩效是中国工程企业的当务之急,基业长青总结提炼了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组织能力建设的十大关键要素,其中的核心是做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支群英荟萃、梯队齐整的人才队伍。这就需要中国工程企业拿出战略耐力进行“百年树人”。
就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基业长青案例中心一直以来都在记录传播中国工程企业的探索创新,挖掘总结中国工程企业的最佳实践,分析提炼中国工程企业的经验教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业长青案例中心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管理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慧支持。也请广大读者对我们加以鼓励与指导、提出批评与指正。
中国工程企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要靠自身实力
孙子宇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本质?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基于国际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大势与中华民族最大的比较优势提出的一个大智慧,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共同富裕的世界梦。所谓中华民族最大的比较优势,首先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其次是我们靠辛勤和汗水积累起来的财富。
践行“一带一路”应该更多地考虑利他为先、舍得为上,就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义利观。“一带一路”是以互联互通、硬件和软件为先的。正如前人所说“要想富,先修路”,硬件的互联互通是必要的,而更关键的还是软件的互联互通。同时,金融资本和产业需要更高效、有效地融合。
对于中国工程企业来说,可将“一带一路”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的沃土,两翼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先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在前面,做好基础探索工作,不能简单地把国内的模式移植到国外去。多年来我们“走出去”的企业交的学费已经足够多了,简单地把中国模式移植出去,不可能成功,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基业长青长期为中国交建等企业提供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基业长青组织有关企业和专家总结了行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共同编写了本书,称得上是中国工程行业“走出去”知识管理的最新成果。如果中国工程企业能够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深入研究并消化,将会有助于中国工程企业练好内功,提升自身实力,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伟大战略。
序一 中国工程企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要靠自身实力
序二 重拾管理精神
第一版前言
改版前言
第一部分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题篇
第1章 国际工程战略管理
1.1 发展历程
1.2 战略优势
1.3 面临挑战
1.4 战略目标
1.5 市场开发
1.6 商业模式
1.7 团队建设
1.8 企业社会责任
第2章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2.1 国际工程合同的法律基础
2.2 投标阶段《技术建议书》的编制
2.3 投标阶段《商务报价书》的编制
2.4 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
2.5 分包合同管理
2.6 国际合同的风险管理
第3章 国际工程市场开发
3.1 “一带一路”为中国工程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3.2 海外承包事业的发展历程
3.3 必要准备
3.4 市场开发调研
3.5 项目信息选择
3.6 项目追踪与调研
3.7 政府框架项目
3.8 市场开发合同管理
第4章 国际工程投融资管理
4.1 项目交付模式选择
4.2 项目融资渠道选择
4.3 投融资风险管理
第5章 国际工程总承包设计管理
5.1 如何认识“E”和“D”
5.2 工程总承包中“E”的特点
5.3 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
5.4 突破设计困境的具体措施
5.5 “一带一路”背景下设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6章 国际工程全链条物流管理
6.1 包装质量管理
6.2 运输质量管理
6.3 设备物资信息化管理
6.4 全链条物流风险管理
第7章 国际工程税务管理
7.1 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国税制
7.2 纳税主体选择至关重要
7.3 主要税种和涉税内容
7.4 税收筹划主要原则
7.5 税收风险管理
第8章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
8.1 主要风险分类
8.2 市场风险识别与应对
8.3 决策风险识别与应对
8.4 管理风险识别与应对
8.5 技术风险识别与应对
8.6 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9章 国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9.1 起源与标准
9.2 国际同行管理实践
9.3 中国工程企业管理实践
9.4 重要启示
第10章 “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人才培养
10.1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人才支撑
10.2 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
10.3 重视领军人才培养
10.4 领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
第11章 国际工程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11.1 国际工程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
11.2 国际工程安全管理
11.3 国际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
11.4 国际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11.5 典型案例分析
第12章 “一带一路”PPP模式市场机遇与挑战
12.1 PPP模式的定义
12.2 PPP模式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12.3 PPP模式的核心原理
12.4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市场分析
12.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案例分析
12.6 中国工程企业进入PPP市场战略
第二部分 国际工程典型项目案例篇
第13章 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柬埔寨第一个BOT项目
13.1 企业简介
13.2 项目简介
13.3 项目前期
13.4 项目融资
13.5 现场准备
13.6 项目实施
13.7 竣工验收和试运行
13.8 项目运营
13.9 经验教训
第14章 澳大利亚中澳铁矿项目——最大的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
14.1 企业简介
14.2 项目简介
14.3 项目前期
14.4 项目实施
14.5 经验教训
第15章 土耳其安伊高速铁路二期项目——第一个中国高铁工程技术“走出去”项目
15.1 企业简介
15.2 项目简介
15.3 项目前期
15.4 项目实施
15.5 经验教训
第16章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水泥公司二期项目
16.1 企业简介
16.2 项目简介
16.3 项目前期
16.4 项目实施
16.5 经验教训
第17章 马来西亚槟城二桥项目——东南亚最长跨海大桥项目
17.1 企业简介
17.2 项目简介
17.3 项目前期
17.4 项目实施
17.5 合同管理
17.6 技术管理
17.7 质量管理
17.8 经验教训
第18章 沙特阿拉伯麦加轻轨项目——中东地区第一条轻轨
18.1 企业简介
18.2 项目简介
18.3 项目前期
18.4 项目实施
18.5 项目运营
18.6 经验教训
第19章 沙特阿拉伯拉比格燃油电站项目
19.1 企业简介
19.2 项目简介
19.3 项目前期
19.4 项目实施
19.5 经验教训
第20章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一期项目——第一个国际新能源工程总承包项目
20.1 企业简介
20.2 项目简介
20.3 项目前期
20.4 项目实施
20.5 采购管理
20.6 项目运营
20.7 项目二期
20.8 项目评价
20.9 经验教训
第21章 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第一个欧盟国家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项目
21.1 企业简介
21.2 项目简介
21.3 项目前期
21.4 项目实施
21.5 项目中止
21.6 经验教训
第22章 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及附属连接线项目——第一个中东欧国家大型桥梁工程总承包项目
22.1 企业简介
22.2 项目简介
22.3 项目前期
22.4 项目实施
22.5 经验教训
第23章 阿尔及利亚15 000套住房项目——大型设计施工总承包(DB)项目的实践
23.1 企业简介
23.2 项目简介
23.3 项目实施
23.4 经验教训
第24章 越南金瓯4080化肥工程总承包项目
24.1 企业简介
24.2 项目简介
24.3 项目前期
24.4 项目实施
24.5 经验教训
附录
附录A 历届基业长青项目管理年会主题
附录B 历届基业长青项目管理高管研修专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带一路”大实践 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经验与教训》:
自2004年起,中国通过对高铁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高铁通车、建设里程均达世界第一,中国高铁走在世界前列。恰好“一带一路”沿线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改造升级铁路系统的需求。因此,可以说中国高铁是“一带一路”的助推器,包括国家领导人都在为中国高铁“走出去”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
但是,中国的“走出去”之路并不平坦,中泰铁路、中关西部快线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等项目不断出现反复和波折。因此,深入研究第一个中国高铁工程技术“走出去”的项目——土耳其安伊高速铁路二期项目,是如何历经8年磨炼取得成功的,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走出去”切忌“想当然”,中土公司总经理给中国工程企业的提醒,是十分中肯的。国际市场的开发需要换位思考,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不是政治秀,也不是“大撒钱”,必须考虑特定市场的特定需求,找到国际市场的切入点。
国际工程项目难点不是工程技术而是国际商务,对于国际商务能力的重视需要引起中国工程企业的高度关注。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工程合同谈判与管理、国际工程融资、国际法律诉讼、国际工程分包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中国工程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能力。
中国工程企业必须摆脱对国内成功路径的依赖,适应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资源调配、环境保护、劳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做到与国际市场接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中国高铁“走出去”还有许多配套工作需要同步开展,例如高铁技术标准、高铁设计标准、高铁装备技术认证、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等方面的“走出去”。这些方面的工作可能不是单个企业能够完成的,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协调努力。
“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国家的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下,中国高铁一方面要不断做好技术研发,增强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总结国际市场开发规律,提高国际商务能力,中国高铁一定能够成为“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