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健康经济活动中、中药资源配置规律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经济规律问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粗放式、耗竭式的资源利用方式已不可延续下去,我国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已到极限,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中药资源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本教材是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的。主要内容有:①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代际优化利用理念、中药资源配置目标和优化配置方法;②中药资源配置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③中药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学分析;④健康需求与中药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优化;⑤中药资源化学产业发展中的信息化重构、数据库技术利用与健康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以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环境容量、生态阈值为基础,研究中药自然资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和关系,运用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宇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于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优化利用、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将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经济价值结合起来。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的应用型学科,需要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也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中药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应用经济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这就需要从循环经济角度研究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友好发展,利用伦理和政策机制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解决两者的矛盾问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11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界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为: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从速度粗放型增长转为质量效率型增长;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向新的发展阶段。中药资源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中药资源经济符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全面推动创新,协同拉动相关产业化链的创新。
环境保护、生态发展成为中药资源产业发展新趋势。中药资源产业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GDP统计,中药资源产业的贡献率已占全国医药产业总额的1/3。随着21世纪科技浪潮的兴起,中药资源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新兴产业,并逐渐将其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分析其经济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大多仍属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和大量废弃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并由此导致药材原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的天然药物资源濒于枯竭,环境和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药资源经济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当前环境治理与中药资源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创新发展方式。因此在理论上厘清中医药资源产业与环境经济的发展新理论,探究中药资源产业的运行机制,推动中医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中药资源生态伦理与政策机制,引导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引导社会绿色消费行为,建立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行业经济新理论。
可再生、不可再生中药资源优化配置。中药资源分为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中药资源包括野生、栽培的药用动、植物资源,而不可再生中药资源指药用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由于长期以来无计划的开采,取之过多,用之过度,保护不力,本来蕴藏量丰富的药材都在不断衰退枯竭,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因此,中药资源利用的代际优化配置问题成为当前工作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共享中药资源是指中药材开发利用中可供具有一定能力且有兴趣的单位及个人共同使用和消费的资源。共享中药资源包括中药材公共资源共享、中药培育开发共性技术共享、中药信息公共资源共享。由于中药材公共资源的共享性、环境限制的供给的地域性、市场经济利用的外部性及拥挤性必须建立伦理和政策机制进行优化配置。只有创新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经济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共享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平衡,保障中药共享资源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要具备代际互得互补、合理平衡、理性分配的生态与伦理价值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资源概述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稀缺性与中药资源产业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节 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章 经济效率与中药资源配置原理
第一节 经济效率与中药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二节 中药资源有效配置原理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中药资源配置
第四章 中药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 中药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环境伦理与中药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 中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第五章 中药可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节 中药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药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第三节 中药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决策模型
第四节 中药植物药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五节 中药动物药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六章 中药不可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节 中药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中药不可再生资源最优配置原理
第三节 基于税收问题的中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决策
第四节 中药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制度
第七章 中药材共享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一节 中药材共享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保护区中药材共享资源优化利用的社会与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野生中药材共享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第八章 中药资源核算
第一节 中药资源核算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药资源核算的内容和框架
第三节 中药资源核算的方法
第九章 中药生态资源环境价值评估
第一节 中药资源与环境价值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药资源环境市场评价方法分析
第三节 中药资源环境揭示性偏好方法分析
第四节 中药资源环境陈述性偏好方法分析
第五节 中药资源环境成本-收益分析法
第十章 中药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
第一节 中药贸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绿色壁垒对我国中药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 中药贸易的环境效应
第十一章 中药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循环经济实现的模式
第十二章 中药生态环境促进的经济政策机制
第一节 中药生态环境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 中药资源产业化的废弃物与可交易排污许可制度
第三节 中药资源生态环境税收政策
第四节 中药产业生态管理中的政府补贴与押金制度
第五节 中药资源生态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
《中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一)中药资源的概念
1.中药
中药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和民族药。传统中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以传统加工炮制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工艺规范处理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者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辨证施用,一般是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少见或不见于典籍,而且应用地区局限,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及统一的加工炮制规范。民族药是指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天然药物,有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以民族医药理论或民族用药经验为指导,多为自采、自用,或采用巡回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中药、民间药和民族药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用药方面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丰富和延伸了中药的内涵,组成了广义的中药体系。
2.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者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养殖的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和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中药资源的来源极为广博,从自然属性来讲,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我国的中药资源基本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实际包含万余个物种,其中药用植物包含种以下单位,药用动物不含亚种,药用矿物以原矿物为单位。在中药资源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约占全部种数的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则不足1%。2013年开始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已掌握了1.2万种中药资源的分布信息,发现40多个疑似新种。
(二)中药资源的特征
1.自然属性
中药资源是自然的产物,较少凝聚人类的劳动,大部分是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力作用的结果,没有或者较少包含人类的一般劳动,如矿物药。随着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药已经可以通过人工栽培养殖和生物技术繁殖来增加供给量,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中药材品种都变成人工养殖或者栽培。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显示,我国目前经营的药材品种80%仍然要依靠野生资源。
2.区域分布不均性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0,直线距离5500k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各种中药资源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从整体来看,中药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中医称为道地药材。例如,东北代表性药用种有人参、五味子、刺五加、党参、鹿茸等;华南的代表药有广郁金、广藿香、广金钱草、广佛手、新会陈皮等;华东地区的浙江的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菊花等;中原地区河南的四大怀药:怀生地、怀山药、怀菊花等。从局部来看,野生中药资源又有广泛的散生性,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大面积分布。中药资源的不少种类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对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特殊要求。由于环境的影响,野生中药一些种类产生抗逆性导致物种基因变异使中药材的内在质量发生了变化,这是中医临床用药选择道地药材的物质基础。药用动物资源中,任何动物种类都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产生的生物化学物质变化给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提供了依据。矿物类中药资源虽然不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地壳演变,在特定地区和岩层内生成了矿石和化石,其分布也有一定的地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