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平台论——新兴媒体的组织形态研究》是一部全新的新媒体理论专著,它构建了新兴媒体的本体理论:新兴媒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种介于市场与媒体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的媒介组织形态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书中系统解构这一媒介组织形态的功能构成、运行机制以及内外成因。本书突出了 “关系”、“意义”、“服务”、“平台”这几个关键词,它们正是新媒体的典型特质。本书力图帮助我们梳理这几者之间的逻辑链条,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新思维、新模式、新理论。全书内容共有六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二章,解构新兴媒体这一媒介组织形态——媒介平台;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剖析媒介平台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第三部分为第五、六章,讨论媒介平台的竞争优势,展望媒介平台的发展趋势。
谭天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国内知名新媒体和电视研究专家。出版《新媒体新论》、《批评与建构——聚焦中国电视》等专著、教材10部,发表《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论社交媒体的关系转换》等学术论文200多篇,2014年策划组织参与首届中国新媒体研究高端论坛。
5.1.3 互联网思维
规则创新、平台管理和符号经济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把它叫作互联网思维。媒介平台的运行规律要遵循两个方面:一个是互联网基因,一个是互联网思维。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后者是逐步发展的。互联网基因就是媒介平台的DNA。每个组织,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DNA。腾讯的DNA比阿里的DNA更互联网化。阿里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生意,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而腾讯从QQ到微信,都是让信息沟通更方便,让信息更对称,做的是信息对称基础上靠服务赚钱的生意,这更符合互联网的精神。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呢?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具有互联网特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那么,哪些是互联网的特质呢?对此,有人认为是开放、平等和公平;也有人认为是颠覆、跨界和创新;还有人总结出了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这九大互联网思维。如今,互联网思维已经超越了互联网行业本身,它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理解它究竟是什么,必须从思维科学、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等多个视角切入,从而提炼其要义。
要义之一,颠覆性创新。互联网思维是高级思维活动,属于创造性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创新思维。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渐进式创新,一种是颠覆性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后一种备受青睐。在互联网界和经济领域,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乔布斯用云计算颠覆了传统手机,雷军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手机生产,而特斯拉更是颠覆了人们对汽车的概念,把代步工具变成 “土豪玩具”。
要义之二,开放中博弈。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是不对称的,对信息的垄断可以形成权力。但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造就了公民社会,而且改变了社会结构。以往的领导者、教育者们之所以能够居高临下,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而当下出现的是新的信息不对称,只是天平极大地向受方倾斜。因此,政府监管也要有互联网思维。在现代社会管理中,“鸵鸟政策”失效了,缺乏互联网管理思维的领导在决策时常常显得反应迟钝,惊慌失措。诚然,开放还须法律保障和法制建设,这既包括建立和健全互联网秩序,也包括公权力对私权力的尊重。
要义之三,合作中共赢。商场如战场,在前互联网时代,是零和博弈,竞争各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进入互联网时代,则是非零和博弈,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不是谁灭了谁,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共赢。我国提出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改变?首先就要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从互联网思维开始。这种思维不仅适用于经济,也适用于政治,改革新思维就是要把改革的反对者也纳入利益共同体。
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博弈、合作中共赢,互联网思维的这三大要义归结到一个核心点,还是“以人为本”。过去我们提“为人民服务”,大多停留在空泛的政治口号上,往往缺乏对个体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把握。
此外,互联网思维还是动态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改变、充实和深化。然而,互联网思维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生长土壤和物质基础。我们不应把所有的机遇和际缘都归功于互联网思维,也不应把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放大上升为互联网思维,须警惕一切打着“互联网思维”幌子的商业包装和骗子巫术。
著名科学家周光召指出:“现在大家都在提创新,一般来说,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渐进性创新,一种是颠覆性创新。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颠覆性创新。” ① 然而,颠覆是要勇气的。因为颠覆是有风险的,它行走于底线和红线之上。因为颠覆是有成本的,它需要洞察社会、把握人性。
颠覆要有足够的智慧,需要洞察现象的本质。你需要的不是一台钻孔机,其实你需要的是墙上有一个洞。工业时代,服务体现为产品,常常让我们把手段视为目标。现在我们不仅做内容产品,还要做服务产品。颠覆还需要理论的创新,长尾理论是利基理论的创新,而维基理论又是长尾理论的创新。
工业社会的逻辑是规模经济,而对于信息社会中的平台经济则是范围经济。基于兴趣和喜爱而发生分化与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个高黏度、高聚合力的社群组织。与大众传播下的规模经济不同,未来社群组织的生存将遵循范围经济的逻辑。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一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可能一事无成,但也可能做成大事,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创业家》办黑马营就明确知道把这群人聚起来要做什么,比如做基金、做风投,甚至可能去做互联网金融。罗振宇认为结社是这一创新思维的实现方式。为此,他进行了一次先锋试验——打造一个网络视频脱口秀、同名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知识型社群融合形成的自媒体“罗辑思维”。
以上所述,规则创新和互联网思维是媒介平台做强的内在动力,做大才能做强,媒介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还要取决于平台战略和平台生态圈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