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逗留期间,看到了一些新鲜事物,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身份平等。我很轻易地发现这件大事对社会进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它给予舆论一定的方向,赋予法律一定的方针,提供给执政者新的箴言,赋予被治者特有的习惯。
没过多久,我又发现这件大事所产生的影响远甚于政治措施与法律,而且它对政府的限制作用绝不逊于对公民社会的限制作用。它既在制造言论,激发情感,破旧立新,又在改变非它所产生的一切。
所以,研究美国社会越深入,我就越觉得身份平等是一件根本大事,而一切个别事物似乎都是由它产生的,因此我一直将它看作我整个考察的集中点。
当我将目光转向法国所在的半球时,我觉得这里的情况和我在新大陆看到的情况差不多。我发现,在法国所在的半球,尽管身份平等未达到美国那样的程度,但是却在不断接近它,而且,主导美国社会的民主,似乎也正在欧洲迅速发展。
从这时开始,我就有了撰写此书的念头。
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我们中间开展。谁都感觉到了它,但观点却各不相同。一些人觉得,它属于一种新现象,出自偶然,有希望将其遏制;而另外一些人则断言,这是一场无法抗拒的革命,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最频繁、最持久的现象。
在此,我回顾一下七百年前的法国。那时,法国被一小部分拥有土地、统治居民的家族所占据,统治权随着遗产的继承而代代相传,权力成为人对付人的唯一手段,而地产则成为强权唯一的源泉。
然而在法国,僧侣阶级的政治权力开始建立,并且迅速扩大。僧侣阶级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穷人与富人,属民与领主,都能加入僧侣阶级的行列。通过教会这一渠道,平等渐渐渗入政治领域。原先那些被终身奴役的农奴,现在能以神甫的身份和贵族平起平坐,而且常常是国王的座上客。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安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人们开始渴望一种能调整这种关系的民法。于是,法学家便应运而生。他们从阴森肃穆的法庭大堂走出来,离开狭小的、布满灰尘的办公室,出没于王公大人的宅邸,坐在穿貂披甲的封建男爵身边。
当国王们由于好高骛远而破产,贵族们由于勾心斗角而倾尽家产时,平民们却由于经商而变得富有起来。金钱的影响开始波及到国务。商业成为迈进权力大门的新阶梯,金融家们结成一个既受人鄙视又被人奉承的政治权力集团。
民智慢慢开化,人们对文学与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这样一来,知识便成为事业成功的必备要素,科学变成了为政的手段,智慧也成为一种社会力量,文人涉足政界。
随着通向权力大门的途径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不看重家庭出身。十一世纪时,贵族这一头衔还是无价之宝,但到了十三世纪,这一头衔用钱就能买到了。1270年,贵族头衔开始允许出售,结果,平等也被贵族阶级带进政府。
这七百年来,贵族有时会反对王权,有时则为了和对手夺权,而将政治大权交给人民。
更为多见的是,为了贬低和压制贵族,国王让国内的下层阶级也加入了政府。
法国国王总是以最积极、最彻底的平等主义者自居。当他们野心满满、力量强大时,会想方设法将民众提升到贵族的水平;当他们庸碌无能时,则容许民众提高到比他们自身还要高的地位。有些国王凭借自己的才能促进了民主,而另外一些国王则因无道而促进了民主。路易十一与路易十四,一直要求全体臣民在他们的王位之下保持平等,而路易十五则最终让自己与王室一起走向毁灭。
当公民们不再依赖封建土地所有制占有土地,动产已被看作财富以及可以产生影响、制造权势时,工艺的每一次发现,工商业的每一个改进,都迅速在人们中间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新的平等因素。此后,所有新发现的工艺手段,所有新产生的需求,所有满足新需求的想法,都是在走向普遍平等。奢靡、好斗、赶时髦,以及人们最肤浅的情欲、最高尚的激情,似乎都在让富人变穷、穷人变富。
自从脑力劳动成为力量与财富的源泉后,每一个科学发明,每一种新知识,每一种新思想,都应当被看作是人民即将掌握的权力的胚芽。诗才、口才、记忆力、内心美、想象力、思考力——所有这些上天随意降下来的资质,都在促进民主的发展;即便它们落到民主的敌人手里,也会因为显示了人类伟大的天性,而能继续为民主服务。所以,被民主征服的领域,将随着被文明与教育征服的领域的扩大而不断扩大,而文学则成为对所有人都开放的武库,弱者与穷人每天都能从里面取用武器。
回顾一下法国的历史,可以说在过去的七百年里,法国每一件大事都在推动着平等。
十字军东征以及数次对英战争,毁灭了十分之一的贵族,分散了他们的土地。地方自治制度,将民主的自由带进封建的君主政体中。枪炮的问世,让平民与贵族在战场上居于平等的地位。印刷术平等地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邮政不仅将知识送到穷人的茅舍门口,而且将它送到王宫的大门。基督教新教宣布所有人都可以同等地找到通向天堂的道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开辟出很多条致富的新路,让一些不知名的冒险家致富得势。
倘若从十一世纪开始研究法国每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将发现在每五十年末,法国的社会体制都会发生一次双重革命;在社会这一阶梯上,贵族在下降,平民在上升。一个从上面降下来,一个从下面升上来。如此一来,每过半个世纪,他们相互间的距离就会缩短一些,最终将汇聚在一起。
而且,这种现象并不是法国特有的。不管面向哪个地方,我们都能目睹相同的革命在整个基督教世界进行。
人民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类事件,都在促进民主的发展。所有人,不论他是自愿帮助民主取得成功,还是在无意中推动了民主;不论他们是主动为民主而奋斗,还是视民主为敌人,他们都为民主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所有人都汇聚在一起,在同一道路上为共同的目标而行动。有的人不由自主,有的人不知不觉,但他们都成为上帝的驯服工具。
所以,身份平等的逐步发展,是天意所定,必然的事情。这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它是普遍的、持久的,它随时能摆脱人力的阻挠,一切事和人都在帮它前进。
有些人认为一代人的努力能阻止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运动,这种想法是非常愚蠢的!有些人认为已推翻封建制度、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富人面前退缩,这种观点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在民主已然发展得这么强大,而它的敌对者已变得非常软弱的今天,民主不可能停滞不前!
那么,我们目前正在往哪个地方走呢?没有人能回答得了,因为已无法用对比的方法来回答。也就是说,如今在基督徒中,身份平等已扩大到过去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未曾达到程度,因此那些已经完成的庞大工作让我们不能预测还有什么工作可做。
我在写这本书时,一直怀着一种生怕上帝惩罚的心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情,是因为我知道这场无法抗拒的革命已冲破所有障碍进行了很多个世纪,而且现在仍在它所造成的废墟上前进。
无需上帝亲口说,我们就可以发现其意志的某些征兆。我们只要观察一下自然界一年又一年的正常运行以及事件持续发展的趋势就可以了。我未听到创世主的启示,就已清楚天上的星辰是按照其画出的轨道运行的。
倘若说今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及深入的思考,发现平等的逐步发展既是人类历史的过去,又是人类历史的未来,那么,单是这一发现本身,就会让这种发展具有至高无上的上帝的神启性质。所以,阻挠民主就意味着抗拒上帝的意志,各民族只有顺应上天为他们安排的社会情况。
依我看,在我们这一代,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出现了可怕的局面。席卷它们的革命运动已强大到不可遏止,但其速度并未快到难以引导。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命运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也很快会失去控制。
管理社会的人在我们这代所担负的首要任务是:引导民主;若有机会,重新唤起民主的宗教信仰;净化民主的风尚;规范民主的行动;逐渐用治世的科学来取代民情的经验,用对民主真正利益的认识来替代其盲目的本能;让民主的政策符合时间与地点,并按照环境与人事修正政策。
一个面貌全新的社会,要拥有一门全新的政治科学。
但是,我们却极少这么想。我们被抛于一条大江的急流处,伸着头望向岸上隐约可见的断壁残垣,但巨浪又将我们卷了进去,推至深渊。
我刚才讲述的伟大社会革命,在法国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要猛烈激进。而且在法国,这一革命往往都是任意进行的。
国家的首领从未考虑过为革命事先做些准备工作,革命是在违背他们的意愿或者在他们不知不觉间进行的。国内最有势力、最富有知识、最有道德的阶级,压根没有去寻找控制革命以便对它进行领导的办法。所以,任民主被其狂野的本能领导,让民主像一个没有父母照顾、流浪街头、只看到社会的弊端与悲惨、自力更生的孩子那样,独自成长壮大起来。在它忽然掌权之前,人们貌似还未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在它掌权之后,人们对其每一个要求都千随百顺、言听计从,将其视为力量的象征。然而到后来,当它因为举止过分而削弱时,立法者便制定出轻率的法案去消灭它,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引导、纠正它;立法者不想让它学会治国的方法,因而处心积虑地要将它排挤出政府。
这样一来,尽管民主革命在社会的实体内发生了,但在法律、思想、民情以及道德方面却未发生让这场革命变得有益而必不可少的相应变化。所以 ,尽管我们有了民主,但却缺少能减轻其弊端以及发扬其固有优势的东西;我们仅看到了它带来的坏处,却没有获得它可能提供的益处。
当王权在贵族阶级的扶持下安然无事地统治欧洲各国时,人们在不幸之中还能感受到一些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幸福。
某些臣子享有的权力,为皇亲国戚的暴政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在国王方面,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民众面前就像神一般,所以当民众如待神般尊敬他时,他绝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力。
在人民之上的贵族对待人民的命运,就如牧人对待自己的牲口一样,仅有同情却关心不足。他们并不觉得穷人和他们平等,他们关心穷人的际遇,就相当于关心上帝托付给他们的任务。
人民从来没有奢想拥有非分的社会地位,也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和首领平等,他们认为自己直接受首领的恩惠,压根没想过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当首领宽宏公正时,他们爱戴首领,并且毫无怨言地服从首领的严苛统治,不觉得卑微,似乎是在承受来自上帝的不可违抗的惩罚。另外,习惯与民情也给暴政划定了界限,给暴力的行使做了某些限制。
因为贵族压根未想过谁会剥夺他们自以为合法的特权,而奴隶又觉得他们卑微的地位是无法更改的自然秩序,所以人们觉得在命运这么悬殊的两个阶级之间,可以形成某种彼此照顾的关系。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不平等与苦难,但是双方的灵魂都未堕落。
人们之所以会变坏,绝不是因为当政者行使权力或者被治者习惯于顺从,而是因为当政者行使了被视为非法的暴力以及被治者被迫服从于他们认为是侵夺、压迫的强权。
一方面,是一些人集财富、权势以及闲适于一身,因而可以奢华地生活,追求享乐,讲究高雅,品味艺术;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人终生劳作、粗俗、野蛮、无知。
然而,在这群粗蛮、无知的民众中,你也可能发现炽烈的激情、高尚的情操、笃定的信仰以及淳朴的德行。
如此组建起来的社会,可能具备稳定性与强大性,还可能有其光荣之处。
然而就在此,各阶级开始混合起来,一些隔离人们的屏障不断倒塌,财产渐渐分散,归多数人所有,权力也慢慢由多数人来分享,教育日趋普及,智力逐渐相等,社会情况也越来越民主。最终,民主平稳地实现了它对法治与民情的控制。
于是,我想象出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将法律看作是自己的创造,他们爱护法律,并且心甘情愿地服从法律;人们尊敬政府的权威,是由于必要,而不是由于它神圣不可侵犯;人们对国家首长的爱戴尽管不是很浓烈,但确实是源自内心真实的情感。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而且他们的权利都得到了保障,所以在人们之间,将形成牢固的信赖关系以及一种不卑不亢的彼此尊重的关系。
人民清楚自身的真正利益后,自然会明白:要想享受到社会的公益,就必须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此一来,公民的自由联合将取代贵族的个人权威,国家也不会出现暴政与专横。
我觉得,依据这种方式建立的国家,社会不会止步不前,而社会本身的运动也可能循序渐进。虽然民主社会没有贵族社会那么华丽辉煌,但其苦难也不会很多。在民主社会,不会有过度的享乐,但福利将大大普及;不会出现特别突出的科学,但无知将大大减少;尽管仍存在不良行为,但是犯罪率却将大大降低。
即便不存在狂热的激情与笃定的信仰,教育与经验偶尔也会激励公民英勇献身、付出巨大的牺牲。由于每个人都一样弱小,因此每个人都觉得自身的需要和其他同胞的需要一样。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帮助同胞才能获得同胞的支持,所以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身利益和社会的公益是一致的。
总体来说,国家将不再那么辉煌、荣光,也可能不似从前那般强大,但是大部分公民会获得更大的幸福,而且人民也不再寻衅闹事;然而这并不是由于他们不期望过得再好一些,而是由于他们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
尽管在这种秩序下,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尽善尽美,但社会至少具备能让事物变得更善更美的全部条件,而且人们只要永远不接受贵族制度兴办的社会公益,就将在民主制度下享有这一制度带来的所有好处。
然而,在摒弃祖传的社会情况,并且不顾一切地将先辈的所有制度、观念与民情全都抛弃之后,我们又用什么来取代它们呢?
王权的威严丧失了,但是并没有用法律的尊严来取代。在当代,人民轻视权威,同时又惧怕它,而且和过去尊重权威给他们造成的损失相比,这种惧怕给他们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
我认为我们损害了原能独自抵抗暴政的个人的存在。然而,我又看到政府独占了从家庭、团体与个人手中夺来的所有特权。如此一来,尽管说由少数几位公民掌控的权力,偶尔具有压迫性、常常具有保守性,但它却让全体公民成为了弱者,从而屈服于它。
财产的细分缩短了贫富差距。然而,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缩短,贫富双方又似乎发现了相互仇恨的新依据。他们向对方投去充满恐惧与嫉妒的眼神,都在琢磨着将对方拉下权力的宝座。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具有权利的观念,双方都觉得权势是目前唯一可以信托的以及未来的不二保障。
穷人保留了祖先大部分的偏见,却未保留祖先的信仰;他们保留了祖先的无知,却未保留祖先的德行;他们将获利主义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却不清楚有关这一主义的科学,而且和他们过去的献身精神一样,他们现在的利己主义也是源自愚昧。
社会之所以稳定安宁,绝不是由于它认为自己繁盛强大,而是由于它承认自己衰弱落魄,担心自己禁受不住折腾而崩塌。所以,每个人都目睹了恶,但没有谁有勇气与毅力去为善;人们怀抱过希望,发过牢骚,感受过悲伤,表达过喜悦,但都像老年人软弱无力的冲动一般,未获得任何突出、持久、满意的结果。
如此一来,我们在放弃过往体制所能提供的好东西的同时,并未得到现行体制可能提供的好东西;尽管我们亲手摧毁了贵族社会,但在环顾四周的残垣断壁时,又有些眷恋不舍,好像想永远留在那里似的。
知识界所出现的局面,其可叹之处并不比这逊色。
在前进过程中备受阻挠,却又敢于尽情发展的法国民主,清除了所有障碍:可以打倒的统统打倒,不可以打倒的则想尽办法动摇其基础。它完全不是逐步占领社会,以和平方式统治整个社会的,而是在战乱中不断前进。凡是被斗争的热情所激发,在反对敌人的观点、暴行时让自己的观点超过其自然极限的人,都忘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发表了不太切合自身情感与笃厚天性的言说。
于是,发生了我们本不愿看到的异常动乱。
我反复回忆,还是没有找到过去有什么事情比现在的情景更可悲更可怜。在我们这代,人的观点与趣味、行动与信仰联系起来的天然纽带似乎已被割断,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能看到的人的感情与思想之间的和谐,仿佛正在一点一点地瓦解,甚至可以说,有关道德方面的所有规范都成了一堆废品。
在我们中间,还存在一些虔诚的基督徒以相信来世的宗教精神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些基督徒的确正在奋起,为人类的自由,也就是为所有高尚行为的基础而奋斗。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不会反对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然而,在异常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宗教加入了民主所要推翻的阵营,并屡次压制它所提倡的平等,视自由为敌人;而倘若和自由联手,它能让自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
在这些信教者身边,我发现有些人与其说是期盼天堂,不如说是面对今世。他们之所以拥护自由,既因为他们觉得自由是所有高尚品德的基础,又因为他们将自由看作所有福利的源泉。他们真心期望自由获得权威,期望人们受到自由的恩泽;而且我清楚这些人之所以这么迫切地求助于宗教,是因为他们一定了解:没有民情的权威就无法建立起自由的权威,而没有信仰也无法形成民情。他们看到宗教加入敌人的阵营后,便停滞不前了。于是,有些人开始攻击宗教,而有些人则不再拥护它了。
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一些身份低微和出卖自己的人大肆颂扬奴性,而一些独立思考、品行高尚的人则为拯救人类自由进行着毫无胜利希望的斗争。然而在我们这代,却又时常看到一些出身高贵的人,持有与其高贵身份完全不符的观点,他们反倒颂扬起奴颜婢膝来。与此相反的是,另外一些人将自由描述得天花乱坠,似乎他们已亲身体验到自由的神圣与伟大,并且大声呼吁,为人类争取他们自己都尚未弄清楚的一些权利。
不可否认,一些品行高尚、爱好和平的人,因为正派、沉稳、富有、博学,而被身边的人推为领袖。他们对祖国满怀真切的爱意,时刻准备为它做出巨大的牺牲。然而后来,文明时常遭到他们的敌视,他们未分清楚文明带来的坏处与好处;在他们的意识中,只要是和“恶”有关联的观点,都同和“新”有关联的观点纠缠在一起。
在这些人身旁,我又发现另外一种人。他们利用进步的名义设法将人物化,一心追求不顾正义的利益、脱离信仰的知识以及没有道德的幸福。他们自诩为现代文明的卫士,自视甚高地担负起现代文明领头人的重任,窃据他们不配担当却又落于他们手中的职位。
那么,我们目前处在什么状态呢?
信教者在和自由斗争,自由的友人在打击宗教;高贵大度的人在赞扬奴性,卑躬屈膝的人呼吁独立;城市开明的公民反对任何进步,而不爱国、无气节的人却自诩为文明与开化的使徒。
难道过去所有世纪都和我们这个世纪一样吗?难道人们看到的一直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世界吗?在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关系是正常的,有德者没有才,有才者没有名,将爱好秩序和忠于暴君混为一谈,将热爱自由和轻视法律看成是一件事,良心投射到人们行为上的光并不耀目,所有事情,不论是荣辱还是真假,似乎都无所谓可或不可了。
我可以认为造物主造人就是为了让人永远在当今这种知识贫困中挣扎吗?不可以这么认为,因为上帝已为欧洲社会安排了一个较为安稳、平静的未来。我太了解上帝的意图,但是我不可因为自己无法深入了解而质疑它,我宁愿怀疑自己的智慧也不愿质疑上帝的公正。
我所讲的这场社会革命,世界上似乎有一个国家几近它的自然极限。在这个国家,这一革命是以简单的方法实现的;也可以说,这个国家未发生我们所进行的民主革命,就已获得了这场革命的成果。
上册目录
绪论/ 001
【第一篇】
第01章 北美的面貌/ 002
第02章 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未来的重大影响/ 011
第03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 033
第04章 美国的主权在民原则/ 042
第05章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须研究各州的过去/ 046
第06章 美国的司法独立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089
第07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098
第08章 联邦宪法/ 105
【第二篇】
第01章 为什么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175
第02章 合众国的政党/ 176
第03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184
第04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194
第05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 202
第06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了哪些好处/ 242
第07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后果/ 261
第08章 美国如何削弱“多数的暴政”/ 279
第09章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的主因/ 297
第10章 概述美国境内三个种族的现况并展望其未来/ 344
结论/ 445
原著者注/ 452
下册目录
序言/ 001
【第一篇】
第01章 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002
第02章 民主国家的信仰/ 008
第03章 为何美国人比其先祖英国人更喜好一般观念/ 013
第04章 为何美国人不像法国人那样热烈追逐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 019
第05章 美国的宗教是怎样得以利用民主本能的/ 021
第06章 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 030
第07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缘何倾向于泛神论/ 032
第08章 平等是如何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理念的/ 034
第09章 美国人的例子/ 037
第10章 为何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忽视理论/ 043
第11章 美国人以何种精神对待艺术/ 051
第12章 美国建筑的复杂性/ 057
第13章 民主时代文学的特性/ 059
第14章 文学的商业性/ 065
第15章 为何在民主社会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尤其管用/ 066
第16章 美国的民主是怎样改变英语的/ 069
第17章 论民主国家的诗的部分源泉/ 076
第18章 为何美国的作家和演讲家喜欢夸大其辞/ 083
第19章 略论民主国家的戏剧/ 085
第20章 论民主时代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有倾向/ 091
第21章 美国的议会/ 096
【第二篇】
第01章 为何民主国家爱平等甚过爱自由/ 102
第02章 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107
第03章 个人主义为何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来得强烈/ 110
第04章 美国人是如何以自由制度对付个人主义的/ 112
第05章 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117
第06章 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122
第07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126
第08章 美国人是如何以“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同个人主义斗争的/ 132
第09章 美国人在宗教上如何应用“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 136
第10章 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139
第11章 物质享受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效/ 142
第12章 为何有些美国人醉心于唯灵主义/ 145
第13章 平等怎样自然而然地将美国人分为诸多私人社团/ 236
第14章 对美国人仪表的若干考察/ 238
第15章 论美国人的严谨精神中的不严谨方面/ 243
第16章 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为何比英国人的轻浮/ 247
第17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何既变化万千又步调一致/ 250
第18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感/ 253
第19章 为什么美国人多怀进取之心却少有大志/ 266
第20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中的求官谋禄问题/ 273
第21章 为何大规模革命越来越少/ 275
第22章 民主国家的和平和战争/ 288
第23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中哪些人最好战、最革命/ 296
第24章 民主国家军队的复杂性/ 300
第25章 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305
第26章 略述民主社会里的战争/ 307
【第四篇】
第01章 平等使人爱好自由/ 315
第02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利于中央集权/ 317
第03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领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321
第04章 民主国家的中央集权/ 325
第05章 欧洲国家统治者最高权力的变迁/ 331
第06章 民主国家害怕何种类型的专制/ 343
第07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349
第08章 主题总括/ 358
原著者注/ 362
在结束我的研究之前,我想最后一次综述一下能够显示新世界面貌的各种特点,并且对平等给人们命运带来的一般影响下一个判断。然而,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让我觉得犹豫;在如此重大的命题面前,我感到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自己的智力也无法胜任。
我试图描绘和品评的新社会才刚刚诞生。时间还没有让它定型,导致它产生的大革命还在继续,从我们今天的所见所闻中,还无法判断哪些东西会随着革命本身的结束而消亡,哪些东西在革命结束后还会长存下去。
这个新兴的世界,还有一半正陷在旧世界的残垣断壁之中,在这个巨大混乱的世界里,谁也说不好哪些古老的制度和习俗能够劫后余生或完全消失。
虽然发生在社会面貌、法制、人们的思想感情等领域的革命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比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过的任何事情都要大。我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地往上回溯,一直追溯到古时候,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变化能跟现在的剧变相提并论。过去已经无法再为未来提供借鉴,精神正在逐渐坠入黑暗的深渊。
然而,在这个如此繁杂的图景中,我已经目睹了一些初具轮廓的主要特征。我接下来就要谈一谈它们。
在我眼中,善与恶在世界上是平等分布的,双方各占一半。巨富已经消失,小康之家却在不断增加。欲望和享受都在成倍增加,但是既不会出现巨大的繁荣也不会出现惨绝人寰的悲惨。每个人都有奋进之心,但胸怀大志的人却不多。每一个人都是孤立而软弱的,而整个社会却是活跃而强大的。个人做小事,国家做大事。
精神将会失去力量,但民情却很温和,立法也非常仁慈。虽然不再出现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最高尚、最光辉的德行,但人们的日常习惯是淳朴的,暴力现象极少出现,残酷手段更是闻所未闻。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类的财富也越来越有保障。生活虽然不再光鲜华丽,却也非常安逸和舒适。人们的享乐既谈不上高雅,却也不粗鄙。不再讲究繁文缛节,也没有低级趣味的喜好。既没有学识渊博的大师,也没有愚昧无知的平民。天才会越来越少,知识却被日益普及。人们理性的进步是由众人的微小努力积少成多的,而不是由某几个强人推动的结果。文学作品中的旷世杰作虽然不会太多,但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却会大大增加。来自种族、阶级、国家等领域的各种束缚将会消失,人类的大团结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让我从这些特征中找出一些最普遍和最显著的特点,我将会指出这个特点就是财产具有千百种不同的形式。极端现象会日趋减少直至消失;最高的东西将会逐渐下降,并且被中等的东西所取代;这些中等的东西比起世界上存在过的那些类似物品,显得既不太高也不过低,既不光彩也不逊色。
我环顾一下这些中庸的众生,就会为这种整齐划一的情景感到悲哀,并且为这里已经不复在的社会感到遗憾。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和最卑贱的人并存,最富有的人和最贫穷的人并存,最聪明的人和最愚昧的人并存,我总是习惯将视线从后者身上离开而只看前者,而且前者让我感到欢喜。然而,我知道这种欢喜来自我的弱点,当我在同时观察周围所有的一切时,只能从如此多的对象中挑选出最符合我心意的对象。而全能的上帝却不会如此,他的目光会触及全体事物,并且能同时将整个人类和每一个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自然会相信,让这位造物主感到赏心悦目的,并不是个别人的穷奢极欲,而是整个人类的巨大幸福。因此,那些我认为是衰退的东西,在上帝眼中却是进步的;让我感到不快的事物,他却非常喜爱。平等也许算不上崇高,但它却是非常正义的,正是因为它的正义性才让它变得美丽和伟大。
我希望自己能努力达到上帝的这个观点,并且试着用这个观点去考察和评判世上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断言新的社会情况在所有领域都优于旧的社会情况,但很容易能看到它们是不同的。
贵族时代所固有的一些弊端和美德,和现代人的个性格格不入,因此无法在他们之间流传。一些正当的爱好和恶劣的本性,在前者眼中是邪恶的,在后者眼中却是合情合理的。有的思想是从一方的想象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却被另一方的精神所排斥。这就好像两个迥然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善恶和优越点。
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能用已经作古的社会留下的观点来评判新诞生的社会。这种做法是有失公正的,因为这两种社会截然不同,毫无可比性。
要求现代人具有他们祖先所拥有的美德,也不是合乎常理的,因为祖先所在的社会状况已经是过去式了,而它所衍生出的一切善恶观点,也随着它的崩塌而陷入混乱,以至于难以辨识。
然而,现在还无法充分了解这些情况。
我已然看见,大多数当代人正从贵族时代所产生的章程、观点和思想中进行选择。他们会放弃其中的一部分而保留另一部分,并想要将保留的那部分带进新世界。
在我看来,他们的第二种想法,只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不应再保有身份不平等给人们带来的那些特殊优待,而是要确保平等给人们提供的新好处。我们不需要让自己和祖先相同,而是应当努力获得自己所应有的幸福。
当我的论述抵达终点后,我全面地回顾了一下我曾深入研究的所有不同对象,这让我既感到恐惧又怀有希望。我目睹了一些严重的危险,但它们是可以排除的;我目睹了一些重大的弊端,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避免或抵制。因此,我越来越相信,只要民主国家肯做,还是可以创造一个高尚而繁荣的社会的。
我知道,在一些当代人眼中,人民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无法自己做主,必然会受到种族、土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难以克服和无法理解的力量的支配。
这种消极错误的观点,会导致人们软弱不堪和国家畏缩不前。上帝既没有创造出完全独立的人类,也没有创造出全部是奴隶的人类。没错,上帝在每个人周围都画了一个他无法逾越的命运之圈,但是在这个广袤的范围里,人们还是可以变得强大和自由的。这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
平等是大势所趋,已非各国的人力可以阻止。然而,平等是导致自由还是导致奴役,是导致野蛮还是导致文明,是导致贫困还是导致繁荣,这都取决于各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