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中国企业如何回答总理之问
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和国外的一样书写流畅?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发问。世界达沃斯年会上一支好用的圆珠笔牵动了大国总理的心。
中国号称是世界工厂。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近一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企业可以制造出遨游太空的神九、神十,也可以制造出创造潜海纪录的“蛟龙”,但是却生产不出一支好用的笔芯,就连陶瓷、中药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产品,中国制造也和发达国家的产品有很大的差距。抛开高端仪器设备等高精尖产品不说,即使是最基础、最普通的产品,中国企业也没有做到极致。中国制造的问题出在哪里,中国企业该怎样回答总理之问呢?
消费者“胃口”的升级倒逼中国企业转型。超过13亿人的庞大市场曾经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老百姓“填饱肚子”式的基本需求,让中国企业过了30多年轻松赚钱的好日子。然而,从30多年前的“缺衣少食”到如今的“酒足饭饱”,中国老百姓的“胃口”已经“变刁”了。他们不再为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埋单,相反却是满世界去寻找让他们心动的产品。
就在许多国内企业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叫苦连天的同时,却有大量中国游客到法国、日本和韩国疯狂扫货。仅2015年春节期间,就有45万中国游客到日本购物,消费总额达60亿元人民币。中国游客喜欢购买的不仅有香水、箱包服饰等顶级奢侈品,也有像剃须刀、菜刀这样不起眼的小商品。如何生产出老百姓喜欢的产品,是中国企业必须要做的功课。
众多小微商机累加起来就是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商品,放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度里,都意味着巨大的销量和利润。就以李克强关心的“圆珠笔”为例,2011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份政协提案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圆珠笔达380亿支。即便按中国市场每支圆珠笔1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数百亿支圆珠笔就可以为中国企业创造数百亿元的销售收入。
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差不多都已被外资品牌占领,婴幼儿奶粉在国外品牌的进攻下可谓是不堪一击,而像高端电子产品更是基本上见不到国货的身影。随着跨境电商等“海淘”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企业在更多领域里会处于艰难境地。如果不重视这些小产品,中国企业就会把更大的市场空间拱手让人。
好产品最终卖的都是科技附加值。一支好用的圆珠笔其实是一件“高科技”产品。生产一支圆珠笔要涉及墨水生产、笔尖珠芯材料制造等多项关键技术。这其中,对笔尖珠芯的要求尤其苛刻——直径不到1毫米的不锈钢笔尖珠芯,要具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不能与颗粒度极小的墨水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相关技术、工艺和设备落后,中国生产的圆珠笔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常用的圆珠笔,美国卖199美元,中国制笔厂利润才1美分,仅占产品售价的1/200。大量利润落入国外公司手中。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包括陶瓷制品这样中国曾占有优势的领域中,中国企业所谓的“传统工艺”也已经被国外的现代工艺全面超越。比如国际先进企业的骨瓷烧制温度为970℃,由于瓷器在900℃左右的收缩性很小,能保持原胎模样,其成品率达90%。但中国企业还是要1200℃、1300℃才能烧制骨瓷,成品率只有10%。科技落后所造成的产品质量和成本差距,致使大量中国陶瓷企业最终倒闭。华为公司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才是企业青春不老的真正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