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所著的《清朝的皇帝(1开国雄主)》是高阳笔下脍炙人口的名著。高阳对历代皇朝兴废得失的根源,一直有独到的研究,对清代历史及清朝皇帝的行谊,尤其有深入而精辟的见解。《清朝的皇帝(1开国雄主)》文笔之优美,论述之周密,更是精彩绝伦。
高阳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本名许晏骈,出身于浙江钱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余部,并以《李娃》、《慈禧全传》、《胡雪岩》、《乾隆韵事》等著作确定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其作品畅销几十年,雅俗共赏,读者遍布华人世界,故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高阳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本名许晏骈,出身于浙江钱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余部,并以《李娃》、《慈禧全传》、《胡雪岩》、《乾隆韵事》等著作确定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其作品畅销几十年,雅俗共赏,读者遍布华人世界,故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
皇帝的种种
爱新觉罗的祖先
太祖——努尔哈赤
太宗——皇太极
世祖——顺治皇帝
清朝自康熙年间发生夺嫡的纠纷以后,不建储位,成为定制,从而又建立了立贤不立长的制度,因此,每一个皇子都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也因此,皇帝的种种,须从出生写起。关于妃嫔召幸,有好些有趣而不经的传说,既属不经,虽然有趣,我亦不便介绍。不过,皇后及有位号的妃嫔,各有固定的住所;皇帝某日宿于某处,或召某妃嫔至某处共度良宵,作为太监最高办事机构的“敬事房”必然“记档”,因而当妃嫔发觉怀孕时,可以查得受孕的日期。妃嫔一证实怀了孕,自有太医院的御医定期“请喜脉”,服安胎药;到得将次足月时,内务府就要“传妇差”了,首先是选“奶口”,其次是找稳婆,都由“上三旗包衣”的妻子中选取。出生以后,由敬事房通知内务府记入“玉牒”。所谓“玉牒”者,即是皇室的家谱。爱新觉罗氏大别为两类,凡是太祖的子孙称“家室”,太祖兄弟的子孙称“觉罗”。腰带分黄、红两种,所以俗称家室为“黄带子”,觉罗为“红带子”。玉牒的封面亦如其色,家室是黄色封面,觉罗是红色封面,不妨称之为黄簿、红簿。皇子皇女当然记人黄簿,主要内容是性别、生母名氏、位号、第几胎、出生年月日时,还有收生稳婆的姓氏,以便出纠纷时可以追查。然后是命名,时间早晚不一,有些出生未几即行夭折,既无名氏,亦未收入玉牒叙排行的,在康熙年间是常有之事。命名之制,至康熙皇长子胤裎出生始有明文规定,上一字用“胤”,下一字用“示”字旁,由内阁选定偏僻之字,奏请朱笔圈定。需用偏僻字者,因为此皇子将来可能成为皇帝,便于臣民避讳。自康熙朝以后,命名字派如下:一、雍正:上“胤”、下“示”字旁。 二、乾隆:上“弘”、下“日”字旁。 三、嘉庆:上“颐”、下“玉”字旁。四、道光:上“绵”、下“竖心”旁。 五、咸丰:上“奕”、下“言”字旁。 六、同治:上“载”、下“三点水”旁。 七、光绪:同上。八、宣统:上“溥”、下“人”字旁。至道光以后,有一不成文的规定,非帝系命名下一字,不用特定的偏旁。由此可知,庆王奕勖之子载振与同治、光绪为兄弟,但不同祖;溥儒与溥仪为兄弟,且皆为道光的曾孙——我请读者注意皇室的制度,就因为在细节上亦能显示若干情况,自有助对清朝皇帝的深入了解。皇子一到六岁,开始上学。读书之处名为“上书房”,在乾清门右面,书房很大,除皇子外,近支亲郡王之子亦在此上学。上书房设“总师傅”一人,特简翰林出身的大学士或尚书充任;“师傅”若干人,亦非翰林不得任此差。入学时,皇子向师傅一揖,师傅立受。除读汉文以外,皇子尚须学习“清书”,又称“国语”,即是满洲语文;教清书及骑射的都是满员,称为“谙达”或“俺答”,皆为满洲话的音译。满洲人管西席叫“教书匠”,所以对谙达的礼数远不及对师傅。不过教骑射特简一二品满员为“压马大臣”,等于谙达的首脑,主要的职司是负责习骑射时的安全措施。清朝对皇子教育颇为看重,除特派近支亲贵“稽查上书房”以外,皇帝万岁之暇,亦常至上书房巡视,或出题考课,有奖有罚。所以清朝的皇子一旦接奉大统,都能亲裁奏折。而尽心启迪的师傅,遇到得意门生而为天子,不但一世尊荣,而且会荫及子孙;因为皇帝为报答师门,对受业师傅的子孙,每每特加青眼。