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以来,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主体的披露责任,以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水平。为此,本书以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为主体,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阐述:(1)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否能够利于公司资本市场形象的树立。(2)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影响产品市场中的媒体关注。(3)如何挑选董秘,来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水平。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层次,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目标。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就提出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任务,并于2004年推出了中小板,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虽然逐步成熟的资本市场日益满足了不同投资主体的融资需求,但依然出现很多问题:①对上市公司的事中事后监督不足,导致各上市板块的财务丑闻频现.如2009年五粮液虚假陈述、2010年云南绿大地欺诈上市、2011年汉王科技违法信息披露、2012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2013年北大荒违规信息披露。连续不断的财务丑闻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心存疑虑。②上市公司主体对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意识不高,导致信息披露不够及时。2014年1月27日,酒鬼酒发布公告称“1亿元在2013年年底被分三次盗取”。此时,距离发现存款被盗的2013年年底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投资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延迟带来的损失。另外,公司公告中关于被盗的相关信息披露较少。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是上市公司内控出现问题还是银行财务管理存在漏洞。③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不足,导致违规惩罚不到位。以2012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为例,根据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公司欺诈发行股票罪罪名成立,判处罚金850万元,仅占其IPO募资4.25亿元的2%。而2009年发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洪良国际虚假上市案中,公司被判处回购IPO时发行在外的5亿股股票,合计10.3亿港元,大于其在IPO时所募集的资金净额。
为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证监会提出了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改革,并于2013年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厘清和理顺新股发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实现监管转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市场约束,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良好基础”,并强调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这意味着IP0注册制改革措施的落实。
注册制的改革核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在IPO注册制背景下,证监会的职能将出现转变,不再对拟上市公司进行形式审查和股票实质价值的判断。由于弱化了财务指标等硬性门槛,将有效遏制权力寻租问题;同时,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壳资源”将不再紧俏。中国资本市场将真正地发展成为价值导向的资本市场。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提出了“先行赔付”“回购”等惩罚措施,加强了事后监管力度,倒逼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决定股票价格,以往对新上市股票追捧的现象有望得到遏制,投资者的认知和认可决定了股票发行成功与否及后市的走向。
显然,在IP0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公开、透明、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显著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以及公司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成功与否。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着投资者的大量“非理性行为”(炒短、炒差等),如何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培养投资者科学决策、赢得投资者信任和关注、顺利发行股票并树立公司形象成为(拟)上市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这离不开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IRM)的实施。
根据全美投资者关系协会(National Investor Relations Institute,NIRI)的定义,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利用沟通和金融手段,向投资者准确表述公司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战略营销活动,并以此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伴随着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也在中国逐步推行和发展起来。根据李心丹等人(2006)对当时中国上市公司的调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并不尽如人意:①非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尤其是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趋势、社会责任和环保信息、前瞻性和预警信息方面;②沟通方式单一,多限于基本的方式——诸如电子邮件、电话、印刷品等;③网站运用并不好,仅有56.5%的样本公司设有投资者关系管理主页:④并未有专门部门负责,仅21.0%设有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绝大多数是在董事会办公室下合署办公,或者由办公室或公关部门合署办公;⑤高管参与度不够,只有22%的高层提供了支持,13.7%的公司领导直接负责。较低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可能是股东忠诚度较低的原因。经过几年的发展,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在利用网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利用网上路演和网络问答等与投资者保持互动(冯彦杰等,2014)。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多年存在的信任问题,投资者并不看重或信任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信息内容。以社会责任信息为例,20.45%的机构投资者和35.80%的分析师表示根本不会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虽然他们认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赵颖,2011)。投资者的不重视可能会降低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动力。
胡艳,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自2004年起就读于南开大学.获公司治理专业博士学位。入选四川师范大学“251”第三层次人才工程,也是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决策理论方法”的骨干成员。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已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框架
第二节 核心概念和定义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
二、公共关系管理
三、信息披露
四、投资者注意力
五、IPO注册制改革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实践趋势
第一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趋势
一、理论的演进:从代理理论到对称理论
二、工作导向的变化:从股票市场导向到共赢导向
三、人员背景的变化:从财务背景到财务与公共关系的融合
四、组织活动的变化:网络信息促进多部门融合
五、注册制和中国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
第二节 信息披露的研究述评
一、价值效应
二、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三、信息披露的度量指标
四、研究评述和未来展望
第三节 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述评
一、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因素
二、投资者注意力的价值效应
三、投资者注意力的度量指标
四、研究述评及展望
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信息与理性预期均衡
二、投资者关系管理与IP0抑价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
第二节 媒体报道和广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媒体报道和广告的资本市场效应
二、媒体报道和广告的治理效应
第三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效应的逻辑模型构建
小结
第四章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绩效检验设计
第一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假设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IP0抑价的影响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假设
一、媒体报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二、媒体报道对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变量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度量
二、资本市场的度量
三、媒体报道的度量
四、控制度量
第四节 研究模型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价值效应
二、媒体报道的价值效应
小结
第五章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绩效检验分析
第一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二、投资者注意力、周日历效应与IP0抑价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与IP0抑价
四、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注意力与资本成本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
……
第六章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信息与权益资本成本模型
附录B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度量过程
附录C 企业社会责任与信息披露的描述性统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