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公平价值能否实现,要看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以保障与实现。因此,无论是民法上的公序良俗,还是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都体现了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由金彭年所著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对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内和国际法律制度作了较系统研究。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金彭年,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国际法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版权协会常务理事。1991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长期专攻国际私法和仲裁法,获教育部、司法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多项科研成果二等奖,在《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国国际私法》、《国际民商事程序法》等专著,主编《法治与发展论坛》。1995年和1999年两次获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由于对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1996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 引 言
1.1 利益、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1.2 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及特点
1.3 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与本质
1.4 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1.5 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2 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研究
2.1 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及其类型
2.2 公序良俗原则的确立
2.3 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2.4 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3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
3.1 公共秩序概述
3.2 公共秩序保留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
3.3 法律适用中的公共秩序
4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共秩序保留
4.1 国际商事仲裁概述
4.2 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
4.3 仲裁程序的合法性
4.4 仲裁实体法适用中的公共秩序
5 反倾销措施与公共利益的保护
5.1 反倾销规则中公共利益原则及其价值取向
5.2 公共利益原则引入反倾销立法的原因
5.3 WTO及其他成员方反倾销规则中的公共利益条款
5.4 我国反倾销中公共利益立法的沿革与检讨
5.5 在反倾销应、斥中重视公共利益的抗辩
6 世贸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研究
6.1 GATT/WTO框架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
6.2 WTO法律规则体系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法律特点
6.3 WTO争端解决实践对GATT第20条的解释
7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