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柏影》是著名作家阿来2016年小说作品,也是其“山珍三部”系列第三部。
“在那个僻远的村庄,花岗石丘就是他朴素美好的自然课堂。”
《河上柏影》主人公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五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
《河上柏影》堪称一首乡愁之歌,其间虽浸润着人世的复杂多变,情感的困惑挣扎,但灵魂终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爱,亲情的润泽、人性的温暖中升华,归于宁静。
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
有十年没写过中篇了。十年前在日本访问时,泡那里的温泉,突然想起青藏高原上的温泉,写了一篇《遥远的温泉》,后来就再也没有写过了。
今年突然起意,要写几篇从青藏高原上出产的,被今天的消费社会强烈需求的物产入手的小说。第一篇,《三只虫草》。第二篇,《蘑菇圈》。第三篇,《河上柏影》。
今天,中国人对于边疆地带,对于异质文化地带的态度,跟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的中国人向往边疆是建功立业,“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而在今天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如果这样的地方不是具有旅游价值,基本上已被大部分人所遗忘。除此之外,如果这些地带还被人记挂,一定有些特别的物产。比如虫草,比如松茸。所以,我决定以这样特别的物产作为入口,来观察这些需求对于当地社会,对当地人群的影响。
写作中,我警惕自己不要写成奇异的乡土志,不要因为所涉之物是珍贵的食材写成舌尖上的什么,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味觉发达,且找得到一组别致词汇来形容这些味觉的风雅吃货。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就像我的主人公所护持的生生不息的蘑菇圈。
阿来
2015年5月
阿来,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年轻得奖者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2016年出版自然文学三部曲“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
001
序篇一:岷江柏
007
序篇二:人。人家。柏树下的日常生活
077
序篇三:木匠故事
093
序篇四:花岗石丘和柏树的故事
123
序篇五:家乡消息
159
正文:河上柏影
217
跋语:需要补充的植物学知识,以及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