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事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现阶段我国的用地资源紧张态势又十分严峻。于是,如何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和有限的情况下借助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来确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交通运输事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现阶段我国的用地资源紧张态势又十分严峻。于是,如何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和有限的情况下借助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来确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近年来,我国包括广西在内的各省份的公路、铁路、港口及航空等方面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同时,相关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但2009年以来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却显示,公路、铁路等方面的交通项目违法违规用地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公路、铁路等方面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用地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促进公路、铁路等方面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依法依规用地,在实践中我们有必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预测用地规模,严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失控。二是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三是进一步改进公路、铁路等方面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的用地服务工作。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路、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科学合理选址(线),指导建设单位做好相关用地报件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及时申报;同时,公路、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计划拟定、用地预审过程中,主动提出用地需求,防止项目重复建设和超前建设,强化节约用地。四是对接规划,保障用地计划。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布局,对相关交通规划项目要按主次、时序进行排序,优先保障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用地,积极争取用地计划,注重针对交通项目选址难以确定的特点,采用定项目不定区位的弹性规划方法,将项目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表,预留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要预先补划部分基本农田,保障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不受基本农田的限制。五是集约用地,维护农民权益。六是明确交通运输建设用地原则。首先要预留足够的用地,保证交通工程的可实施性,要进一步协调好与其他各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关系,做到与其他方面建设协调发展;其次,把握好规划阶段方案的不确定性,为今后相关交通运输的制式选型预留空间;最后,对目前方案尚不便决策的交通区段应多方案比选。七是在合理测定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用地需求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集约用地措施。从综合运输体系的角度看,可以通过调整运输结构,大力促进占地资源少的铁路、内河、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发展来实现交通集约用地。此外,做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前期工作,达到交通设施功能要求与减少用地间的合理统一,这对优化交通设施建设用地具有重要影响。事实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不能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目前,公路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盲目新建、扩建交通用地,出现选线不当、设计过于超前以及等级过高、路基两侧留地过多等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鉴于此种情况,在交通运输项目立项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土地、环境、资金等技术经济方面的条件,同时,要根据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路网状况和未来交通需求,来确定项目是否应该建设,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蒋满元,男,湖南永州人,博士,教授。近年来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金融研究》《投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财经论丛》《财经科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及教材多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 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指导思想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依据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交通用地
(二)灰色系统理论
(三)公路及高速公路
七、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广西交通用地现状及评价
一、“十一五”以来广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态势
(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二)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三)运输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进展
二、广西“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其对交通事业发展需求
(二)广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求
(三)广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及建设规划
三、广西“十一五”以来交通用地态势
(一)广西土地资源总体态势
(二)广西交通用地现状
第三章 广西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一、预测的总体思路及方法
(一)GM(1,1)模型原理及检验
(二)灰色关联分析
(三)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四)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构建
二、广西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一)GM(1,1)模型预测
(二)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三)优选因素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四)元模型组合预测
(五)广西交通建设用地需求近期及远景预测
第四章 广西交通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一、公路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公路建设用地数量与结构优化
(二)优化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
(三)坚持正确处理公路建设与保护土地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切实优化提升公路建设用地效益的技术与非技术标准
(五)切实强化乡村公路建设用地管理
(六)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结构与方式
二、铁路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三、机场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四、港口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五、管道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对策
参考文献
《区域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公路、铁路等方面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用地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促进公路、铁路等方面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依法依规用地,实践中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预测用地规模,严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失控。二是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一方面,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工期紧、任务重,而且大多属于线性工程,点多线长、用地类别多、涉及范围广,用地报批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公路、铁路等方面的交通项目属于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因此,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对维护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秩序具有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三是进一步改进公路、铁路等方面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工作。一方面,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路、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建设项目前期论证,确保科学合理选址(线),指导建设单位做好相关用地报件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及时申报;另一方面,公路、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计划拟定、用地预审过程中,主动提出用地需求,防止项目重复建设和超前建设,强化节约用地。四是对接规划,保障用地计划。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布局,对“十二五”交通规划项目按主次、时序进行排序,优先保障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用地,积极争取用地计划,注重针对交通项目选址难以确定的特点,采用定项目不定区位的弹性规划方法,将项目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表,预留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预先补划部分基本农田,保障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不受基本农田的限制。五是集约用地,维护农民权益。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用地标准核定用地规模,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原则;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立耕地开垦基金建立开垦耕地储备制度,组织做好耕地的开垦工作。六是明确交通运输建设用地原则。首先,预留足够的用地条件,保证交通工程的可实施性;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各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关系,做到与其他方面建设协调发展。其次,把握好规划阶段方案的不确定性,为今后相关交通运输的制式选型预留空间。最后,对目前方案尚不便决策的交通区段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交通用地与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其他产业用地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虽然国家为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而对交通运输重点项目用地予以倾斜,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用地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全国及广西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可耕地资源将会成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重要约束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