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部分(1-2章),主要概述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方法及相关原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以地震"伤员流"为主线的地震伤病员救治(3-8章),包括伤病员发生、现场救治、医疗后送、住院救治、急性高原病防治、卫生防疫与心理救援等内容。第三部分(9-14章)主要分析以地震"救援力量"为主线的救援力量部署、本地力量与支援力量结构分析和卫生物资保障、协同指挥与配置效率等内容。第四部分为中国青海玉树地震应急医学救援评估报告,分为上下两篇,共计12个专题:上篇主要是分析以地震"伤员流"为主线的地震伤病员救治(专题1-6),包括伤病员发生、现场救治、医疗后送、住院救治、急性高原病防治、卫生防疫与心理救援等内容。下篇主要分析以地震"救援力量"为主线的救援力量部署、本地力量与支援力量结构分析和卫生物资保障、协同指挥与配置效率等内容(专题7-12)。
《地震应急医学救援“两期三段”研究:基于玉树地震医学救援实证分析》:
6.关于卫生防疫与心理救援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与医疗救援同期展开,1周内实现卫生防疫全覆盖。疫情监测与灾民疫苗接种同步进行,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动物防疫与鼠疫重点加强防控,预防性灭獭工作效果突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饮用水与食品监督工作有效展开,覆盖面广。同时,应急心理救援工作于72小时内启动,心理援助与伤病员救治同步,后期按计划开展灾区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二、玉树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力量部署分析
这部分研究主要基于“两期三段”特征,以“救援力量”为主线分析救援力量部署与指挥,包括医学救援力量部署、本地救援力量分析、支援力量内部结构分析、组织指挥、卫生物资保障与配置效率评估等内容。
1.关于医学救援力量部署
玉树地震医学救援力量的总量充足,医疗力量抽组更加快速,48小时内力量抽组与部署较一致;全程模块化部署体系迅速建立,“医防重建一体”的思想更利于救援效率提升,模块化部署体系更加成熟。灾区本地卫生力量水平存在局限但行动最快,在救援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支援力量就近快速模块化抽组,并按需求配置,医疗、防疫、心理、高原病防治力量要素齐全,技术水平较高。其中,区域支援力量抽组最迅速,72小时内医疗力量抽组近90%,力量抽组与部署更趋一致;战略支援力量为主要力量,采取就近原则抽组,四川省派出力量最多,部分战略支援力量部署在近灾区,军队支援力量大部分在灾区展开救治。
2.关于灾区本地力量
灾区本地力量反应迅速,90%的卫生人员就地展开早期伤病员应急医学救治工作。本地救援人员以26~35岁年龄组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专业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急救医学相关培训,救治范围存在局限性,卫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关于支援力量内部结构
医学救援支援力量专业构成以外科为主,药剂、医技人员配置偏低,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主要学历为本科,职称为中级。医护比与国内外救援队情况基本吻合,人员组成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强,集中医学救援优势力量,有效提高重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由于缺少高原病防治人员,应对特殊环境准备不足,导致支援力量急性高原病发生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