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苏德》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东线战场上红色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从德国“巴巴萨罗”计划闪击苏联,势如破竹令苏联背水一战。到斯大林格勒大反击,苏联连续对德发动“十次打击”,并最终攻克柏林,取得卫国战争的*终胜利。5年的艰苦奋战被作者截取为十几个关键点,通过对点的重点描述和连接,贯穿起了整个苏德战场的主线,使作品精炼而有深度,是一部苏德战史“精读本”。作者以其特有的横向思维和深厚的专业积淀,将纷繁复杂的苏德战争加以梳理,使战争背后的那些有关主义、信仰、民族性格、统帅决策、综合国力等诸多要素清晰而明确。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经过“深加工”的通俗军事题材读物,兼顾了专业角度和阅读需求。在形式上,作者甄选3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及绘画艺术作品,真实再现战争年代的诸多细节,使作品内容外延得以拓展,信息量巨大。
徐焰,国防大学技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少将军衔。现兼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先后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兼职教授;连续三次被评为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并荣获“全军杰出科技人才奖”。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日本防卫大学做访问学者和讲学。二十多年来出版学术著作二十多部,其中有一些被翻译成日、英文出版,1995年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对日作战史录》,是战后全面阐述中国观点的抗战史专著,江泽民主席当时曾为此书题辞。此外,还撰写过几十部电视剧剧本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播出,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特邀嘉宾。
序言
01 “卍”字旗同红星旗必然走向对决
02 “巴巴罗沙”计划实施令苏军措手不及
03 列宁格勒、基辅的防御战都出现悲剧
04 成为“港口舰队”的苏联红海军
05 莫斯科会战成为卫国战争首座胜利里程碑
06 1942年春夏苏军又出现新败退
07 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挡住两路德军
08 斯大林格勒反攻胜利彻底扭转战局
09 贫困的苏联产出比德国更多的武器
10 苏联以游击战在德军后方开辟了“第二战场”
11 民心士气消长影响苏德战场形势转换
12 战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交锋——库尔斯克会战
13 以持续反攻收复乌克兰
14 苏联空军转败为胜最终主宰天空
15 轮到苏军在白俄罗斯合围德军
16 横扫东南欧,再激战北极
17 苏军反攻直捣法西斯德国本土
18 取得战胜德国的最大荣誉——攻克柏林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