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以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铁路风险管理核心理论、铁路风险教育培训流程、铁路风险辨识、风险控制技术方法。书中重点阐述如何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风险的辨识、评估并编制出符合本企业的,由辨识项目、辨识内容和风险点组成的安全风险清单。其中,辨识项目是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或作业环节;辨识内容是风险因素,如脱轨、追尾、误操作、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风险点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位置、作业时机和作业方式。在编制风险清单基础上,掌握制定针对性防范风险的措施,建立针对设备(含工器具)和环境存在风险的“设备与环境风险库”和针对作业活动的“作业风险数据库”。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理论结合实际,强调深入浅出,适合作为铁路行业职工安全风险管理培训教材和铁路高等院校在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教育培训——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
第一节 在行动中研究风险管理
一、行动研究法概述
二、行动研究活动流程
第二节 安全风险意识的提升
一、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二、安全风险意识的主要内容
三、提升安全风险意识的途径
第三节 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一、风险
二、风险源、风险项、风险点
三、风险的分类
四、风险/事故链
第四节 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
一、风险管理
二、风险管理的阶段
三、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
第五节 铁路安全风险的影响与性质
一、铁路安全风险的影响
二、铁路安全风险的基本性质
第六节 铁路安全风险的基本要素
一、安全管理效能
二、铁路规划
三、设备设施质量的可靠性
四、自然环境因素
五、铁路运输外部环境影响
六、违章违纪误操作
第二章 风险辨识——认清安全风险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 风险辨识的基础
一、风险辨识的概念
二、风险辨识的流程
三、铁路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
四、常见铁路安全风险隐患
五、铁路安全风险辨识职责
六、作业静态安全风险辨识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节 铁路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一、风险信息资料的收集
二、风险信息资料收集技术
三、风险信息分析
四、建立安全风险辨识数据库
五、风险辨识数据库的持续改进
第三章 风险评估——分出风险的轻重缓急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
一、风险评估概述
二、风险评估的分级
第二节 铁路企业常用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一、风险概率定性估算法
二、风险事件后果估算法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四、故障假设分析法(事故风险预想法)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六、潜势风险预知方法
第三节 铁路企业常用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一、专家打分评价法
二、风险矩阵评价方法
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U℃)
四、概率危险评价法(PRA)
五、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第四章 风险控制——把风险置于把控之中
第一节 风险控制的基础
一、风险控制的概念
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三、控制措施的选择
四、风险防控机制
五、风险控制的主要工作
……
第五章 风险管理体系——做到风险管理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三、铁路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
铁路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根据管理范围的不同,通常分有两大类。一类是偏于微观作业层面的内容,也是现场生产涉及最多的静态作业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作业风险辨识主要包括4个部分:一是人的素质风险;二是现场管理风险;三是设备风险;四是作业环境风险。
另一类是偏于宏观管理层面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一是铁路运行风险(局部停运、大面积停运等);二是人身伤害风险;三是设备异常风险。其中人的风险和设备风险的内涵与前一类相应的两项基本相同。
这里重点分析偏于微观层面的作业风险内容的辨识。
(一)人的素质风险的辨识
在影响生产安全可靠性方面,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引起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性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存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风险因素辨识。
人的素质风险辨识是针对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风险辨识。人的安全素质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无形的特性,从表面看,无形的特性难以观察、辨识和测量,但是任何无形的特性都会自然地导出有形的表现。例如,误操作事故在铁路的运行、检修和安装中时有发生,是导致铁路生产事故的最大威胁,现场作业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人的风险行为就是误操作。防范误操作的关键是准确辨识操作者的安全素质,以做到有针对性地提升安全素质和岗位任用水平。
人的素质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员工的岗位安全资质、安全知识技能水平、安全生理素质和安全心理素质4个关键环节。
1.员工的岗位安全资质
员工的岗位安全资质包括是否受过职业技能教育,有无相应的学历证明和职业资格证书。要保证安全生产,就要保证各个工种都要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持证上岗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