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初版于2006年,历经多年教学实践,不断锤炼更新,深受读者喜爱,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引入科学理论,注重系统学习。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沟通理论,着重阐述人力资源理论对人际关系理论的改良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为有效掌握沟通技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战演练,注重能力培养。全书以基本理论作先导,以案例学习为载体,通过设计情境模拟、实战演练、角色扮演以及案例分析等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有效掌握沟通技巧。
(3)编写本土案例,密切联系实际。书中编写和收录了许多本土案例,力图将管理沟通理论与国内管理沟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更具实用性。
第4版是最新版,适应管理沟通教学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包括:对第2章“管理沟通”和第10章“自我沟通”做了结构调整和内容补充;在第9章“人际冲突处理”中增加了课堂互动练习;在第16章“跨文化沟通”中补充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习俗的介绍;在第17章“未来组织的管理沟通”中增加了微信平台在管理沟通中的应用等。
本书非常适合用作本专科教学、MBA教学及企业内训教材。本书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中英文对照的电子课件,以及作者精心编写的案例分析提示等),采用本书作教材的教师可登录人大经管图书在线(www.rdjg.com.cn)免费下载。
作者简介
康青,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在企业从事口译工作。199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英国访问学习。
1998年回国后,从大学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科研转向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MBA、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管理沟通”和“员工绩效管理”等课程,主编和翻译了近20种管理沟通教材和专著。其中,代表作有《管理沟通》、《管理沟通教学案例》、《管理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跨文化沟通》、《友爱的公司》和《商务与管理沟通》等。
康青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在企业从事口译工作。199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英国访问学习。
1998年回国后,从大学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科研转向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MBA、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管理沟通”和“员工绩效管理”等课程,主编和翻译了近20种管理沟通教材和专著。其中,代表作包括《管理沟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沟通教学案例》、《管理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跨文化沟通》、《友爱的公司》和《商务与管理沟通》等。
第1章 沟通概论
第1节 沟通的定义
第2节 沟通的基本模型
第3节 沟通的要素
第4节 沟通的方式
第5节 沟通中的障碍
第6节 有效沟通的策略
第2章管理沟通
第1 节 管理沟通的定义
第2节 管理与沟通的关系
第3节 管理沟通的作用
第4节 影响管理沟通的主要因素
第5节 有效管理沟通的策略
第3章 管理沟通的相关理论
第1节 古典组织理论
第2节 人际关系理论
第3节 人力资源理论
第4章 组织沟通
第1节 组织沟通的含义及类型
第2节 纵向沟通
第3节 横向沟通
第4节 组织中的沟通网络
第5节 组织的外部沟通
第5章 群体、团队沟通
第1节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第2节 群体沟通
第3节 团队沟通
第4节 团队决策
第5节 成功团队的特征
第6章 会议沟通
第1节 会议的目的与类型
第2节 会议的组织
第3节 会议议程
第4节 会议记录
第5节 会议中的角色
第6节 与会者的座次
第7节 有效会议的组织
第7章 危机沟通
第1节 危机的特征
第2节 危机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3节 危机沟通的类型
第4节 危机沟通中的障碍
第5节 危机沟通的策略
第6节 危机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第7节 与媒体进行危机沟通的技巧
第8章 面谈
第1节 面谈与自发性交谈的差异
第2节 面谈的目的和种类
第3节 绩效反馈面谈
第4节 招聘面试
第5节 面谈者的技巧
第6节 面谈对象的技巧
第9章 人际冲突处理
第1节 冲突的类型
第2节 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第3节 人际冲突的过程
第4节 人际冲突的处理方式
第5节 人际冲突中的沟通策略
第10章 自我沟通
第1节 自我沟通的定义
第2节 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的差异
第3节 自我沟通的作用
第4节 自我沟通的方式
第5节 自我沟通中的主要障碍
第6节 自我沟通的策略
第11章 倾听
第1节 倾听的特征和类型
第2节 倾听的障碍
第3节 有效倾听的策略
第12章 非语言沟通
第1节 非语言沟通的定义
第2节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第3节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第4节 常见肢体语言的解析
第5节 形体暗示的解析
第6节 空间暗示的解析
第7节 时间暗示和音质暗示的解析
第13章 口头沟通
第1节 演讲的类型及其目的
第2节 演讲的方式
第3节 演讲的准备
第4节 成功演讲的特点
第5节 解答问题的技巧
第14章书面沟通
第1节 书面沟通的特点
第2节 书面沟通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3节 书面沟通的基本形式
第4节 商务信函的结构、种类和标准
第5节 有效书面沟通的策略
第15章 压力沟通
第1节 压力的来源
第2节 压力的影响
第3节 压力的识别
第4节 缓解压力的沟通策略
第16章跨文化沟通
第1节 跨文化沟通的含义及模型
第2节 缺乏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表现
第3节 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第4节 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
第5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6节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第7节 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第8节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第17章 未来组织的管理沟通
第1节 未来组织管理沟通的含义
第2节 学习型组织的沟通特征
第3节 虚拟组织的沟通特征
第4节 网络沟通的特征
第5节 网络沟通的主要形式
第6节 网络沟通存在的问题
第7节 网络沟通的策略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在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管理沟通”的课上,向一位男同学提问,他还未回答脸就涨得通红。课后,这个学生腼腆地走到讲台前。当时我想,也许这位学生会对我说,他平时很内向,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不善言辞,希望老师不要在课上为难他。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他却诚恳地对我说,正是生性胆小的弱点,往往让他在公众场合不知所措,内心感到很纠结。因此,他十分期待通过修学 “管理沟通”课程,在沟通能力上获得提升,并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面对这样一位求知若渴的学生,面对这样真诚恳切的期待,我十分感动。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在案例研讨中,在情境模拟中,在课堂互动中,都能够看见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日渐成熟的表现。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管理沟通”课程期末演讲考试中,他以流畅、自信、出色的演讲获得了优异成绩,与学期初相比判若两人。在学校60周年校庆期间,那位学生来看望我,并且不自豪地说,他现在已是一家外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了。他十分怀念在校期间学习“管理沟通”课程的那段宝贵时光,正是通过学习管理沟通,他获得了自信,增强了沟通能力。
这个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沟通技能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何等重要!同时也表明,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研修加以提升和完善的。毫疑问,出色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你在职场上迈向成功。事实上,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已成为一位出色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