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不是某一个时刻的承诺和表白,而是之后一起走过的岁月。
一次携手,便是一世安稳;辜负了全世界,却只对你一个人好。
世间美的爱情,不是年轻时的忘我激情,不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是年华逝去、青春不再时,还能牵着彼此的手。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却能幸福相守一辈子;无论环境怎样变化,都能始终如一,经得起世俗的考验和平淡的流年。
来吧,且让我们相爱,趁你我,尚在人世。爱爱情吧,爱情是多么美好啊!说情话是多么动人啊!
适读人群 :大中学生,都市人群,文艺青年
◆ 徜徉于灵动的文字中,感受美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和林徽因、巴金和萧珊、郁达夫和王映霞……他们或生自盛世豪门,身份尊贵;或绝代风华,无人能及;或才情千万,傲然独立。他们的爱情有爱而不得的无奈,有人间烟火的哀怨,有慢慢变老的浪漫……无不感人至深,受千万人追捧。
◆ 畅销的作者,受关注的文章。收录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豆瓣、人人、百度、新浪、网易、腾讯等亿万网友推荐多的篇目,总阅读量达8亿以上。
◆ 开卷数据、京东销量证明的作者。徐志摩生、林徽因、陆小曼、拜伦、郁达夫、巴金、普希金等三十余位知名作者。
◆ 插图珍藏版。精心挑选50余幅精美油画,图文并茂,包装时尚精致,视觉效果与阅读体验俱佳,值得收藏。
徐志摩, 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林徽因,中国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少年成名,游历世界,学贯中西;后半生经历战乱,颠沛流离。一生著述不多,但均属佳作,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一片阳光》、译作《夜莺与玫瑰》等。
拜伦,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6�1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
一、爱你就像爱生命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林徽因:最后的解脱未始不是幸福
陆小曼:心从此麻木,不再问世界有恋
巴金:这是她的最后,绝不是她的结局——怀念萧珊
老舍:她那么看过我
郁达夫: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
朱自清: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
二、为了你,我可以丢弃一切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胡也频:初恋的自白
周作人:朦胧的初恋(初恋)
郁达夫:希望可以永远地不分离——郁达夫致王映霞的情书之一
林徽因:你并不离我们太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巴金: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再忆萧珊
郁达夫:为了你,我可以丢弃一切
马克思:以文字来传达亲吻——写给夫人燕妮的情书
萧红:致萧军(节选)
林觉民:与妻书
三、女人只是渴望恬静安稳的一生
我对你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的夜空,你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你在均匀地呼吸,我在寂静中劳作。
陆小曼:真情转换了我的生活方向
许地山:你为什么不来?
朱自清: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
林语堂:家庭,女人们踏进了归宿的窝巢
叔本华:女人只是渴望恬静安稳的一生
罗素:拥有真正的爱是逃脱自我藩篱的标志
培根: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胡适:贞操就是爱情吗
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济慈:致芳妮
马克思:致燕妮
拜伦:雅典的少女
普希金:给黛利亚
戴望舒:我的恋人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普希金:给一个异国女郎
徐志摩:你去
戴望舒:雨巷
济慈:冷酷的妖女
叶芝:当你老了
拜伦:分离之际
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
——再忆萧珊
巴金
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这一夜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
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耳朵倒叫得更响了。……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
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
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
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我用铺盖蒙住脸。我真想大叫两声。我快要给憋死了。“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
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
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车子的驶近,等待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后来,“文革”收场,封闭了十年的楼上她的睡房启封,我又同骨灰盒一起搬上二楼,她仍然伴着我度过无数的长夜。我摆脱不了那些做不完的梦。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总是那无限关心的叮咛劝告!好像我有满腹的委屈瞒住她,好像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好像我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
怎么我今天还做这样的梦?怎么我现在还甩不掉那种种精神的枷锁?……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即使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
……闹钟响了。听见铃声,我疲倦地睁大眼睛,应当起床了。床头小柜上的闹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我按照冬季的作息时间:六点半起身。儿子帮忙我穿好衣服,扶我下床。他不知道前一夜我做了些什么梦,醒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